紙膠帶訂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紙膠帶訂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慕靈寫的 戀人絮語02.21(獨家附贈「絮語呢喃」紙膠帶) 和大原健一郎野口尚子橋詰宗Graphic社編輯部的 印刷.加工DIY BOOK (二冊合售)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紙膠帶,和紙膠帶,彩色紙膠帶,彩色紙膠帶印刷介紹 - 彩印大皇 ...也說明:彩印大皇-專業製作各式紙膠帶,可以少量訂製的文字、圖案、個性化印刷紙膠帶,全港獨有,10捲起訂! 用做封箱、文具貼紙、個人作品,個性化商品,創意包裝,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良品文化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應用設計研究所 陳文亮所指導 徐惠良的 通訊軟體LINE貼圖創新設計 形態矩陣建構與創作驗證之研究 (2019),提出紙膠帶訂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LINE貼圖、仿生擬人化、多肉植物、形態矩陣、層級分析法。

最後網站現在位置:首頁> 數位印刷系列> 紙膠帶 - 家裡蹲則補充:商品簡介. “紙膠帶”使用台灣和紙材質,膠帶黏度屬於較低黏度不易殘膠,可少量訂製的文字、圖案、客製化印刷膠帶, 適合手創、文藝、婚禮小物、小批量製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紙膠帶訂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戀人絮語02.21(獨家附贈「絮語呢喃」紙膠帶)

為了解決紙膠帶訂製的問題,作者梁慕靈 這樣論述:

我愛你。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跟你在一起, 否則我就不能愛你了。     從前的戀人,未來的愛情,終將走向不可避免的結局。   每一段文字都是戀人的後設,   而每一句書寫都是對愛情的消費。     梁慕靈:   羅蘭.巴特以戀愛去思考後設和語言,我則以後設和語言去思考戀愛。   這是一個值得記念的狀態:每一次的戀愛。如果你在閱讀這部小說時感到莫名的感動,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曾經經歷過真正的戀愛之感;而我常常懷疑,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是否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愛情。     離去和失去是這麼的不同:是我要離開你,所以我已經不再在意是否失去你。     Instagram上的「限時動態」才是我們該採取的愛

情模式。   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狀態在眾人的眼前公開,然後期限過去,   訊息自然銷毁,一切都煙消雲散,連把短訊刪除的過程都可以省略……     1977年,羅蘭.巴特出版最著名的愛情論述《戀人絮語》,以愛情為題探究戀人的娓娓傾吐和叨叨話語;2021年,梁慕靈則借其語絲和形式,以女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建構新的、屬於當代的愛情觀。      走進小說情節中的戀人模式,感受屬於這世代的日常短訊、內心呢喃,在戀人的愛與不愛間,在文字的曖昧計較間,在訊息的真假虛實間,試著捕捉這時代的愛情想像與戀人意義。五篇或長或短、值得細心品讀的絮語碎片,是零碎閱讀中的靈光,是愛戀思索中的片羽,也宛若三稜鏡透析那些屬於

愛情的各種揣想與臆度,將幽微最不可言說的感覺和關係,化作異常清晰的──愛的質粹。     那些心動暗想   ▍如果我們已經是情侶,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那樣的愛你。   ▍我的自我在無限膨脹。只要一天有我的「愛」,他的生命就得以在我的世界中存活。   ▍我愛你就如你是我筆下充滿缺憾的人物。   ▍我愛你。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跟你在一起,否則我就不能愛你了。     患得患失的起伏   ▍我的心只能開一次。錯過了,我就誓將它永遠關掉。所以我怕。我怕你不愛我,我怕你愛我但把握不了那唯一一次的開門,我怕我把門關得太早。   ▍沉溺,是一種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狀態。我認輸了,全面投降,不作任何反抗。   ▍愛情其

實是一個人的事,對方永遠都不可能體會到你自己的感受。從來沒有兩情相悅。     關於曖昧迷戀   ▍慣於迷戀的,都是具有高度想像力的人。   ▍我自編自導每天的心情與劇本,用我特有的方式去愛他。他不知我在玩什麼把戲……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享用我的戀愛遊戲。   ▍瞹眛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狀態……你們早已戀上了。其後的一切都只是在反覆驗證戀人的自我欺騙。     耽溺掙扎的理性   ▍所謂的失戀,就是失去想像的空間及對象。戀人不能再有任何藉口去想念,沒有人名正言順的讓自己去掛念。   ▍愛情的美好以維持時間越長為目標,卻不知自身的本質是相反的。   ▍戲劇裡的對白每一句都具有意義,而日常生活的說

話並不具備這種被舞台燈光照射過的存在感。是的,是存在感,真正的存在感。心靈上的愛情、身體上的痛感以及藝術上的創造,是世上唯一可能證明存在感的事。     劫後餘燼   ▍漸漸地,對方在我面前只能演出默劇,因為他在一個不屑當觀眾的人面前,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念誦他的對白。    ▍比起揭穿對方,我更希望看清自己的醜態:你曾經沉醉的是如此容易不攻自破。   ▍離去和失去是這麼的不同:是我要離開你,所以我已經不再在意是否失去你。     ──博客來獨家贈品──   獨家訂製阿旭寫字公司手寫「絮語呢喃」紙膠帶   (材質:日本和紙,尺寸:1.6*500 cm)   ───────────   名家推薦

    專文推薦   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豪|詩人   吳俞萱|詩人   張嘉真|作家   董啟章|作家   溫如生|作家   蔡傑曦|攝影作家   潘國靈|作家   蘇乙笙|作家       戀人的語言往往是最難捉摸的詮釋學,唯有投入愛情之中方得一些靈光。本書書名脫胎自解構大師羅蘭•巴特的名著,作者梁慕靈揮灑著新世代的語境,令讀者更貼近愛的真相。──李豪|詩人      她將愛情看成一幢抗衡她的書寫系統的複雜幻象。我們作嘔閃躲的一團血肉,她用手指慢慢剝開,找出裡頭的神明。 ──吳俞萱|詩人     一個人的時候總在等待一個更

加瘋魔的人出聲,來擺脫瘋魔與驗證瘋魔,作為指南與熱燙的傷疤,這本書非常有效。──張嘉真|作家     梁慕靈的小說揉合了溫柔的剖析與冷峻的抒情,猶如一支理性與感性的雙人舞。──董啟章|作家     人世間最難理解的愛,慕靈提出了當代的困惑和洞見,讓我們能在字句扉頁間,釐清並找到自己的解答。──蔡傑曦|攝影作家 作者簡介   梁慕靈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文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2002年以〈故事的碎片〉獲臺灣《聯合文學》第十六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並入選臺灣九歌出版社《九十一年小說選》,並於《聯合文學》、《香港作家》及《明報》等發表小說創作。     現為香港公開大

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曾出版學術著作《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及《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等。 推薦序:從碎片掇拾到絮語編織 在2019年與夏目漱石對話──是為序 戀人絮語 故事的碎片 紅莓記 胸圍 仁愛街市 後記     推薦序   從碎片掇拾到絮語編織     一     最初讀到慕靈的〈故事的碎片〉,是在2002年一個季夏夜發出的電郵裡。慕靈說她寫了一篇小說,請我有空看看,給她一些評語。那一年,慕靈已完成大學課程,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從古典好萊

塢電影看張愛玲的劇作〉。她在畢業後攻讀教育文憑,兼任「抗戰前中國現代劇本」研究計劃的助理,並協助香港中文大學「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特刊的編務。因為感激她的幫忙,很想在其小說創作的路上予以鼓勵,於是立刻打開文檔,當時讀到的是〈故事的碎片〉。     這篇小說寫得非常細密,極富生活質感,讀來充滿驚喜,足以令人忘卻那種帶著責任的閱讀動機。2002年,有關「地誌書寫」(topographical writing)和「文學地景」(literary landscape)的討論方興未艾,有關「聲景」(soundscape) 的研究,更未進入華語評論界的視野。當時我只可以說,這篇小說寫香港非常地道,細節很豐富

,既有西西浮城寓言的意趣,亦有張愛玲那種沉到底的悲哀,這是何等奇異的組合。     小說文檔的最後一頁,附了慕靈的個人資料,她正打算把小說投到第十六屆台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故事的碎片〉獲得了短篇小說首獎,先發表於《聯合文學》,後收錄於九歌出版的《九十一年小說選》,同屆得獎的作者還有甘耀明和聞人悅閱。     獲獎之後,慕靈發表了兩個小說,按時序排列,〈胸圍〉在2003年1月發表於〈明報‧世紀〉、〈紅莓記〉同年12月發表於《聯合文學》,2005年收錄於《台港文學選刊》。兩個小說寫的分別是中文大學學生的情事和貨櫃車司機一家的鬧劇,從選材到發表和入集,可見台港兩地的文學因緣

。     集裡的長篇小說〈戀人絮語2021〉於2003年開筆,從香港的故事轉到關於愛情本質的思考,以絮語的方式探索小說的界限。這個長篇的完成歷時十八春,期間慕靈於2004年考上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研究院,從哲學碩士到哲學博士,一直醉心於張愛玲和新感覺派的研究,成績斐然。     小說集裡最後一篇〈仁愛街市〉寫於2000年,之前未有發表。仁愛街市位於香港屯門區,故事寫的是中學生阿欣在仁愛街市賣菜。阿欣最擔心的是雪白的校服裙子遭街市的髒水濺污。她的願望是考上大學,因為大學代表了自由快樂,街坊都說她勤力,但她考了兩次會考都只三科合格。她從未到過港島區,屯門便是她的整個世界。     值得注意

的是,這個阿欣的形象,跟〈胸圍〉裡的洪小美和〈紅莓記〉裡的趙小怡以至張揚,皆可或顯或隱地連繫起來。平凡瘦削的洪小美,是家庭鬧劇裡的冷眼旁觀者,一直如常活下去。充滿傳奇色彩的趙小怡,則是考上了大學的阿欣——若早生一個年代,趙小怡或阿欣甚或可以成為〈故事的碎片〉裡的外婆,一個「時代的傳奇女子」,替政府的洋官管家,一口香港式的流利英語。只可惜阿欣厭惡屯門,反覆想到要死,其後真的目睹自己那條千方百計要保護的白色校服裙被輕鐵輾過稀爛。敘述者在小說的結尾加了這一句:「本來,那死的念頭只是隨口說說,輕輕略過」,甚有張愛玲那種畫外音說話人的風範。     二     在這個集子裡的作品,可以分為兩部分來閱讀。

第一部分是四個以屯門、秀茂坪和赤泥坪等香港地景為主軸的短篇,第二部分是開首的長篇小說〈戀人絮語2021〉。這四個短篇和一個長篇,可以視為作者一個成長的歷程。在那崎嶇的成長期,漫漫長途,看不見盡頭。在一片荒涼和滿目瘡痍中,或許只有冷靜的觀察和傳奇的投射,可以撫平青春的激越。     如果你對成長故事有興趣,又或是喜歡研究地誌和市聲,我會建議你先讀集裡的四個短篇。這四個短篇裡面,有一種青葱的真誠和坦率,那股氣場與力量,是走過長路以後,無法重回也難以複製的。我很慶幸慕靈在求學的歲月,可以用如此豐盈飽滿的筆觸,把當下的感應以小說的形式表達出來。慕靈在這些短篇裡所選擇的書寫方式,需要兼顧人物和對話、故事

和情節、意象和象徵、並要帶出寓意與觀照,是小說的本色寫法,難度非常高。她近年任教於香港公開大學的創意藝術系,亦會教授寫作課,這一系列的短篇小說,絕對是精彩的演示。 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所長)   作者序   「在2021年與夏目漱石對話」──是為序     發揮才智,則鋒芒畢露;憑借感情,則流於世俗;堅持己見,則多方掣肘。   總之,人世難居。   ──夏目漱石     要有痛苦,才有寫作。不一定是自身的痛苦,卻是感受到他人之痛苦而轉化為自身的痛苦,是為寫作。     世上有太多沒有痛苦的寫作,在我看來都是庸俗與欺世盜名之作。痛苦不分大小,痛苦是一個

寫作人的存在之證明。我在重踏寫作之途的這幾年,卻是在想,比起世上千千萬萬追尋自由和幸福之人,寫作人的痛苦又有什麼值得書寫呢?靈魂的痛苦比起肉體的痛苦就更高尚了嗎?     有一天在異地,夜快將盡,在半明半昩的時刻,在睡夢中的我驀然醒來,然後在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分裂地生活的自己,竟然不由自主地流起淚來。我看著自己在床上躺著,明明是在睡覺,淚就是控制不住的流下來,流下來。就是這樣無聲地流下來,壓抑不住。     我珍惜自己還有感覺的這個時刻,因為,這個狀態就是一個可以寫作的狀態。但是,寫作人儘管把這些都寫下來,但在千千萬萬死去了或將死的人之中,這樣的寫作究竟有什麼用?     把自身和別人的痛苦記錄

下來,使它不至於煙沒、遺失,我以為是寫作的意義。然而夏目漱石卻說:     孤村溫泉,春宵花影,月下低吟,朧夜清姿,──這些無不是藝術家的好題目。這些好題目,一起浮現在我的眼前,而我卻做了不得要領的詮釋,進行多餘的探求,在難得的雅境裡建立起理論的系統,用惡俗的情味踐踏了求之不得的風流。這樣一來,非人情也就失掉了標榜的價值。     十多年前,我去寫起學術論文來。那是一個非人情的世界,我學會了以冷靜和理智的方式去看待世界。一過就過了這麼些年,然後,我又重回了這個充滿血肉和醜陋的人情之世。是我的選擇,我自己的選擇,我選擇了長久凝望深淵。它的回望終於來了。     這篇執筆於2003年的〈戀人絮語2

021〉得以完成,是在這些年來一直縈繞在我心中一種「來不及了、來不及了」的催促和預感下完成的。我並不知道命運還安排了怎樣的未來給我,但是,就讓我還可以寫作的時候,盡情地寫吧;就讓我還可以不顧一切地工作的時候,盡情地做吧。因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我們身後推波助瀾,我們除了順應命運,還有什麼可以做呢?今日的一切勞苦,可能只為成就將來的某一瞬間的某一個決定。然後,祝願我在未來能夠有一天隱匿於大市,在一切的歷練以後,靜靜地寫作其他作品吧。   2020年1月30日 寫在瘟疫蔓延之時 「看不見……」 嚙咬。能夠綑綁人的愛總是來自主體,而非任何戀人非凡的魅力。喜愛迷戀的人都是創造力非凡的人,故此上帝強調

「愛」,因為「愛」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 如果我們已經是情侶,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那樣的愛你。 他的辦公桌就在我身後。我總是看不見他。(「看不見」等於距離,距離是迷戀的基礎。我不能想像他坐在我的身旁。)工作室內每四人分享一張不大的辦公桌,擠得大家瑟瑟縮縮。沒有任何的間隔,工作室內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虎視眈眈著。 我可以做什麼呢?要暗暗的愛一個人,愛一個不發一言的人,我可以做什麼呢? 他跟我同屬一個部門,永遠的不發一言,永遠的遲到。我的位置可以望見房門,他何時回來我瞭若指掌。每一天我暗暗期盼他早點回來、今天不要請假、千萬不要生病。一天又一天,我的愛像細菌般在玻璃瓶內滋長。 他的辦公桌在我身後。我總是看

不見他。 於是。我用我的聽覺去愛他。他喝茶後蓋上茶杯蓋的聲音,他看文件的聲音,他吃零食拆掉包裝紙的聲音。我雖然不能轉頭去看看他,但是他的一舉一動,我都在溫柔的聆聽。 每逢有人走進來,我連眼都不必抬起就知道是他不是他。眼角看見穿黑的,不是他。步伐飛快的,不是他。走路時像小孩子似的,是他。開門時溫柔小心的,是他。 坐在我對面的兩個女同事每天都談論著他。與我一樣(我痛心,我愛他的方法竟與別人一樣),都是關心他今天什麼時候回來,穿得夠不夠暖和。我把耳機大力塞到雙耳中,不想聽見別人談論他。 他在我的世界中,只屬於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之極致」我的心中恆久疑問,就是:愛一個人到極致的時候,究竟會是怎麼樣。 每一段思念,每一段感情,都被戀人用高速消耗掉。

紙膠帶訂製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終於~~我把圖檔生出來也做好封蠟印章了😉
雖然是第一次訂做,但這次的成品我自己很滿意!!
之後也打算繼續做下去😂😂

🔗店家資訊(淘寶):宋饰易购

🎬看更多開箱分享影片
https://pse.is/unboxing_playlist

👾Follow Me
Instagram:https://pse.is/kayen_instagram
Facebook:https://pse.is/kayen_facebook
Blog:https://pse.is/kayen_blogspot
Shopee:https://shopee.tw/iamkayen

👋有問題或想跟我說的話都歡迎留言給我喲:)

通訊軟體LINE貼圖創新設計 形態矩陣建構與創作驗證之研究

為了解決紙膠帶訂製的問題,作者徐惠良 這樣論述:

隨著行動通訊裝置與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迅速,造就了相當多元且多樣化的即時通訊軟體。而台灣通訊軟體LINE APP在智慧型手機上的使用,更是獨占鰲頭,嚴然已成為大眾熱門的溝通媒介,其中LINE貼圖更是受到廣大使用者的青睞,使得非語言圖像的資訊傳遞,來輔助溝通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在人際間的互動中扮演起重要溝通角色。然而,單一內建的表情貼圖,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胃口。因此,以虛擬角色或擬人化作為貼圖設計元素,並透過網路遊戲商業模式與創作者市集(Creators Market),將貼圖設計開放給所有人皆可參與,建構了獨立龐大的插畫市場,使得貼圖成為虛擬產品販售的新產業,逐漸成為市場銷售的主流。而貼圖呈

現豐富多元的樣貌,相較於傳統文字枯燥無味的情形,轉變為靜態貼圖的逗趣、動態貼圖的生動活潑、有聲貼圖的語音情感,讓溝通方式變得更有趣且更貼近要傳達的意念。雖然已有學者針對即時通訊軟體LINE貼圖進行相關研究,但多著墨於使用行為、廣告效果、購買意願、表達方式、商業模式、接受度或滿意度等探究上;即使有部分與貼圖設計有關的研究,但貼圖類型幾乎皆以人物或動物為主,且著重於作品創作及評論上。對於以植物擬人化貼圖設計形式,並建構原創性LINE貼圖設計方法等為題的研究則相對甚少。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以LINE貼圖的圖像設計進行相關研究,藉以建構LINE貼圖創作的新設計方法,並以實際創作驗證此方法的適切性,進而

歸納出LINE原創貼圖設計模式。研究首先透過文獻蒐集與回顧,瞭解LINE貼圖之現況與發展,以及貼圖樣本蒐集、篩選及歸納等。其次,以群體決策方式,對樣本進行設計元素萃取與分類,並結合形態分析法與層級程序法,進行設計元素的項目與類目之矩陣建立及權重值計算,以發展建構出LINE貼圖創新設計形態矩陣圖表。而後,以仿生擬人化設計手法及實際設計案例,創作驗證此原創性LINE貼圖設計方法,進而設計一系列具有可愛且療癒性的植物擬人化貼圖。研究結果顯示:(1)將貼圖樣本拆解與分類後,區分為6大項目,分別是為「上肢(I)、下肢(II)、五官(III)、身體(IV)、配件(V)、頭髮(VI)」,以及51個類目,並將

此類目元素圖形化且說明其操作型定義。(2)利用抽樣的元素進行形態矩陣建構,將多個固有的及不同貼圖的元素及構件,以解構的手法將元素加以重新繪製與設計。(3)以層級程序法計算出植物LINE貼圖設計元素可愛程度之權重值及排序,並以形態分析法為借鏡,進而建構完成LINE貼圖創新設計形態矩陣。(4)依各項目中的類目之權重值排序選取前4名,作為原創LINE貼圖設計元素組合與基本架構,以獲得A、B、C、D共4款組合;其次,發展並提出「形貌美化模式」,依「關係形象原則」之位置、角度等變化,以及「可視形象原則」之尺寸大小、數量等變化,由每款各延伸設計出4款分別為A款延伸組合:A1、A2、A3、A4;B款延伸組合

:B1、B2、B3、B4;C款延伸組合:C1、C2、C3、C4;D款延伸組合:D1、D2、D3、D4,此4組共獲得16款。(5)依排列組合、關係形象及可視形象等原則,在「A組身體項目之熊類目」為固定條件下,分別搭配B、C、D組的上肢、下肢、五官、配件、頭髮等項目,可獲得AB、AC、AD等3款組合;同理,在「B組身體項目之兔類目」為固定條件下,分別搭配A、C、D組的上肢、下肢、五官、配件、頭髮等項目,可獲得BA、BC、BD等3款組合,其餘以此類推。(6)再將每組3款組合,經由自由創作與形貌美化模式的原則,各分別產生3張可愛植物貼圖,分別為BA款:BA1、BA2、BA3,BC款:BC1、BC2、B

C3,BD款:BD1、BD2、BD3,共獲得9款貼圖;依此原則,此4組共可獲得36款原創貼圖。綜合上述研究成果,整體原創LINE貼圖設計,有A、B、C、D等4款組合,每組延伸設計有13張貼圖,共可獲得52種不同樣貌的貼圖。藉此通訊軟體LINE貼圖創新設計形態矩陣及形貌美化模式之建立,將可望有助於相關貼圖或插畫創作者,快速且有效率地完成原創貼圖的創新設計。關鍵字:LINE貼圖、仿生擬人化、多肉植物、形態矩陣、層級分析法

印刷.加工DIY BOOK (二冊合售)

為了解決紙膠帶訂製的問題,作者大原健一郎野口尚子橋詰宗Graphic社編輯部 這樣論述:

  《純手感 印刷.加工DIY BOOK 》   手作精神大展現!   一次學會超多項作品的創作精髓,省成本、秀創意的最佳參考書。      讓創意展現獨特性的巧思──   ●刺繡圖案&文字   自己動手作印刷加工不受材料及設計的限制,完全可依個人創意製作獨一無二的印刷物。你知道如何利用縫紉機繡出各種圖案和文字嗎?學會了技巧與運用,就能讓作品別具心意更有看頭。   ●自製印章   你可以用市售印章來製作印刷物,當然也可以自己創作各式印章。達人將介紹各種自製印章的道具&方法,讓你輕鬆掌握自製印章的樂趣。   ●包裝   令人印象深刻的包裝不僅能增加宣傳效果,更能展現設計者的巧思!三位達人

將告訴你其中的訣竅在哪裡。   ●裝訂   想製作有特色的書冊一定要學裝訂!達人除了教授訂書機和縫紉機等基本裝訂技巧外,更要教你信封式和日本古書所使用的各種裝訂技巧,讓完成作品獨樹一格。   《特殊 印刷.加工DIY BOOK》   來作有趣特殊的印刷紙品!   你以為無法自己動手作的特殊印刷與製書、加工,   現在都可以憑著自己的雙手完成!      為預算拮据煩惱?苦於找不到能幫你實現趣味創意設計的工廠?   僅需少量製作時,只要有了這一本,   你也可以自己完成特殊印刷&製書加工,   讓你輕鬆學得──實現趣味&設計創意的專業級作品!   本書要帶給大家更多前作所沒有的內容,更多

變化的特殊印刷與加工、製書方法。開頭將介紹一些可以啓發創意的DIY作品,以及在製作設計紙品時,必備的「裁切」、「摺紙」技巧。然後是相關的基本解說與便捷的機器操作方式介紹。   想要親手製作獨具巧思且吸引人的印刷品,又因有限預算而無法達成的人,一定要展閱本書,相信本書絕對是你的最佳幫手。   作者簡介 大原健一郎   1973年出生。藝術總監/美術設計師。曾任職於CI、BRANDING,Inc.,不論是圖書、時尚、商品包裝或空間設計等領域皆有涉獵。2006年創立自己的設計公司,開始營運NIGN co.ltd。東京TDC、JAGDA會員。   www.nign.co.jp/ 野口尚子

  1984年出生。為「印刷の余白Lab.」總統籌,主要負責特殊印刷等各種印刷品的監製與設計工作。另外還經營和紙張、印刷相關的工作室「紙ラボ!」,以檢驗印刷技術與素材為目的,舉辦名為印刷實驗的個人製作活動。   yohaku.biz/ 橋詰宗   1978年出生。美術設計師。擔任藝術、建築、時尚等相關領域的藝術總監、圖書設計及網頁設計等工作。所成立之工作室,提供參與者一同DIY印刷品的製作。   www.sosososo.com/   《純手感印刷.加工DIY BOOK》 DIY作品介紹  007 設計師暢談「DIY印刷.加工」的魅力與祕訣 033   實踐篇 I 印刷 01

 挑戰個人印刷機的活版印刷 046 02 利用影印機製作疊印 049 03 以裝飾用塑膠貼紙複印 050 04 使用裁縫機加工 052 05 植絨加工 054 06 模板印刷 056 07 謄寫版印刷 058 08 使用印章工具組在家製作印章 060 09 以樹脂版製作印章 062 10 使用印刷筆印刷文字 063 11 挑戰絲網印刷 064   實踐篇 II 紙的加工 01 利用水裁切紙張 068 02 打洞、穿繩 070 03 信封打洞加工 072 04 使用打孔機刻上細緻圓點文字 074 05 使用藝術剪刀製作紙袋造型的店頭海報 076 06 使用手動圓角機為紙角加工 079   實踐篇

 III 後續加工 01 將印刷品製成真空袋 082 02 利用塑膠封口機密封 084 03 毀損加工 086 04 毀損加工+著色 088 05 皺紋加工 089 06 利用熨斗熱燙箔紙加工 090 07 收縮膜加工 092 08 使用微晶蠟上蠟加工 094 09 使用手動式壓紋機加工 096   實踐篇 IV 裝訂.製書 01 騎馬釘裝訂(薄的作品) 098 02 騎馬釘裝訂(厚的作品) 100 03 車線製書(中間裝訂) 102 04 車線製書(平面裝訂+寒冷紗) 104 05 日式線裝書(簡易式) 106 06 蛇腹摺製書 108 07 自黏信封 110 08 利用活頁打孔機製作金屬線

圈書 112 09 利用金屬活頁夾自製檔案夾 114 10 以水性白膠固定書背 116 11 使用鉚釘自製樣品書 118 12 利用橡皮筋固定 120   工具介紹 121 《特殊印刷.加工DIY BOOK》 DIY作品介紹  007 基礎篇 基本裁切.摺紙技巧 向製書設計師.都筑晶繪學習摺紙&裁切  020 以Craft ROBO製作的鏤空切割  026   實踐篇 I 印刷 01 簡便式絹印  032 02 發泡圖案的絹印  036 03 夜光圖案的絹印  038 04應用粉質媒材的絹印  039 05 應用於照片上的玻璃珠絹印  042 06 製作原創的沾水式膠帶  045 07

Virko風格的繽紛浮雕印刷  046 08 以透明印泥印製透光圖案 048 09 以感熱紙&透明印泥的反白印刷  050 10 碳粉轉印 052 11 於卡片的切口面著色  054 12於書口或紙張裁切面印上圖案 056 13 以軟式樹脂版製作滾筒式印章 058 14 以陽光曝曬樹脂版完成製版  060 15 製作活字組合印章  062   實踐篇 II 加工 01 以縫紉機製作透明資料夾  066 02 以縫紉機封緘(One Touch開封)  068 03 以縫紉機封緘(附標籤紙)  070 04以護貝機製作加壓護貝式郵簡 071 05 以護貝機加工  072 06 以熨斗護貝  074

07以護貝機製作重點護貝  076 08以書籍包膜膠片作出包膜效果  078 09以熱熔紙作出和紙護貝  080 10 以包裝蠟紙製作信封  082 11 貼膜&貼皮的完美貼法  084 12以活版印刷工具製作浮雕效果  086 13以塑膠封口機密封  089 14以透明樹脂替平面貼紙製造立體感  092 15以防水的防染膠製作模版染色  094   實踐篇 III 裝訂 01 製作書冊保護套  098 02 豐富多彩的釘書針加工 101 03 書背上色的彩色糊頭製書  104 04利用創意訂書輔助尺&釘書機裝訂 108 05結合多本裝訂書冊製作典籍式線裝  110 06 平面裝訂  112

07 插入各式媒材的裝訂 115 08 日式紙帶裝訂 116 09加裝文件袋的封口圓鈕在信封或書冊 118 10各式金屬裝訂零件  120 11製作蛇腹摺製書的包覆式封面  122 12一張紙就摺製完成的製書方式 125 13講究摺紙功夫的書籍封面製法  128 14以吸管製作卷軸  130 15 附有書籤帶的裝訂製書  134   工具介紹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