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毛筆價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科學毛筆價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波文月刊社寫的 波文(合訂本) 和莫言的 生死疲勞(諾貝爾獎珍藏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麥田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科學毛筆價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波文(合訂本)

為了解決科學毛筆價錢的問題,作者波文月刊社 這樣論述:

▍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香港文史期刊《波文》,完整復刻穿線精裝,罕見全套完整收藏。   《波文》期刊,全套五期,是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香港波文書局出版的文史期刊,由藏書家黃俊東擔任主編,區惠本、沈西城和莫一點擔任編輯。《波文》是一群文化人的理想實現,出版宗旨是「一本唯一能容納不同立場和不同見解的綜合性雜誌」,文章編選原則是具備通俗性、知識性及趣味性。不論是文化知識、生活經驗、人物刻畫、文學創作、文學整理及批判、風俗闡釋、藝術鑑賞、旅遊報導、社會現實、風土人情、書刊評介、鄉土回憶、逸聞趣事,都是編入刊物中的內容範圍。   收錄文章包括有:沈西城〈藝妓之愛慕者──永井荷風〉,區惠本〈許氏

父子兩學者──記我所知道的許壽裳與許世瑛〉、高伯雨〈民初絕版筆記經眼錄〉、鮑耀明〈知堂老人給我的信〉、明川〈豐子愷早期繪畫所受的影響〉和〈從隨筆看豐子愷的兒童相〉、何達〈我的老師費孝通先生〉和〈費孝通先生教我寫文章〉、岩城秀夫〈中國戲劇評論的起源〉、黎活仁〈何其芳評傳〉、容宜燕〈話劇在香港的發展〉等120餘篇,是研究香港當時人文歷史、風俗民情、社會發展必備專書。 本書特色   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香港文史期刊《波文》,完整復刻穿線精裝,罕見全套完整收藏。 導讀 第一卷 第一期  就這樣開始吧!(創刊的話)/本刊  電腦與人/吳振明  聽雨樓回想錄/高伯雨  豐子愷

早期繪畫所受的影響/明川  我的老師費孝通/何達  我遊江門歸 且說江門事/莫一點  浮光掠影說泰國/杜良媞  許氏父子兩學者──記我所知道的許壽裳與許世瑛/區惠本  藝妓之愛慕者──永井荷風/沈西城  圖片說明/本刊  舉世注目的中東產油國/本刊資料室  足球的發明和變化/穆逸  中國戲曲評論的起源(上)/李沆譯  唱唐詩的故事/羅倫  佛教影響下的中國魔術/慧庵  「紅樓夢」劇本溯古/蕭爽  詩三首:青蛙與蝸牛、茶、後窗/駱笑平 圖、梁秉鈞  殘廢者(詩)/馮振乾  時間之旅(散文)/扎克  天亮前的兇殺(短篇創作)/劉一波  記張恨水/天行  【書園】我看「日本行」/陳之懷  【書園】梁

質秋的人和書/國英  作為翻譯家的蘇曼殊/黃屬文  秘密的中國(報告文學)/德‧基希 立波譯  「靶子許」的刀槍劍戟/小許  文化消息一束/本刊資料室  編後瑣記 第一卷 第二期  抒情詩的近代傅統(上)/翱翱  何其芳評傳(一)/黎活仁  有關徐志摩的一些看法/李長城 郭芳琳  潘天壽的畫/倪貽德  潘天壽小傳/莫一點  圖片說明/本刊  聽雨樓回想錄(二)/高伯雨  費孝通先生教我寫文章/何達  我對歷史的體驗/曹懋績  中國武術運動/蔡龍雲  也談我國古代足球/南宮望  幾種明刻版畫畫譜/郭昧蕖  秘戲圖與明代版畫/述史  葉淺予「子夜」插畫/半園  唐代的馬球/文治  中國戲曲評論的

起源(下)/李沆譯  偶感(詩)/浩泉  東瀛飛絮錄(隨筆)/胡洛人  黃大仙(詩)/談錫永  栽培小拾(散文)/少怡  江上、黎明(詩)/未央  扮小孩(雜文)/小戴  那天早上(雜文)/小魚  災難的就月(書園)/黃時樞  追影的人(短篇創作)/劉一波  秘密的中國(報告文學)(二)/德‧基希著 立波譯  文化消息一束/本刊資料室  編後瑣記/編者 第一卷 第三期  近代中國木刻運動是「現實主義」還是「表現主義」?──談「魯迅論美術」之一/梅創基  魯迅談革命文學/濟行  魯迅與内山完造(上)/沈西城  談「朝花夕拾」(書園)/公嵐  魯迅‧仙台‧藤野──七十年前魯迅在仙台學醫的往事/述

史  知堂老人給我的信(一)/成仲恩  現代新聞報導和小說/愛德華‧格魯斯門  圖片說明/本刊  民初絕版筆記經眼錄(上)/林熙  聽雨樓回想錄(三)/高伯雨  抒情詩的近代傳統(中)/翱翱  何其芳評傳(二)/黎活仁  從雞的「食鳴」看雞的「社會生活」──科學雜記之一/羅天德  名韁/陳潞  寓言二則/沙夫  黃胄‧少女‧毛驢/莫一點  演而優則導?──我對演員當導演的看法/於天  山水畫家賀天健逝世「文化消息」/本刊  龍哭(新詩)/談錫永  已逝的足跡(散文)/劉一波  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又起風波(文化消息)/本刊  兩小無猜集(雜文)/小戴、小魚  熟食攤裏的燭光(短篇創作)/羅維明

 「鬼話連篇」之一:談狐說鬼/堅賢  「鬼話連篇」之二:悶夜談鬼/劉永  「秘密的中國」:金融投機(報告文學)(三)/德‧基希著 立波譯  編後瑣記/編者 第一卷 第四期  話劇在香港的發展/容宜燕  莎士比亞的作品在中國/戈寶  連士升在香港的一段日子/林熙  書城漫步話神田/李沆  魯迅與内山完造(下)/沈西域  魯迅先生是美術理論家、導師還是「媒婆」和「褓姆」?──談「魯迅論美術」之二/梅創基  吳梅村佚詩八首/端木蕻良  民初絕版筆記經眼錄(下)/林熙  古希臘人的衣著及飾物/伯容  狐也來了(寓言)/吳岩  插圖之話/鄭振鐸  我創作連環畫和插畫的一些體會/程十髮  圖片說明/本刊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吳作人/莫一點  抒情詩的近代傳統(下)/翱翱  聽雨樓回想錄(四)/高伯雨  何其芳評傳(三)/黎活仁  小詩二首:山居、曝書/史衛斯  何其芳的文字美/盧柏棠  兩小無猜集/小戴、小魚  知堂老人給我的信(二)/成仲恩  秘密的中國/德‧基希  編後瑣記/本刊 第一卷 第五期  評高壽昌的「經濟的自由主義」/黃展驥  從隨筆看豐子愷的兒童相/明川  散文的朗誦藝術/容宜燕  從一位「水墨畫家」執毛筆的姿勢說起/靈犀  是誰扼殺了中國的文化(歷史漫談)/曹懋績  内山書店的今昔/沈西城  大眾傳播媒介的探討和認識(專題訪問)──訪問報紙、電視、電台的負責人/梁志羣等

 讀書與買書(隨筆)/陳潞  電腦語言與人類語言──電腦與人之二/吳振明  從吃飯說起(科學雜談)/羅天德  知堂老人給我的信(三)/成仲恩  兩小無猜集/小戴、小魚  屍體(創作)/劉一波  黑咖啡的日子/蓬草  他們說我也是抽象大畫師/陳岱  閻王殿(東瀛誌異)/李道子  聽雨樓回想錄(五)/高伯雨  圖片說明/本刊  何其芳評傳(四)/黎活仁  秘密的中國/德‧基希  編後瑣記 導讀 充滿理想卻短命的雜誌──《波文》月刊/蔡登山   十幾年前我在臺北市松山區松河街的古文書店找舊書時,猛一抬頭看到不少香港的舊雜誌,都是我久聞其名的,包括有零星的《大成》、還有《大華》的復刊號和極為

少見的《波文》月刊,雖然價錢不斐,但我毫不猶豫地買下,因為這些雜誌在臺灣的圖書館是極少收藏的,而更多的原因是它們的內容非常紮實,極富史料價值。   對於《波文》月刊即使很多收藏者,都仍感陌生,不明其內容。但我因為買過不少波文書局的翻印書籍,自然非常熟稔。再加上月刊的主編黃俊東先生是有名的書話家,我早年曾在香港見過幾次面,深知其底蘊。黃俊東(一九三四-),筆名克亮,原籍廣東潮州,出生於香港,在聯合書院中文系畢業。他曾任《明報月刊》執行編輯、助理總編輯。多年來主要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和寫書評,曾長期在《明報周刊》撰寫書話專欄,後來在《星島晚報》副刊寫藝文隨筆專欄《鉛刀集》。他也是個藏書家,精於版本,

不論中外書籍,只要版本好,都不惜任何代價購買,他有許多絕版書,其中有些還是海外孤本。黃俊東自述說:「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就喜歡借書、買書和藏書,算起來也有二十多年了吧。……範圍頗為博雜: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傳記、隨筆、生物、掌故等各方面,多少都有一點點,不過最多的還是文學方面,尤其是新文學的書。」(見《克亮書話·我之於書》)他說「我患了買書病」。他的著作有《現代中國作家剪影》(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七三)、《書話集》(香港波文書局,一九七三)、《獵書小記》(香港明窗出版社,一九七九)。尤其是《獵書小記》寫的是他買書的經過及讀書心得,饒富趣味,很受讀者喜愛。他對於書話,有他的見解:「書話不同

於書評,書評是書評家的責任,書評家知識豐富,態度嚴謹而客觀,為讀者分析內容和性質,具有引導和啟發的作用……但書話只是一個愛書人的立場,說些與書相關的閒話,有時也不免也有三言兩語的批評,但讀者不必視為嚴肅性的批評。書話所談及的無非是書的知識、消息和作者的點滴資料……並不在為讀者選擇書籍。」(見《獵書小記》)   黃俊東是書痴書迷。名作家董橋說:「十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在報館門口看到他一手撐雨傘一手提了一包書,忽忽冒著風雨過馬路搭公共汽車,心中一陣蒼涼,久久百感交集。滿頭的黑髮默默熬到滿頭斑白,昏暗的排字房變成死白的植字房,驀然回首,文人書生的文化事業忽然轉為不太識字的文化企業,東叔乾乾淨淨地退

休了。」讀董橋此文,不能不令人「百感交集」。怪不得董橋說,黃俊東四十幾年風雨不改,是香港讀書界著名的「書店巡閱使」。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前,他避居加拿大,後來又移居澳洲,如今已八十五歲矣!   說到《波文》月刊,在一九七四年八月創刊號〈就這樣開始吧!〉文中說:「《波文》月刊能夠與讀者見面,不僅是讀者和朋友們感到意外,就是編輯部同仁,也感到有些意外,因為以我們的力量,無論是經濟方面、學識方面以至在文化界和出版界的人事方面,萬萬不可能創刊這一本雜誌。我們幾位朋友中,有一位開了一爿書店,……不久之前,賣書的朋友忽然心血來潮,提出了是否可以出版一本雜誌的問題。……這個刊物就是在朋友的熱情和鼓勵之下決

定創刊的,因為開書店的朋友,願意以辛苦賣書所得的錢來支持刊物的大部分經費,我們就以書店的名字來做為刊物的名字。」所以《波文》月刊的老闆就是波文書局的老闆黃炳炎,又叫黃孟甫。對於波文老闆,當時的編輯葉關琦,也就是現在鼎鼎大名的作家沈西城兄(近作有《金庸往事》、《江湖再聚──武俠世界六十年》)在二○一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的香港《蘋果日報》的〈文化界二霸〉一文中說道:「『波文』書局於皇后大道東二五二號,半爿地舖,面積二百餘呎,狹長逼仄,文史哲書籍甚夥,其中泰半是絕版書翻印。時值文革末期,神州動亂,不少思鄉人士亟欲想知內地情況,而一眾學者更奮起研究現代歷史和追尋文化實況,『波文』翻印的文史哲書籍正好填漏補

孔,滿足需要,門庭若市,黃孟甫由是賺個不亦樂乎。」沈西城說一九七四年他剛從日本回來,秋天時經黃俊東介紹認識黃孟甫,黃老闆問他可有辦法從日本舊書店引入有關中國現代文學的書籍,說這些書拿來翻印可賣大錢,但沈西城沒動心,卻也加入編輯團隊。   沈西城原名葉關琦,一九四八年出生於上海,一九五二年到香港。端正小學肄業轉入天主教慈幼中學,畢業後曾在珠海學院就讀。兩年後退學赴日本留學,進東京國際學友會日本語學校進修日語。在日本期間,迷上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夏目漱石等的作品,因而對新感覺派有了強烈的偏嗜。在赴日前沈西城曾與也斯、小克等創辦《四季》文學雜誌。因此黃俊東在〈創刊的話〉中談到他們的編輯成員說:「

我們多年來的工作,一直都與出版有關,而且幾個人的興味,幾乎同樣喜歡買書和弄弄筆頭,大家偶然碰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不免時常交換有關書刊和文壇動態的消息,當然也少不了涉及出版的經驗。」黃俊東組成的編輯團隊還有區惠本和和莫一點。好友名作家許定銘在文章中說:「區惠本,知道的人恐怕不太多。他與黃俊東同是一九三○年代出生的香港作家,區惠本出道甚早,一九五○年代用筆名『孟子微』在報刊上發表文史小品,據說曾被人誤以為是曹聚仁,可見他的作品水平甚高,很受時人重視。區惠本很愛藏舊書,華富邨老家全屋堆滿書,可惜我跟他不熟,未曾得見。一九七○年代波文書局出版文史期刊《波文》,黃俊東、區惠本、沈西城和莫一點是編輯,其時創

作書社剛在鄰街,區惠本常來看書。他為人低調,除了看書、買書,少有與人交談,拍照當然更少了。」許定銘還說區惠本是書痴(我戲稱他為「人肉字典」),因當年區惠本曾為波文編輯校訂歴史教科等書。   至於莫一點現在已是香港著名的畫家,自一九八二年起,先後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及馬來西亞舉行多次個人大型畫展;又在柏林、東京、墨爾本、漢城、上海、北京、湖北、福建、深圳等地參加多次聯展。並出版有《一點文藝》、《一點意境》、《一點風格》、《一點靈氣》等。廣東新會人,一九四七年出生。一九六○年深秋來香港。一九六四年隨中外著名畫家丁衍庸先生學畫。七十年代起,他撰寫了不少美術評介、古蹟探勝、名山大川記遊等文章,這

些文章曾刊登在《明報月刊》、《明報》、《星島日報》、《收藏天地》、《觀察家》月刊、《百姓》半月刊、《廣東畫報》和新加坡《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等。在《波文》月刊時他除了是編輯成員外,還擔任該刊美術之職。   主編黃俊東說:「除了名稱與書店有聯繫之外,刊物的內容完全是獨立的,並不受到書店的支配,這一點是寶貴的,因此以後出現在本刊中的文章,相信沒可能受任何人的支配。有了這種沒有背景和獨立的基礎,雜誌的內容將可以容納更多見解不同的言論。我們希望這刊物是讀者真正的園地,只要言之有物,說的成理,不做歪曲事實的報導,我們都樂於刊載。」緊接者他又提出刊物的屬性及更具體的內容範圍,他說:「我們不想學術味太重,

因為這是學院式刊物的責任。如果真有理想的話,我們渴望它是一份通俗性、知識性及趣味性的讀物。文化的知識、生活的經驗、科學的深入淺出介紹、人物的刻畫、中國現代文學資料的整理和批判、風俗的闡釋、藝術的鑑賞、旅遊的報導、人生的感懷、社會現實的反映、學習的心得和經驗、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文學的創作、書刊的評介、鄉土的回憶、遠地的通訊以至逸聞趣事、文化消息的報導等,都是我們渴望編入刊物中的材料。」   這真是一群文化人所創辦的充滿「理想」的刊物,而且在創刊號,編輯成員,都寫有文章,真是驗證了他們都是能文之士。如沈西城寫了〈藝妓之愛慕者──永井荷風〉,區惠本寫〈許氏父子兩學者──記我所知道的許壽裳與許世瑛

〉,許壽裳為魯迅的摯友,人所共知;而兒子許世瑛為音韻學者,當年我在臺灣淡江文理學院上過他的「文法課」,只是當時仍是白色恐怖時期,不僅我們不知道他父親是許壽裳,連他的學經歷我們都不清楚,如今讀了此文,有些事才真恍然大悟。而莫一點也寫了〈我遊江門歸 且說江門事〉。之後,沈西城在第三、四期寫〈魯迅與內山完造〉(上、下)、第五期寫〈內山書店的今昔〉;莫一點在第二期寫〈潘天壽小傳〉、在第三期寫〈黃冑‧少女‧毛驢〉、在第四期寫〈「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吳作人〉。   除此而外在《波文》月刊占有相當份量的,莫過於「掌故大家」高伯雨(高貞白、林熙)的文章了。黃俊東也說:「在創刊號中,我們極榮幸得到文化界前輩高伯

雨先生交來回憶錄大文。高先生熟諳文史掌故,與國內作家學者交遊素廣,此篇僅為一開端,日後當有精彩內容,在其回憶錄中披露。」而在第三、第四期高伯雨以林熙筆名發表〈民初絕版筆記經眼錄〉(上、下)、〈連士升在香港的一段日子〉。高伯雨(一九○六—一九九二)原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有林熙、文如、竹坡、西鳳、夢湘、大年、高適、秦仲龢、溫大雅等超過二十五個之多。他是廣東澄海人,祖父高滿華在清道光年間南渡暹羅(泰國)經商辦企業,在新、馬、泰和廣州、汕頭都有商鋪分號,富甲一方。父親高學能(舜琴)是清末戊子(一八八八年)舉人,和丘逢甲同科,後無意仕途,隻身前往日本經商,幾經奮鬥,遂成日本關東地區舉足輕重的華僑巨賈。

高家屬下的商業機構有「元發行」、「元發盛」、「文發行」、「元發棧」、「綿發油廠」等等,業務範圍廣及米糧、煙葉、橡膠、電燈、電話、航運等。高伯雨是高學能的第六子,出生於香港文咸西街高家經營的元發行,他四歲喪父,長兄高繩之(秉貞)只顧著發展自己的自來水公司和電話等業務,無暇打理父親的生意,到了一九一三年高繩之又病逝,高家事業從此後繼無人便日漸走下坡。一九一三年高伯雨在廣州公益中學的附小讀書,後來又轉到德才女子學校,再轉覺覺小學。一九二三年高伯雨入澄海中學,一九二六年六月中學畢業,到日本東京打算投考早稻田大學,九月遭逢母喪,即返廣州奔喪。一九二八年冬,他赴英國讀書,攻讀英國文學,一九三二年未修完學業

而回國。先任職於上海中國銀行總管理處調查部專員,同事中有唐雲旌(一九○八—一九八○),也就是後來號稱「江南第一筆」的唐大郎,二○年代後期唐大郎開始給小報投稿,所作詩詞取材靈活,隨手拈來,涉筆成趣,頗受讀者歡迎。一九三六年高伯雨在南京外交部任僉事。抗戰爆發後他抵香港定居,在港期間,高伯雨編過晚報副刊,為報紙寫過稿,也開過畫展(因他曾隨溥心畬習畫,從楊千里習篆刻),更辦過文史刊物《大華》雜誌。但終其一生,可說寫稿為生,一寫就是五十多年,他曾自嘲為「稿匠」。據保守估計他一生所寫文字當有千萬字之多。二○一二年九月香港牛津出版社出版他的《聽雨樓隨筆》十卷本,也只不過他所有著作的一小部分而已。高伯雨於一九

七四年曾寫《聽雨樓回想錄》在《波文》月刊連載五期,後因雜誌停刊,文章亦告歇筆。三萬餘字才寫到小學尚未畢業,若能完成,其內容豐富當可期也。   在《波文》月刊還有位重要作家是鮑耀明,他筆名成仲恩、甘牛、傑、甘中,是著名的翻譯家。一九二○年出生於廣東省中山縣,其祖父早年跨海往日本謀生,他在日本念完中學。抗日戰爭爆發,他返回澳門,後來再往日本,進東京慶應大學,一九四五年在該校畢業。一九六○年任香港《工商日報》、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日特派員。一九六○年至一九八一年任日本三井洋行香港分行副總經理。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六○年間曾任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教學諮詢委員。一九八一年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市。一

九九五年我因拍攝《作家身影》紀錄片,透過香港作家羅孚之介,他從加拿大帶著一箱有關周作人的照片、手蹟到香港,在羅孚家接受我訪問拍攝,從此我們成為「忘年交」。鮑耀明是研究與收藏周作人史料的專家,一九七二年五月由香港太平洋圖書公司出版《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全是影印原信,在保存和細讀周氏手稿上很有價值;後來隨著寬鬆的文化環境和周作人研究的深人,一九九七年十月由香港真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周作人晚年書信》,編輯體例很特別,就是在年月後面先是列出周作人當日日記,然後是周氏來信,最後是鮑先生的去信。使讀者對於事情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也給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二○○四年四月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周作人與鮑

耀明通信集》(一九六○-一九六六)是在一九九七年的版本上增補了六封遺信,並經王世家校讀改正了不少原著的錯訛,還增加了周氏的數張照片,可以說這是目前最好的一個版本。他其實在很早就以「成仲恩」筆名寫周作人的文章,但大家都不知他這個筆名的由來,他自己也沒說過。我是在他二○一六年四月九日以九十七高壽歸道山時,在訃聞發現這個筆名是來自他的二子一女集成的,他的兩個兒子名福成、仲輔,女兒名德恩,各取一個字成為「成仲恩」,相當有創意而富紀念意義。在《波文》月刊第三期起至第五期就有成仲恩的〈知堂老人給我的信〉(一、二、三)的連載。   另外在《波文》月刊第一期和第五期分別有明川寫的〈豐子愷早期繪畫所受的影響〉

和〈從隨筆看豐子愷的兒童相〉。黃俊東在創刊號的〈編後瑣記〉特別提到:「明川是一位豐子愷作品的研究者與蒐集者,她以動人的筆觸,探討豐先生早年繪畫所受的影響,文筆細膩,清麗可讀,讀者不宜錯過。」在第五期的〈編後瑣記〉則說:「這一篇卻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介紹豐先生的獨特之處,凡是喜歡豐先生作品的讀者,本文不宜錯過。」其實明川,就是盧瑋鑾(小思)老師,她也是我研究南來香港的中國作家的引路人,當年她帶者我去看魯迅、蔡元培、許地山、張愛玲、蕭紅等人在香港的墓地和居停之所。小思(一九三九-),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番禺,香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獲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銜。一

九七三年於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已於二○○二年退休。小思活躍於香港文化活動,是六七十年代《中國學生周報》的作者之一。小思多年來研究和整理香港文學及文化史料,曾捐贈超過兩萬項個人藏品(包括剪報、期刊、書籍、小冊子及論文等資料)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協助成立「香港文學特藏」及「香港文學資料庫」。二○一六年四月二十日,小思榮獲「二○一五年香港藝術發展獎」之「終身成就獎」。她相當早就開始豐子愷的研究,一九八○年出版《豐子愷漫畫選繹》,她著作可說是等身。   而詩人何達(一九一五-一九九四),福建閩侯人,生於北京,他在一九三○年開始新詩創作,起初受徐志

摩、郭沫若、李金髮、臧克家等人影響,後曾得到艾青指導,一九四二年進入西南聯大學習。一九四六年轉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師從朱自清。一九四八年出版詩集《我們開會》,一九四九年移居香港,曾任香港作家聯誼會理事,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他在在《波文》月刊第一期和第二期寫有〈我的老師費孝通先生〉和〈費孝通先生教我寫文章〉,因作者是社會學家費孝通在西南聯大的學生,因此有近距離的觀察,這兩篇文章是瞭解費孝通的為人、為學和在抗戰期間的生活,不可多得的材料。   《波文》月刊第一期和第二期刊載了日本山口大學教授岩城秀夫(Iwaki Hideo)發表於《東方學》第四輯(一九五二年七月)的重要論文〈中國戲劇評論

的起源〉,由精通日文的李沆譯成中文。岩城秀夫是日本著名的中國戲曲史專家青木正兒的學生,發表的論文有〈琵琶記研究〉、〈明代宮廷與演劇〉、〈宋代演劇管窺〉及〈明代戲曲之特質〉等多篇。一九七三年東京創文社出版他的《中國戲曲演劇研究》,厚達六九○頁。在七、八十年代他撰寫了長達四一一頁的論文《湯顯祖研究》。此文譯者李沆在《波文》月刊第四期還寫有〈書城漫步話神田〉,特別介紹神田神保町的書店。   另外由港英政府興辦,位於香港灣仔區的一所男女子官立小學,名為東院道官立小學(Eastern Hospital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曾為該校校長的容宜燕在《波文》月刊第

四期發表〈話劇在香港的發展〉,黃俊東說:「戲劇前輩容宜燕先生,給我們撰寫〈話劇在香港的發展〉一文,對於香港劇運史實,有概括性和系統性的敘述,使我們知道香港的劇運與中國話劇的傳統發展是一脈相通的,而一些戲劇前輩的努力推動,無異使話劇種子得以萌芽成長。不過,作者指出劇運的推動,人才場地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現階段的戲劇人才並不缺乏,而場地卻顯然不足,故提議設立『青年劇場』,這是急切而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香港話劇要繼續發展,非賴年青一代戲劇工作者不可,而缺乏青年人可供使用的場地,無疑阻礙了話劇的活動和發展。作者在文章的結論,頗值得大家深思。」而在《波文》月刊第五期容宜燕又發表〈散文的朗誦藝術〉一文,對

此黃俊東表示:「容先生年來專心研究朗誦藝術,早已著有專著,本文專針對散文朗誦而發,尤有新見。向來的朗誦者為了方便起見,多選韻文的詩詞歌賦和戲曲的題材,其實,散文更要朗誦,它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息息相關,更值得大家去注意和去朗誦。本文雖是談散文的朗誦藝術,卻是提出最具體和最實用的散文朗誦原則。」   除此而外《波文》月刊還採用年輕學者的文章,比如後來成名的黎活仁教授,當年才二十出頭,就發表文章。黎活仁一九五○年出生於香港,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文學學士。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修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多倫多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後來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直至退休。他在《波文》月刊第二

期起至第五期就連載《何其芳評傳》,可說是初生之犢,嶄露頭角。其他如也斯(梁秉鈞,一九四九—二○一三)他曾就讀端正小學(在校時與沈西城為同班同學)及何文田官立中學,十多歲開始創作,二十歲成為專欄作家,後在香港浸會大學英文系畢業後,曾任中學教師、《南華早報》美術版編輯,七十年代參與編輯《中國學生週報》、《四季》、《文林》、《大拇指》等雜誌。也斯在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文化研究等各個領域均有成就。他在《波文》月刊第一期發表〈詩三首〉,分別是〈青蛙與蝸牛〉、〈茶〉、〈後窗〉。   而該刊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期,也就是一九七四年十月號,推出魯迅逝世三十八週年的特輯,除了封底採用刃鋒的木刻〈魯

迅像〉,封底內頁採用黃永玉的木刻〈魯迅與木刻青年談訶勒惠支版畫〉、顧炳鑫的木刻〈魯迅小說「藥」插圖之一〉之外,收了梅創基的〈近代中國木刻運動是「現實主義」還是「表現主義」?──談「魯迅論美術」之一〉(第四期還有梅創基的〈魯迅先生是美術理論家、導師,還是「媒婆」和「褓母」?──談「魯迅論美術」之二〉)、濟行的〈魯迅談革命文學〉、沈西城的〈魯迅與內山完造(上)〉(第四期繼續刊出〈魯迅與內山完造(下)〉)、公嵐的〈談「朝花夕拾」〉、述史的〈魯迅‧仙台‧藤野──七十年前魯迅在仙台學醫的往事〉等五篇文章。其中〈魯迅談革命文學〉是魯迅在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在北平燕京大學的演講記錄,題目是〈談革命文學〉,

當時針對郭沫若、成仿吾、蔣光慈、錢杏邨、洪靈菲等這批革命文學家,魯迅說了很多不敬的話,也許因著這個緣故,這篇講稿後來魯迅的集子裡和他的全集中都沒有收進去。似乎北平有一個刊物當時曾發表過,內容刪節了很多。此篇則為記錄的全文,是一篇很足珍貴的材料,特刊出以供研究魯迅者的參考。另外版畫家梅創基對現代中國美術界的史料整理,甚感興味,因此寫出談魯迅論美術的兩篇文章,都是相當有份量的文章。   《波文》月刊在每期的目錄頁上都標榜是「一本唯一能容納不同立場和不同見解的綜合性雜誌」,在堅強的編輯團隊及豐沛的稿源之下,照理應該是令人期望的刊物,但可能由於銷路的問題,我們在第五期的〈編後瑣記〉看到這段文字:「本

刊所刊登的內容是較為嚴肅的文章,而且受了許多條件的限制,不能像消遣性的刊物那麼暢銷,那是意料中事。新年之後,我們將把內容大事革新,並且改為雙月刊。我們的工作人員太少,大家忙於生活,實在不能抽得較多時間來工作,因此改為雙月刊較為合適,待將來大家安排得出時間,當再改為月刊。新年之後的第六期革新號,將於二月中出版,敬請讀者注意。」但人們並沒有等到第六期的革新號的出現,《波文》月刊在短短的五期壽終正寢了,我們也很幸運地沒有看到被商業化扭曲的革新號,五期如此短暫,卻是一群文化人的理想實現,這未嘗不是好事,而它也留下讓人永遠追憶的身影!  

科學毛筆價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ShopBack註冊連結:http://bit.ly/336KPes
⟡ 首次註冊+消費500元以上可獲得100元獎勵金
⟡ 帳戶內累積滿200以上即可提領到自己的銀行帳戶內

ShopBack小幫手下載:https://lihi1.com/nRS4o



F O L L O W M 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asschatz/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astalk/

‣ 如果影片還沒有字幕,你也可以協助添加字幕噢!http://bit.ly/2Ub5jAf
‣ Business Enquiries| [email protected]




P R O D U C T S M E N T I O N E D.

Faber Castell 8 PITT artist pens 漫畫專用藝術筆(4入/6入/8入組)
http://tinyurl.com/ttrnn2p

ZIG吳竹 MANGAK 代針筆 (*後來發現品牌是ZIG, MANGAK只是這支的名字哈哈)
http://tinyurl.com/sz3tmga

CENTROPEN Document Fine Liner 0.1 代針筆
http://bit.ly/337yqXO

TOMBOW Fudenosuke Brush Pen 筆之助
hard tip 硬筆頭 (只找到10色入的 想買單支的我是在誠品買的) http://bit.ly/2IBKB5F
soft tip 軟筆頭 (在網路上剛好看到就順便放上來) http://bit.ly/2TGy07z

PILOT 科學毛筆 直液式自來水筆 Fude-Makase Brush Pen
http://bit.ly/2THBdDO 這邊有"極細" 但沒有"細"
http://bit.ly/2THBdDO (有"細", *but此平台無shopback回饋)

MITSUBISHI三菱 雙頭科學毛筆
http://bit.ly/3cRq9eX

PILOT Juice Up系列原子筆 0.4
http://bit.ly/3aLTupg

PILOT acroball系列原子筆 0.4
http://bit.ly/2TGvUok

MARKS DAYS 美好每日原子筆
這邊產品照比較美 http://bit.ly/3cQmAWD
這裡買比較便宜 http://bit.ly/339HGLd

PILOT Sarasa Clip Vintage Colors 復古系列原子筆
10入組合 http://bit.ly/2U2Q3nB
單支購買 http://bit.ly/2W1GYht (*此平台無shopback回饋)

MITSUBISHI三菱 uniball milk pen 牛奶筆
http://bit.ly/38FtLxm

ZEBRA mildliner brush
http://bit.ly/336iftS

TOMBOW dual brush pens ABT雙頭彩色毛筆
http://tinyurl.com/soxhhcs

ZIG 吳竹 Brushables Dual Tip Marker 雙頭軟筆刷

SAKURA Koi Coloring Brush Pen
6入組 http://bit.ly/2IENXVD
單支購買 http://bit.ly/2TUktIC (*此平台無shopback回饋)

FABER-CASTELL PITT brush tip
60色入 http://bit.ly/3363EP9
我找不到網路上單支要去哪買lo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折扣碼|嘉丹妮爾 ( http://bit.ly/2KJ34wj ) 85折折扣碼 “JASMINE15”
‣ 固定美睫美甲師(她們的價錢都很佛,學生友善價格!)
睫毛:http://bit.ly/2PbyEr1
光療:http://bit.ly/38Iwveo
‣ Camera|Canon M6 II. Sony RX100m3. iPhone XS
‣ Video Editing Program|Final Cut Pro



FTC: This video is sponsored by Shopback. Some links are affiliate links.

生死疲勞(諾貝爾獎珍藏版)

為了解決科學毛筆價錢的問題,作者莫言 這樣論述:

  「莫言將夢幻寫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社會合而為一。」──諾貝爾獎委員會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佛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是一部關於鄉土中國當代史的大敘述。   小說以一位土地改革時期被槍斃的地主,不斷經歷著六道輪迴的轉世,由此觀看中國農村土地的變革。   《生死疲勞》敘述了一九五○年到二

○○○年中國農村五十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莫言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係,並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在這部大敍述裡,有家族的仇恨,有情欲的糾葛,有驚人的貧困和匱乏帶來的焦慮,有狂熱的理想國追求的幻滅和失落,有新的市場化之下鄉土中國的新希望、困擾和挑戰……   這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敍事致敬的重要著作。莫言以「章回體」的形式,將六道輪迴這一東方意象融涵在全書的字裡行間,寫出了中國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全書將中國人龐雜喧譁的苦難經驗化為純美準確的詩篇,莊嚴而寧靜,祥和而自然。 本書特色   ●

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最重要的長篇代表作之一!   ●透過六世輪迴的生命之眼,講述五十年土地情感。   ●特別收錄:   莫言親筆手寫毛筆總序、 莫言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 延伸資訊   《生死疲勞》:以「動物之眼」講述五十年鄉村史   ●小說的敘述者,是土地改革時被槍斃的一個地主,他認為自己雖有財富,並無罪惡,因此在陰間裡他為自己喊冤。在小說中他不斷地經歷著六道輪迴,一世為人、一世為馬、一世為牛、一世為驢……每次轉世為不同的動物,都未離開他的家族,離開這塊土地。小說正是通過他的眼睛,準確說,是各種動物的眼睛來觀察和體味中國農村的變革。   莫言親自解讀:鄉村人物的個性價值

  ●寫作速度創紀錄。莫言只用43天寫就長達43萬字的《生死疲勞》。最多一天寫作1.65萬字,平均一天只睡三小時,突破了他自己寫作速度的最高紀錄,自稱睡覺時也有一半的腦細胞在工作,有的夢也變成現實。   ●書名《生死疲勞》來自佛經中的一句:「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莫言說,佛教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迴,而人因有貪欲則很難與命運抗爭。   ●以人物的命運作突破口。「沒有土地,農民像浮萍一樣飄搖。」莫言聲稱,20世紀80年代之後,農民不再是單純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地的經營者。如今,「當年眷戀土地的農民紛紛逃離土地。」莫言說,農民飽經患難的

歷史,實際上反映了一種歷史規律。他坦言,寫作的時候,他並未按照這一規律寫作,而是以人物的命運作為突破口。   ●探索鄉村人物的個性價值。莫言認為,歷史大致由兩種人物擔當,一種人是有價值的個性,而另一種人是無價值的個性。《生死疲勞》中就有這樣的兩個主人公。「這是個性相似的兩個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為正負,合起來是一個人,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作者簡介 莫言 Mo Yan   本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一九五五年二月生。   少時在鄉中小學讀書,十歲時輟學務農,後應徵入伍。   曾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   一九九七年脫離軍界到地方報社工作。   一九八○年代開始

寫作,至今已累積上百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酒國》、《豐乳肥臀》、《食草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勞》、《蛙》;中短篇小說集《紅耳朵》、《透明的紅蘿蔔》、《藏寶圖》、《球狀閃電》、《蒼蠅.門牙》、《初戀.神嫖》、《老槍.寶刀》、《美女.倒立》,散文及其他《會唱歌的牆》、《小說在寫我》、《說吧!莫言》、《我們的荊軻》、《盛典:諾貝爾文學獎之旅》等。   莫言是當代最被國際注目的大陸作家,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於2004年獲頒法蘭西文化藝術騎士勳章,2005年獲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09年被推選為德國巴伐利亞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2010年被

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推選為會員。   所獲重要獎項包括:   2012諾貝爾文學獎   2011茅盾文學獎、韓國萬海大獎   2008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紐曼華語文學獎、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長篇小說紅樓夢獎   2006日本福岡亞洲文化大獎   2005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   2004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   2001法國Laure Bataillin外國文學獎、聯合報十大好書獎等。   相關著作   《初戀‧神嫖(諾貝爾獎珍藏版)》   《我們的荊軻》   《會唱歌的牆》   《球狀閃電(諾貝爾獎珍藏版)》   《美女‧倒立(諾貝爾獎珍藏版)》   《老槍‧寶刀(諾貝

爾獎珍藏版)》   《蒼蠅‧門牙(諾貝爾獎珍藏版)》   《藏寶圖--莫言中篇小說精選2》   《蛙》   《蛙(諾貝爾獎珍藏版)》   《透明的紅蘿蔔(諾貝爾獎珍藏版)》 小說是手工活兒 主要人物表 第一部  驢折騰 第一章  受酷刑喊冤閻羅殿  遭欺瞞轉世白蹄驢 第二章  西門鬧行善救藍臉  白迎春多情撫驢孤 第三章  洪泰岳動怒斥倔戶  西門驢闖禍啃樹皮 第四章  鑼鼓喧天群眾入社  四蹄踏雪毛驢掛掌 第五章  掘財寶白氏受審  鬧廳堂公驢跳牆 第六章  柔情繾綣成佳偶  智勇雙全鬥惡狼 第七章  花花畏難背誓約  鬧鬧發威咬獵戶 第八章  西門驢痛失一卵  龐英雄光

臨大院 第九章  西門驢夢中遇白氏  眾民兵奉命擒藍臉 第十章  受寵愛光榮馱縣長  遇不測悲慘折前蹄 第十一章  英雄相助裝義蹄  飢民殘殺分驢屍 第二部  牛強勁 第十二章  大頭兒說破輪迴事  西門牛落戶藍臉家 第十三章  勸入社說客盈門  鬧單幹貴人相助 第十四章  西門牛怒頂吳秋香  洪泰岳喜誇藍金龍 第十五章  河灘牧牛兄弟打鬥  塵緣未斷左右為難 第十六章  妙齡女思春芳心動  西門牛耕田顯威風 第十七章  雁落人亡牛瘋狂  狂言妄語即文章 第十八章  巧手整衣互助示愛  大雪封村金龍稱王 第十九章  金龍排戲迎新年  藍臉寧死守舊志 第二十章  藍解放叛爹入社  西門牛殺身成

仁 第三部  豬撒歡 第二十一章  再鳴冤重登閻羅殿  又受瞞降生母豬窩 第二十二章  豬十六獨占母豬乳  白杏兒榮任飼養員 第二十三章  豬十六喬遷安樂窩  刁小三誤食酒饅頭 第二十四章  慶喜訊社員燃篝火  偷學問豬王聽美文 第二十五章  現場會高官發宏論  杏樹梢奇豬炫異能 第二十六章  刁小三因妒拆豬舍  藍金龍巧計度嚴冬 第二十七章  醋海翻騰兄弟發瘋  油嘴滑舌莫言遭忌 第二十八章  合作違心嫁解放  互助遂意配金龍 第二十九章  豬十六大戰刁小三  草帽歌伴奏忠字舞 第三十章   神髮救治小三活命  丹毒襲擊群豬死亡 第三十一章  附驥尾莫言巴結常團長  抒憤懣藍臉痛哭毛主席

第三十二章  老許寶貪心喪命  豬十六追月成王 第三十三章  豬十六思舊探故里  洪泰岳大醉鬧酒場 第三十四章  洪泰嶽使性失男體  破耳朵乘亂奪王位 第三十五章  火焰噴射破耳朵喪命  飛身上船豬十六復仇 第三十六章  浮想聯翩憶往事  奮不顧身救兒童 第四部  狗精神 第三十七章  老冤魂輪迴為狗  小嬌兒隨母進城 第三十八章  金龍狂言說壯志  合作無語記舊仇 第三十九章  藍開放喜看新居  狗小四懷念老屋 第四十章   龐春苗揮灑珍珠淚  藍解放初吻櫻桃唇 第四十一章  藍解放虛情戲髮妻  狗小四保鏢送學童 第四十二章  藍解放做愛辦公室  黃合作簸豆東廂房 第四十三章  黃合作烙餅

洩憤怒  狗小四飲酒抒惆悵 第四十四章  金龍欲建旅遊村  解放寄情望遠鏡 第四十五章  狗小四循味追春苗  黃合作咬指寫血書 第四十六章  黃合作發誓驚愚夫  洪泰嶽聚眾鬧縣府 第四十七章  逞英雄寵兒擊名錶  挽殘局棄婦還故鄉 第四十八章  惹眾怒三堂會審  說私情兄弟反目 第四十九章  冒暴雨合作清廁所  受毒打解放做抉擇 第五十章   藍開放污泥糊老爸  龐鳳凰油漆潑小姨 第五十一章  西門歡縣城稱霸  藍開放切指試髮 第五十二章  解放春苗假戲唱真  泰岳金龍同歸於盡 第五十三章  人將死恩仇並泯  狗雖亡難脫輪迴 第五部  結局與開端 一  太陽顏色 二  做愛姿勢 三  廣場猴

戲 四  切膚之痛 五  世紀嬰兒 後記:捍衛長篇小說的尊嚴 推薦序 小說是手工活兒   二○○五年七、八月間,我用四十三天的時間,寫完了長篇小說《生死疲勞》。媒體報導我用四十三天寫了五十五萬字,這是誤傳。準確的說,我是用四十三天寫了四十三萬字(稿紙字數),版面字數是四十九萬。寫得不算慢,也可以說很快。當眾多批評家批評作家急功近利、粗製濫造時,我寫得這樣快,有些大逆不道。當然我也可以說,雖然寫了四十三天,但我積累了四十三年,因為小說中的主人公—那個頑固不化的單幹戶的原型--推著吱啞做響的木輪車在我們小學校門前的道路上走來走去時,還是上個世紀六○年代的初期。用四十三天寫出來的長篇,會是一

個什麼樣的怪物?這不是我在這裡想討論的問題。我想說的是:為什麼寫得這麼快。   為什麼寫得這樣快?因為拋棄了電腦,重新拿起了筆。一種性能在毛筆和鋼筆之間的軟毛筆。它比鋼筆有彈性,又省卻了毛筆須不斷地吸墨的麻煩,寫出的字跡有鋼筆的硬朗和毛筆的風度,每支五元,可寫八千多字,一部《生死疲勞》用了五十支。與電腦相比,價廉許多。   我不能說電腦不好,因為電腦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便利。電腦使許多夢中的情景變成了現實,電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從一九九五年買了第一台電腦,但放到一九九六年才開始學習使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懷疑自己永遠學不會使用電腦,但最終我還是學會了用電腦寫作。我的第一台電腦只寫了幾部中

篇小說便報了廢,然後我購買了第二台電腦。那是一九九九年春天,十五英寸液晶顯示幕,奔Ⅲ,要價二萬八千餘元,找到朋友說情打折後還二萬三千餘元。當時我曾經自吹:雖然我玩電腦的水平不高,但我的電腦價錢很高。不久我又買了一台東芝筆記型電腦。我去參加聯想集團一個活動,他們又贈我一台電腦。我用電腦寫出了《檀香刑》、《四十一炮》、《三十年前的長跑比賽》、《拇指銬》等小說,寫出了《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等劇本,還寫了一大堆雜七拉八的散文、隨筆。我用電腦收發了無數的郵件,獲取了大量資訊。我成了一個不習慣用筆的人,但我總是懷念用筆寫作的日子。   這次,我終於下定決心拋開了電腦,重新拿起筆面對稿紙,彷彿是一個

裁縫扔掉了縫紉機重新拿起了針和線。這彷彿是一個儀式,彷彿是一個與時代對抗的姿態。感覺好極了。又聽了筆尖與稿紙摩擦時的聲音,又看到了一行行彷彿自動出現在稿紙上的實實在在的文字。不必再去想那些拼音字母,不必再眼花撩亂地去選字,不必再為字形檔裡找不到的字而用別的字代替而遺憾,只想著小說,只想著小說中的人和物,只想著那些連綿不斷地出現的句子,不必去想單個的字兒。用電腦寫作,只要一關機,我就產生一種懷疑,好像什麼也沒幹,那些文字,好像寫在雲上。用筆和紙寫出來的,就擺在我的桌子上,伸手就可觸摸。當我結束一天的工作,放下筆清點稿紙的頁數時,那種快感是實實在在的。   我用四十三天寫完一部長篇,並不是一件光

榮的事情,拋棄電腦也不是什麼高尚的行為。我用紙筆寫作的樂趣,也只是我一己的樂趣。別人用鍵盤敲擊,也許可以得到彈奏鋼琴般的樂趣呢。電腦是好東西,用電腦寫作是寫作方式的進步。用紙筆寫作,就像我小說中那個寧死也不加入人民公社的單幹戶一樣,是逆潮流而動,不值得提倡。前幾年寫《檀香刑》時,我說是一次「大踏步的撤退」。那次「撤退」,並不徹底。這又是一次「撤退」。這次「撤退」得更不徹底。真要徹底應該找一把刀往竹簡上刻。再後退一步就往甲骨上刻。再後退就沒有文字了,坐在窩棚裡望著星月結繩記事。書寫的工具,與語言的簡繁似乎有一定的關係。有人說,文言文之所以簡潔,書寫不便是重要原因。用刀子往竹簡上刻,多麼麻煩,能省

一個字,絕不多用一個字。這說法似乎有道理。古人往簡上刻字時,有沒有快樂的感覺,我不知道。   在當今這個時代,所謂的懷舊,所謂的回歸,都很難徹底。懷念簡樸生活,回到鄉下,蓋一棟房子,房頂苫草,牆上糊泥巴,但房間裡還是有電視、冰箱、電話、電腦等現代生活設施。用筆寫作,還是用電燈照明,還是在夏有空調,冬有暖氣的房間裡。而且,寫完之後,還是請人錄入電腦。我修改這小說也是在電腦上進行的,發往出版社稿子,也是用電子郵件「E」了過去。這種快捷的方便不可阻擋。對我來說,電腦依然是好東西。   我的這行為,只不過是個人的小打小鬧。我自己認為用紙筆寫作會使小說質量提高,別人盡可以當做夢囈。好作家在狀態好時,

面對著電腦口述照樣可以吐金嗽玉,壞作家在狀態不好時,即便是用鑽石刀往金板上刻,也刻不出好文章。隨筆隨筆,諸君一笑置之。 莫言 第一章 受酷刑喊冤閻羅殿 遭欺瞞轉世白蹄驢我的故事,從一九五○年一月一日講起。在此之前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在陰曹地府受盡了人間難以想像的酷刑。每次提審,我都會鳴冤叫屈。我的聲音悲壯淒涼,傳播到閻羅大殿的每個角落,激發出重重疊疊的回聲。我身受酷刑而絕不改悔,掙得了一個硬漢子的名聲。我知道許多鬼卒對我暗中欽佩,我也知道閻王老子對我不勝厭煩。為了讓我認罪服輸,他們使出了地獄酷刑中最歹毒的一招,將我扔到沸騰的油鍋裡,翻來覆去,像炸雞一樣炸了半個時辰,痛苦之狀,難以言表。鬼

卒用叉子把我叉起來,高高舉著,一步步走上通往大殿的台階。兩邊的鬼卒啜口吹哨,如同成群的吸血蝙蝠鳴叫。我的身體滴油淅瀝,落在台階上,冒出一簇簇黃煙。鬼卒小心翼翼地將我安放在閻羅殿前的青石板上,跪下向閻王報告:「大王,炸好了。」我知道自己已經焦糊酥脆,只要輕輕一擊,就會成為碎片。我聽到從高高的大堂上,從那高高大堂上的輝煌燭光裡,傳下來閻王爺幾近調侃的問話:「西門鬧,你還鬧嗎?」實話對你說,在那一瞬間,我確實動搖了。我焦乾地趴在油汪裡,身上發出肌肉爆裂的劈啪聲。我知道自己忍受痛苦的能力已經到達極限,如果不屈服,不知道這些貪官污吏們還會用什麼樣的酷刑折磨我。但如果我就此屈服,前邊那些酷刑,豈不是白白忍

受了嗎?我掙扎著仰起頭—頭顱似乎隨時會從脖子處折斷—往燭光裡觀望,看到閻王和他身邊的判官們,臉上都汪著一層油滑的笑容。一股怒氣,陡然從我心中升起。豁出去了,我想,寧願在他們的石磨裡被研成粉末,寧願在他們的鐵臼裡被搗成肉醬,我也要喊叫:「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