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明松,黃瑋庭寫的 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 和大川隆法的 以愛跨越憎恨:推動中國民主化之日本與台灣的使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台灣幸福科學出版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蔡家丘所指導 葉思佑的 臺灣美術、設計與包浩斯的交會-以顏水龍的創作和教學為例 (2021),提出拓家設計家具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顏水龍、包浩斯、美援、美術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黃正忠、黃秉德所指導 黃珮瑄的 Z世代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之關聯──以企業綠色行銷與新冠肺炎為干擾變數 (2020),提出因為有 綠色行銷、綠色消費、綠色產品、環保意識、COVID-19、購買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拓家設計家具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

為了解決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問題,作者徐明松,黃瑋庭 這樣論述:

浪漫與理性,是共存於張肇康創作中的雙重力量; 他以「現代之眼」拾取傳統精華, 致力尋找華人建築之現代性的出路。     張肇康是華人建築師中少見畢業自哈佛、師承葛羅培斯的直系弟子,   也是與貝聿銘、陳其寬共同實踐東海大學校園規劃的關鍵推手。     身為兼容包浩斯教誨與華人文化的浪漫主義者,   收放、陰陽的雙重力量,在張肇康畢生創作中皆相伴而生,   有時酒神似的浪漫狂放,有時又理性的自我節制。     張肇康接受包浩斯設計教育的洗禮,   先是在創作、實驗了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   試圖將所學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建築,   而有了東海校園建築、臺大農業陳列館、香港

太平行大樓等佳作;   晚年則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   著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既傳達他對現代建築與傳統對話的看法,   也寄寓了他在艱困創作環境中持續找尋出口的浪漫奮戰。     建築學者徐明松歷經數年深入研究、蒐集、探訪,終將張肇康散落香港、美國、中國各地的建築作品梳理清晰,分為「東海時期1954-1959」、「後東海時期1959-1975」以及「沉潛時期」三輯,共二十多件精選作品,深入淺出地介紹張肇康其人其作的發展歷程、職業環境與作品特色。由此,可清楚看見一條脈絡的成形:張肇康試圖將他所學到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的木構建築,創作、實驗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

」,而後更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讀者不只能認識個別作品,也可以更有系統性地理解作品在時代中所象徵的意義。     本書不僅是一本透過作品來述說的建築師傳記,也不單純是一部經典現代建築指南,徐明松亦想透過張肇康一代的建築師生命,探討建築師與社會相容的可能性與困厄處──為何頂著顯赫文憑與歷練、年方43歲的張肇康,就已完成此生最好的作品?之後僅能透過民居的研究,作為在這種充滿磨難的創作環境裡唯一的救贖與出口?一如王大閎晚年提筆寫起小說,陳其寬拿起顏料揮灑。作者拋出提問,勾畫巨匠身影,只希望能讓來者可以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看得更廣、更遠。   本書特色     1. 首部以作品為經、以年代

為緯,勾勒出張肇康的創作生命、思想與人生的建築傳記。   2. 深入扼要的東海大學建築賞析指南,收錄珍貴的創建初期舊照與各式建築設計圖紙。   3. 透過解說導讀、建築地圖、建築師作品年表,帶領讀者認識五、六○年代台灣現代建築的設計脈絡。

臺灣美術、設計與包浩斯的交會-以顏水龍的創作和教學為例

為了解決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問題,作者葉思佑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顏水龍(1903-1997)的創作與教學為例,從中考察其作品風格與教 育理念中吸收包浩斯元素與理念的過程。由於顏水龍個人的藝術學習歷程較為複 雜,地域上,觸及臺灣、日本,與法國;時間軸上,橫跨戰前的日治時期到戰後 臺灣,這期間臺灣的美術教育也產生轉變,從日治時期的圖案畫課程,僅以圖像 方法學為導向;到戰後專門美術科系的成立,以培育藝術家為導向,體現出臺灣 美術教育的流變。在 1950 年代美援的協助下,中國生產力中心以及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等機 構成立後,諸多的外國學者專家前往臺灣,他們帶來美術設計、工業設計等新知, 促使藝術家開始注意到設計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亦孕育著臺灣在 1960

年代, 設計科系的作興,以及相關刊物的出版。此階段可謂美術領域跨度到設計領域的 轉換期,基於這個轉換,筆者以包浩斯在臺灣的影響作為角度,進行探討,觀看 包浩斯在此時期與臺灣美術、設計的交會。其中,以顏水龍作為包浩斯的導入者之一,作為整個研究架構的核心,有別 於建築史,而是加入美術史的角度,整理包浩斯何時,且如何傳入臺灣,以及 1960 年代前後,臺灣的藝術界到設計界如何理解包浩斯,作為撰述脈絡。並透過戰後, 顏水龍作為畫家、廣告設計家、工藝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成為不可多得的人 才,原以純美術為目的而推廣手工藝之美的他,在戰後政策的驅動下,轉而推動 具有實業性的工藝品,此過程中,他應用包浩斯

的元素與理念,不僅在圖像作品 與產品製作中呈現,亦在課堂中教授包浩斯概念。從中可一探,顏水龍作為包浩 斯的傳布者,以及包浩斯理念在臺灣的實踐。

以愛跨越憎恨:推動中國民主化之日本與台灣的使命

為了解決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問題,作者大川隆法 這樣論述:

這不僅是一本對共產主義、極權主義 進行精闢剖析的現代政治啟蒙書, 更是為了遏止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亞太地區爆發, 必讀的一本書!   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讓「自由、民主、信仰」之風吹向中國!   在這個時代,我們要如何緩解憎恨,以愛發展國家?   2019年2月初,大川隆法收到了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的親筆信,他在信中提到雖然自己已屆高齡,卻仍心繫台灣的未來。大川隆法深深感受到幸福科學必須成為「日本與台灣」、「台灣與中國」的橋樑,同時必須勇敢發聲,用和平的言論改變世界。因此,隨即於3月份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了《以愛跨越憎恨》為主題的大型講演會,會場座無虛席,內容振奮人心,深具啟迪意義。   本書

完整收錄講演會的精彩內容,並且收錄2019年2月,於名古屋的「毛澤東的靈言」講義,以及2019年10月,於加拿大講演會後回覆民運人士提問的精彩內容。   從日本的立場,找出守護亞太地區和平的最佳解答!   ◎台灣與中國,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加修飾的正確歷史。   從孫文到蔡英文,究竟什麼路線才是正統?   日本幸福實現黨將採取什麼戰略來守護台海地區的自由?   ◎分析極權主義無法使人們幸福的原因   何為極權主義國家,判斷基準又是什麼?   為什麼在這個時代馬克思主義行不通?   使用AI監視器真的就能使國家社會太平嗎?   那些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

,他們迫切的心聲是……   ◎跨越各種憎恨,用愛打造光明的未來   台日友好互動密切,為何遲遲不恢復邦交?   透過金融戰爭使中國經濟崩盤的可能性……   我們如何才能守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自由?  

Z世代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之關聯──以企業綠色行銷與新冠肺炎為干擾變數

為了解決拓家設計家具評價的問題,作者黃珮瑄 這樣論述:

由於全球經濟快速起飛,人類燃燒化學燃料及拓墾林地,經濟活動中為求便捷而忽視環保,造成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近十年內,人們開始意識到環境議題造成生活的困擾或是環境的動盪,因此環保議題成為每個國家政府與每位人民皆須負起責任的重要難題。不僅透過政府政策推廣「節能、減碳、愛地球」,消費者也逐漸建立綠色消費與環保意識,企業與廠商更承著政府政策與消費者需求,逐漸構築永續意識於產品與商業模式之中,透過多方的合作與意識傳播,期盼能打造出重視綠能與永續的社會環境。因此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旨在了解當前消費力強大的Z世代消費者之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以及企業實行綠色行銷手法或者環境出現劇烈變化(如C

OVID-19)之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是否因此改變。本研究目的如下:(1)探討Z世代消費者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之關聯。(2)探討企業實行綠色行銷手法,是否正向影響Z世代消費者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3)探討外部環境變化(本文以COVID-19為例)是否正向影響Z世代消費者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研究之結果顯示:(1)普通消費者與Z世代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對於綠色消費意願有正向影響。(2)品牌施行綠色行銷的情況下,對普通消費者與Z世代消費者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會有正向干擾效果。(3)COVID-19(新冠肺炎)對普通消費者與Z世代消費者環保意識與綠色消費意願並沒有正向干擾效果。並

依照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建議企業可以重視促銷與價格,推廣並影響Z世代消費者之消費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