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衣服材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形容衣服材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榊原洋一寫的 準備上學嘍!【博客來獨家贈品版:限量加贈「有趣圖解戶外探索隨身讀」別冊+「阿奇陪你上學去!」書包吊牌】(全套5冊):1.有趣圖解生活課、2.有趣圖解健康課、3.有趣圖解社會課、4.有趣圖解數學課、5.有趣圖解自然課 和瑟琳娜‧瓦倫蒂諾的 黑色魔咒1白雪公主:絕美之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作品介紹】當衣服說話時- 高穎(Ying Gao)也說明:以賈克·大地( Jacques Tati )的電影《遊戲時間》為靈感,高穎運用世界上最薄、被稱為Super Organza 的材質以及電子設備,讓觀者反思在空間中外表和物體感受之間的關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熊出版 和三采所出版 。

嶺東科技大學 流行設計系碩士班 李偉臣所指導 巫綿綿的 探討情感設計理論應用 -以抗蟲害機能戶外服飾為例 (2018),提出形容衣服材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情感設計、品質機能展開、運動休閒機能服飾、戶外防護、一刀裁剪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楊炫叡所指導 馮牧凡的 達悟族飛魚神話應用於餐具設計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餐具設計、文化商品設計、飛魚神話、達悟族的重點而找出了 形容衣服材質的解答。

最後網站獨/平價長袖衣一扯變魷魚絲民眾投訴材質差 - 東森新聞則補充:高雄一名李先生拿出一年前花了399元買的長袖上衣要穿時,沒想到一拉開衣服就破了,他形容衣服變成魷魚絲一樣,真的好離譜,而平價服飾店家說已經放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形容衣服材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準備上學嘍!【博客來獨家贈品版:限量加贈「有趣圖解戶外探索隨身讀」別冊+「阿奇陪你上學去!」書包吊牌】(全套5冊):1.有趣圖解生活課、2.有趣圖解健康課、3.有趣圖解社會課、4.有趣圖解數學課、5.有趣圖解自然課

為了解決形容衣服材質的問題,作者榊原洋一 這樣論述:

邊玩邊學生活常規&學科教育,幼小銜接零時差!   親子共學×趣味圖解×情境遊戲×五大學習領域 =輕鬆迎接小學生活     ◎博客來獨家限量加贈「有趣圖解戶外探索隨身讀別冊」   (尺寸:172╳210mm)     ◎限量贈送「阿奇陪你上學去!」書包吊牌   (尺寸:62.2╳110mm/材質:無毒PVC塑料)     ★為學齡前兒童量身打造的幼小銜接知識圖解繪本,幫助孩子培養生活、健康、社會、數學、自然五大能力,輕鬆迎接校園生活!     ★掌握「玩樂式學習」精神,藉由猜謎、迷宮、配對、找一找等遊戲,建立生活常規、認識身體構造、培養社交技巧、建構數理邏輯、探索自然環境。     ★融入【

108課綱】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社會、數學、自然科學五大領域核心素養,讓孩子從做中學,將知識融入生活,並建立自主學習的熱情與習慣。     校園生活令人既興奮又緊張,孩子準備好了嗎?   「準備上學嘍!」系列專為學齡前孩子設計,   讓孩子從5歲開始,邊玩邊為小一生活做準備!     升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小一這一年決定了孩子能否順利融入校園生活,並與周圍的同儕、師長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培養規律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關鍵的時期。為了讓孩子輕鬆快樂的上小學,不妨從學齡前開始,就逐步為孩子奠定就學基礎。     「準備上學嘍!」系列旨在透過「玩樂式學習」,以活潑生動的繪本形式

,結合趣味的遊戲與實作內容,幫助孩子廣泛接觸基礎知識,並在遊戲中培養對學習的熱誠與自信。     依領域不同,本套書分為五冊,1~3冊【生活好好玩】為孩子建立「生活常規」,依序為:《有趣圖解生活課》、《有趣圖解健康課》與《有趣圖解社會課》,幫助孩子了解生活周遭的事物、自己的身體與同他人和諧相處的技巧;4~5冊【知識好好玩】提供「學科教育」,包含《有趣圖解數學課》和《有趣圖解自然課》,幫助孩子提早熟悉數學、科學知識,並體會探索知識所帶來的喜悅。     從孩子四、五歲開始,家長就可以與孩子共讀本套繪本,逐步培養孩子的基礎能力。共讀時,建議家長先從較為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前三冊【生活好好玩】開始,再

加深至後兩冊的【知識好好玩】。但若孩子對某主題特別感興趣,也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主題開始。     ※第一冊《有趣圖解生活課》   「沒有漿糊時,可以用哪種東西來替代呢?」   「為什麼一定要整理房間?」   「咬筷子很沒禮貌嗎?吃飯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陌生人來搭話的時候,怎麼回答才安全?」     《有趣圖解生活課》利用猜謎、迷宮、拼圖、家務挑戰等遊戲,為孩子建立生活常規,並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社交禮儀,讓孩子明白在不同的場合必須有不同的表現。此外,本書也藉由實際的行動指引,協助孩子學習整理房間、摺衣服、綁鞋帶等基礎自理技巧;也嘗試激發孩子的應變能力,讓孩子得以在各種突發狀況中不斷

思索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在危險中保護自己。     ※第二冊《有趣圖解健康課》     「食物吃進肚子後,究竟去了哪裡?」   「為什麼會覺得很累、想睡覺?」   「睡著的時候,大腦在做什麼呢?」   「在身體裡到處流動的血,到底有什麼功用呢?」     《有趣圖解健康課》清晰描繪人體的骨骼和肌肉,帶領孩子從中觀察身體內部的構造;並透過猜謎、迷宮、找一找等遊戲,帶出孩子最感興趣的身體知識。此外,更進一步引導孩子了解疾病以及身體發出的警訊,讓孩子主動思考「當人在面對受傷危機時,該如何處理?」並學習保護身體的方式。     ※第三冊《有趣圖解社會課》   「不小心弄髒別人的衣服,我卻說不出『對不起』

……」   「有小朋友在路邊哭泣,我該不該去關心?」   「好想和其他人交朋友,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不想把手帕借給朋友,但要是他生氣和我絕交怎麼辦?」     《有趣圖解社會課》以活潑趣味的情境劇,結合孩子最愛的猜謎、迷宮、找一找等遊戲,幫助學齡前的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基本的社交技巧。透過本書,孩子得以深入了解自己的特質,培養對他人的關懷與同理心,並預先演練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人際問題,為升上小學後更複雜的人際關係做準備。     ※第四冊《有趣圖解數學課》   「去夜市玩撈金魚的時候,怎麼數才能知道誰撈到的金魚比較多?」   「一個杯子又瘦又長,一個杯子又圓又胖,哪一個能裝更多水?」

  「除了圓圓的披薩,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   「時針、分針和秒針轉啊轉,現在到底是幾點呢?」     《有趣圖解數學課》讓孩子享受解謎的樂趣,以視覺、直覺讓孩子了解算數的概念和公式的意思,並認知到即便是相同的數字,在點數東西或表示順序時,代表的意義也會有所不同。此外,及早學會乘法和除法,對孩子的生活將有極大幫助,藉由遊戲邊玩邊學,也能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親近感。     ※第五冊《有趣圖解自然課》   「蔬果切開後會是什麼樣子?」   「鳥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飛?」   「颱風好可怕,究竟為什麼會有颱風?」   「橡皮擦可以把鉛筆字擦得乾乾淨淨,為什麼不能擦掉蠟筆的痕跡?」     《有

趣圖解自然課》從生活中孩子經常接觸的四大類別:植物、動物、自然現象、人造器物切入,以趣味的方式提出問題,開啟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本書一部分透過精美的插圖、清晰的照片與簡短易懂的說明,讓不具基礎科學知識的孩子,能用視覺來理解科學的奧祕,並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與好奇心;一部分則透過紙上遊戲、趣味實驗與動手實作等活動,讓孩子能快樂探索世界,同時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信。   套書特色     1. 跟著主角阿奇一起探索新世界!   書中有個充滿好奇心的主角阿奇,黃黃的身體、紅紅的鼻子加上兩個大耳朵,可愛的造型一下子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阿奇就像是孩子的好朋友,總是能從生活中發現各種有趣的問題,帶領孩子一起

探索新奇的事物。     2. 專為學齡前兒童設計的「圖解知識學習書」   「準備上學嘍!」系列專為學齡前至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設計,涵蓋生活與學科的五大領域,並以貼近孩子經驗的角度切入,輔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讓孩子得以用輕鬆愉快的方式接觸知識,並將其轉化為生活的體驗。     3. 「玩樂式學習」精神,在遊戲中獲得素養   心理學研究指出,最有效率的學習法就是「玩樂式學習」。本套書結合猜謎、迷宮、找一找等紙上遊戲,以及實際與同儕一起玩的團體遊戲、手工勞作、簡易實驗等活動,挑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一玩再玩的同時,也將多元的知識內容輸入腦中,內化為自身的素養。     4. 親子共讀/共學小

提示   每個單元結尾都附有「給爸媽」的補充,提供專家的建議,讓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遊戲時,除了能適時說明相關的知識或常識,也能以此作為學習的延伸,開啟和孩子的討論、交流,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學習好好玩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列)     小劉醫師.劉宗瑀(外科作家)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米蘭老師(YouTube網紅自然教師)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林玫伶(前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   林怡辰(閱讀推廣人)   鍾元杰(全國Super教師評審團特別獎得主)   蘇明進(作家、國小教師)    讀者回響     為了激發女兒的學習動機,我做了很多功

課,而這套書真的是「玩樂式學習」的體現!可愛又有趣的內容讓我女兒深深著迷,親子共讀時家長也十分愉快,我很高興認識這套精美的繪本。──舞子(日本媽媽)     從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都可以使用的優秀知識繪本。繽紛的色彩和豐富的知識,讓我五歲的兒子為之瘋狂。我強烈推薦這套可以透過遊戲邊玩邊學的繪本!──真美成(日本媽媽)     以前我認為學習不可能是有趣的事,但「準備上學嘍!」系列做到了!剛上小一的兒子不但玩得很開心,也能把從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裡。看著兒子快樂遊戲的樣子,我不禁覺得這才是學習應有的模樣。──建志(上班族爸爸)     這套知識繪本涵蓋五個領域,讓孩子能藉由遊戲接觸不同的知識,

在玩樂中學習,我覺得這點真的很棒!看著家中兩個孩子閱讀本套書的情況,可以發現姐弟兩人天生就有不同的偏好,讓人不禁期待他們未來的發展。──圈叉媽(廚師媽媽)

形容衣服材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一直覺得,「轉換式珠寶」是最適合 “ 貪小便宜的人 ” 了…….。這麼形容,大概沒有哪一位買珠寶的富人願意承認吧..... 但誰在購物時不希望只買了蔥,順便也得到了蒜呢? 這麼形容,大概沒有哪一位買珠寶的客人願意承認吧..... 但誰在購物時不希望只買了蔥,順便也得到了蒜呢?

💡 「轉換式珠寶」顧名思義就是一件作品能變化出多種配戴方式,最常見的不外乎是將長項鍊上的吊飾拆下後變成別針,而長鍊成了短鏈。也或許是整條長鍊能分拆成兩個短頸鍊

總而言之,就是你今天雖然只買了一件作品,但卻可能一次擁有 2-3 種首飾。這種「轉換式珠寶」在珠寶史上從來不曾缺席,幾乎每一次品牌新作發表至少來一件如此創作,除了滿足大眾 “買蔥送蒜” 的消費心理學,同時也是在展現自家工藝技術的一門品項

💎 對我來說,有兩大重點,才能真正稱得上是 “成功” 的轉換式珠寶

1. 容易拆解、組合

親手試戴過無數件轉換式珠寶.... 老實說,礙於頂級珠寶鑲嵌有太多珍稀寶石,作品幾乎不太能像我們日常所見的 ykk 拉鍊或鈕扣就那樣輕易開關,美言之.....「 哎呀~ 反正買得起頂級珠寶的人總有傭人幫忙 」,但這不是有點像是在狡辯嗎?既然買了這種設計,理所當然不該是自己就能輕易將之變化嗎?我覺得這才是轉換式珠寶最根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本質

2. 變化性放至「 極大值 」

「 轉換式珠寶 」有點像是在對設計師和工匠的「理工智商」在做考試。到底一件作品可以拆解後重新組合出多少模樣?而每一件拆解後的首飾又能如何徹底扮演好它變身後的身份,這絕對是得經過精密計算後才有可能拿下高分

就好比我曾經玩過一條墜飾可拆解下變成胸針,但那胸針重到無論別在再硬挺的衣服材質上,依舊拉垮了衣領,在我看來那只胸針只不過是用來炫技,實則毫無配戴實用性

👏🏻👏🏻👏🏻 這條 BOUCHERON 「 RUBAN DIAMANTS 鑽石緞帶 」正是我至今親玩過上百件可轉換式珠寶作品中,名列 “最成功” 的一件作品

➡️ 首先,它的拆解方式和過程,順暢、快速到我在拍攝時第一次請 Sales 慢一點,不像以前我總是苦惱 Sales 拆解組合時老是卡卡,為作品剪成影片時老是苦惱,這樣難操作的作品,到底該怎麼說服讀者呢?而這件作品我也能無需他人協助,自己就能完成各式變化並且配戴

➡️ 此外, BOUCHERON 設計總監 Claire Choisne 在為這件作品命名時只說了它是條緞帶 🎀

緞帶 ~ 綁在頭髮上它就成了髮帶、圍在脖子上則成了頸鍊、束在腰際間它又成了腰帶、繫在手腕上當然就是手鐲.....。仔細算過若再加上雙手鐲堆疊配戴,買一件 「 RUBAN DIAMANTS 鑽石緞帶 」,等於你又再多得到了四件首飾......

不過 Claire Choisne 少想到了兩樣,其實髮帶拆解後閒置的那條鑲鑽鬆緊繩,也是能拿來綁馬尾的,我甚至想拿來做我養的吉娃娃-「豆豆」的頸圈。還有,妳為了轉換而另外設計的鑽石卡準,其實也能是一件好美的戒指.....

哪天若有機會見到 Claire Choisne ,我會跟她說....

#boucheron #boucheronhistoiredestyle #boucheronrubandiamants #jojoposhtalk #jojo撩珠寶💎

🙋‍♀️ Follow me :

IG ➡️ jojoposhtalk / jOjO 撩珠寶
Facebook ➡️ jOjO 撩珠寶

探討情感設計理論應用 -以抗蟲害機能戶外服飾為例

為了解決形容衣服材質的問題,作者巫綿綿 這樣論述:

科技進步帶來生活諸多便利,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正被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汙染危害著。氣候變化造成夏季毒蟲出沒傷病新聞事件頻傳,生態失序嚴重危害生活安全。而在人體肌膚不敷保護本體之下,本研究設計以使用者防護、自然、舒適和健康的休閒服飾為期許,並以「人類身體與衣服之間互動的哲理」和「人類的第二層肌膚」為目標,達到時刻防護機制。應用『情感設計』理論以情感、記憶、喚醒的觀點相互連結,來達成使用者對於抗蟲害機能戶外休閒服飾之使用經驗為設計基礎,再以『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驗證。通過對現有防護用品的功能、造型、材質結構的調整和「一刀裁剪」技

法轉移西式版型既有合身剪接線,將折分移除與轉移,藉此達到舒適、輕便或藉以達到肌肉支撐之線條設計,回歸自然生活完整保護己身和世界生物共存之完善戶外休閒防護服飾。

黑色魔咒1白雪公主:絕美之人

為了解決形容衣服材質的問題,作者瑟琳娜‧瓦倫蒂諾 這樣論述:

  這次反派當主角!迪士尼原創外傳小說   邪惡並非與生俱來,皇后內心的陰影終於曝光!     ♕獨家超值特典:絕美紋身轉印貼紙(壞皇后款)   幸福快樂的結局,是屬於王子和公主的,   而皇后的故事,卻未完待續⋯⋯     邪惡、殘忍、無情,是眾人對皇后的印象,   但誰曾想過,在她美麗的外表下,   內心究竟承載了多少淚水,才會踏上黑暗之路。   到底是天生的個性?還是後天的環境影響?   故事將回到古老童話的最初,   追溯皇后「邪惡」的真相,   為什麼皇后如此憎恨白雪?   為什麼皇后害怕失去美貌?     線索就藏於魔鏡之中……   【黑色魔咒系列介紹】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

童話,都有作惡多端與性格鮮明的反派角色,   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內心的邪惡萌芽擴散?     這一系列作品要為反派發聲!   各集的主角包括:《白雪公主》壞皇后、《美女與野獸》野獸、《小美人魚》烏蘇拉、《睡美人》黑魔女、《魔髮奇緣》葛索媽媽等。   作者在每一集都刻意留下伏筆,將看似毫無關聯的角色連結起來並留下懸念,使這系列小說串成擁有共同背景的龐大故事。     歡迎各位進入黑色魔咒的世界,一起深度了解反派角色不為人知的一面!   【絕美轉印紋身貼紙資訊】親身體驗黑色的力量!   ♥使用方法:簡單5步驟!適用於皮膚、手機殼、手帳本、水壺等處。   1.剪:剪下圖案。   2.撕:撕

掉透明片。   3.貼:貼紙面朝下,輕貼在物件上。   4.沾:用水沾溼貼紙背面,輕壓30秒。   5.開:背紙撕開,轉印完成!     ♥產品規格   1.尺寸:5.5X10cm   2.材質:紋身貼紙   3.產地:台灣   4.適用年齡:3歲以上     ♥貼心提醒   1.卸除方法:塗上嬰兒油、植物油或酒精,輕輕擦拭即可。   2.警告:3歲以下兒童請勿使用,3歲以上兒童需在成年人監護下使用,避免錯誤使用及誤食等危險。   3.注意事項:皮膚過敏者請勿使用,避免用於肌膚敏感部位。   4.請遠離火源。 本書系特色   1.童話重述:迪士尼原創外傳小說,作者以童話中的反派為主角,賦予

角色完整的人格和豐富情感。   2.善惡思考:深入理解反派角色的行為動機與原因,讓思考角度得以拓展而不僵化。   3.完整世界觀:將迪士尼經典動畫中的反派角色串聯在一起,建立出完整的女巫與仙女世界。   4.黑色魅惑:封面視覺強烈,故事充滿驚喜感動,後座力強,引發讀者對真實人生的省思。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葛容均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揪心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許婷婷   藍莓媽咪日文繪本親子讀書會主持人、日文譯者   陳珮汝   台北市興雅國中老師   葛容均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飽 妮   迪士尼愛好者、影評人   藍

詠雩   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中生   好評推薦   「魔鏡即心境,鏡子能映照內心最真實的本我。面對本我,誰能用柔軟的心接受?誰能以溫暖的感動?誰又能用真愛觸發行動?   《絕美之人》對於白雪公主故事中的後母,賦予了一個獨立且多視角的生命,讓我們重新審視一個人的「惡」。你將能在書中發現「惡」背後的真相與秘密,並深刻了解,我們不能一直活在害怕、恐懼、失去中,否則生命將無法前進!」──台北市興雅國中老師 陳珮汝   「每一個篇章都體現了作者壁坐璣馳的巧妙構思,字裡行間充滿著奇文瑰句,全書蘊含著某種神祕氣息,浸透著皇后這一生的喜怒哀樂。當你走進它的世界,我想沒有人不會被故事中人物的心情所牽絆、不會

沈醉於國王一家三口溫馨的相處時光,也没有人能不震悸於皇后內心深處的隱密世界。」──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中生 藍詠雩   *適讀年齡:8~12歲、12~18歲   *無注音 作者簡介 瑟琳娜.瓦倫蒂諾 Serena Valentino     美國作家,現居紐奧良,育有一狗一貓。她以獨特的敘事風格而聞名,擅長詭異、恐怖的題材,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黑暗、美麗又精緻超凡的世界。她是改編故事的高手,現專職迪士尼「黑色魔咒系列」的小說作者。這系列小說將所有迪士尼的反派角色彼此有互動,讓原本各自獨立的角色彼此有互動,並使所有反派角色擁有情感與人性化的特質,解釋行惡動機背後的辛酸血淚。在專職撰寫迪士尼

反派系列小說之前,瓦倫蒂娜為漫畫原作家,著名的系列代表作有:《陰鬱夾心餅》(GloomCookie)與《惡夢與童話》(Nightmares  Fairy Tales)。   個人官網:www.serenavalentino.com   譯者簡介 黃懷慶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碩士。譯有《情感學習》(貓頭鷹出版)與繪本《我們都愛吃香蕉》、《我們都有穿內褲》(三采出版)等書。長大以後想成為像本書中古怪三姊妹那樣的大人。 推薦序 最美麗的並非白雪,也不是皇后 譯者序 經典無懼的黑暗勢力 第1章 玫瑰花瓣、親吻和蛋糕 第2章 龍與騎士 第3章 魔鏡呀,魔鏡 第4章 蘋果花

開 第5章 光影幻覺 第6章 古怪三姊妹 第7章 鏡子與光線 第8章 鏡子裡的男人 第9章 鏡子工匠 第10章 靈魂的破碎 第11章 告別 第12章 孤獨的皇后 第13章 嫉妒 第14章 純真的魅力 第15章 返城 第16章 折磨 第17章 另一次告別 第18章 夢病 第19章 走火入魔 第20章 獵人亨茨曼 第21章 老婦人與蘋果 第22章 老婆婆、空地與小木屋 第23章 懸崖 尾聲 推薦序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葛容均     最美麗的並非白雪,也不是皇后——導讀童話與《黑色魔咒1白雪公主:絕美之人》     童話真是個令人著迷的文類!自17世紀起至19世紀前期,因印

刷術而助產出的書面童話(或稱「古典童話」),為該文類提供了日後,直至當代,童話書寫(含改編與改寫)的重要依據。其中包括文字故事的基礎情節結構,以及專屬於童話的語言特色(簡潔、明快、顯著的象徵或意象、重複之韻感等)。儘管爾後也誕生了故事結構相對複雜、語言風格及作品旨趣各有所長的安徒生童話、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童話、喬治.麥克唐納(George MacDonald)童話、王爾德童話等,早期例如由義大利的巴西耳(Giambattista Basile)、法國的貝洛,與德國的格林兄弟所彙整編寫的童話,似乎依舊是現當代作家們最熱衷於回顧、重啟並再加以著墨的材料。《黑色魔咒》系列也不例

外。     當代童話至少有以下幾個不容忽視的傾向。     一、多元載體化:由原本從口傳至書面文字故事的童話,變身由詩作、圖畫書、圖像小說、動漫、影劇、舞台劇等方式再現,而我一貫稱為「童話小說化」的現象也包含於此。     二、當代童話似乎更喜於側重甚至翻轉過往童話中的「反派」角色:庸.薛斯卡的《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 Jon Scieszka,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1989)就是我自己很欣賞的童話反派改寫作品。     三、當代議題的挹注:從艾倫.弗里西的《都市小紅帽》(Aaron Frisch,The Girl in Red,2012

)到潔西.波頓的《公主不在城堡裡》(Jessie Burton,The Restless Girls,2018)可見一斑。     四、後現代書寫的變動開放性,與後設的拼貼或跨框遊戲性:前者有林世仁精彩的《11個小紅帽》(2009),後者可參見「史瑞克系列」。     五、越發驚悚、恐怖或以暗黑基調崛起的當代童話: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的《血色童話》(John Ajvide Lindqvist,Lat den ratte komma in,2008)僅為滄海一粟。     當然,當代童話亦不乏風趣、幽默甚至無厘頭的作品,而不論當代童話以何種樣貌、風格、載體或觀點(再次)呈現,至今仍層出不窮的

童話書寫(含改編、改寫)在在說明童話真是個極具魅惑力的文類。     〈白雪公主〉這則經典童話在童話發展與流變史上也從未缺席過。贏得Young Poets Network 詩作獎項的Emily Reid曾以一篇 “Snow White: The anti-fairytale”[1] 改變了白雪公主的結局:詩作中,皇后依舊是自戀又厭棄白雪公主的後母,皇后持有的魔鏡依舊給予古典童話般的回覆,獵人依舊奉命殺害卻私下放走白雪公主,白雪公主仍然在森林中找到了小矮人們並與他們同住。遵循「舊規」,皇后喬裝成老婆婆將毒蘋果給了白雪,然而一個轉折,白雪並未當場咬下毒蘋果,反倒被工作回後的小矮人「糊塗蛋」(Dop

ey)貪嘴吃了一口,立即昏死過去。白雪抱著Dopey直說抱歉,自責都是她的錯,接著親吻了Dopey,Dopey即刻甦醒並詢問白雪是否願意嫁他為妻。白雪欣然答應,隔天便舉行婚禮,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是篇當代年輕創作者的改寫,一來顯示白雪公主的故事仍能夠受到某些年輕人的關注並企圖挑戰古典童話,二來反映出某種當代思維:公主(女性)並非一定得選擇王子,嫁給如Dopey這般的小矮人也能夠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換言之,女性擇偶的價值觀或許真的改變了。     但論及童話的改頭換面,首當歸功於二十世紀中後葉的女權運動。不少女權主義者喜拿舊有童話故事開鍘,不滿過往童話故事中對於女性角色的安排與設計。著

名美國女詩人Anne Sexton(1928-1974)或許不完全是位女權主義者,但其作品頻為女性發聲或揭露女性處境。她所重述的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基本上保留了格林版〈白雪公主〉的骨架,然在詩作中似乎忍不住責備白雪自身的愚蠢(“Snow White, the dumb bunny”),且可窺見Sexton嘲諷白雪那缺乏女性自覺的「偶」狀(包括白雪那如洋娃娃般一張一閉的眼睛)。結尾幾句特別耐人尋味:     Meanwhile Snow White held court,     rolling her china-blue doll eyes

open and shut,     and sometimes referring to the mirror,     as women do.[2]   不同於格林版本,白雪最後「掌權」了。但Anne Sexton再次揭露如白雪這般的女性,固有大權在握,仍擺脫不了不時照看、仰賴魔鏡的命運,這是可議的女性自主權。           除了重新言說白雪的命運,當代白雪故事也同其他當代童話改寫一般,移轉角色立場或觀點,添增心理因素,加重皇后兼後母的內心劇場及話語權,在瓦倫蒂諾的白雪故事之前,就已有由Lily Blake、Evan Daugherty、John Lee Hancock、Hoss

ein Amini合著之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2012;其後改編為電影)。在這部小說中,白雪的後母被賦予國仇家恨的理由而追殺白雪。     猶如「女巫」,「後母」似乎成為了當代童話書寫的寵兒,多少作家樂於重塑「後母」及「女巫」的故事啊!進入21世紀,倘若依舊書寫「壞後母」,那就是墨守成規,毫無新意,甚至有「標籤化」後母之政治不正確的嫌疑。但如若了無曲折的直接書寫「好後母」,未免又顯得刻意造作,容易被看穿為當代價值觀與轉型正義的產物。因此,如若在當代欲將改寫白雪的故事,皇后/後母才是作家最大的難題與挑戰。而瓦倫蒂諾接下了這份挑戰。     《黑色魔咒1白雪公主:

絕美之人》值得一讀。瓦倫蒂諾使用極為細膩的筆法敘寫皇后自身的童年創傷、她那揮之不去的心魔、她的夢靨與渴望、她的心理變化以及最終抉擇的命運。值得推薦的還有瓦倫蒂諾深度刻畫了皇后作為女兒與自己的父親,以及作為後母與繼女白雪間的家庭關係。     最後我想說的是:古典的〈白雪公主〉故事本身就是一面魔鏡!這故事經過百年的流轉與變異,反射出各個時代與文化價值觀的心魔與影子,於此同時,最美麗的其實不是白雪,也不是皇后,而是人類渴求不斷訴說與聆聽,屢屢打破卻又忍不住想要重組、重塑、重述童話故事的熱情。     [1] 該篇得獎詩作收錄於自1909年創立的The Poetry Society官方網站上。有興趣

閱讀英語原文的讀者,可查閱https://poems.poetrysociety.org.uk/poets/emily-reid/,擷取日期:2020/6/30。而Young Poets Network則是The Poetry Society為年輕創作者所建立的平台並設置獎項,參賽資格為25歲以下的年輕作家,並以英語書寫為限。     [2] 完整詩作,請參見poets.org/poem/snow-white-and-seven-dwarfs,擷取日期:2020/6/30。 譯者序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黃懷慶     經典無懼的黑暗勢力     《黑色魔咒》是以迪士尼經典動畫

反派角色為主角的系列小說,故事內容講述著那些令許多影迷又愛又恨的反派人物究竟如何一步步變邪惡的故事。   本集《絕美之人》除了是該系列第一集,同時也是作者瑟琳娜.瓦倫蒂諾的小說處女作。在與迪士尼出版社(Disney Press)合作前,瓦倫蒂諾原先是一位漫畫原作家,曾與許多漫畫家和插畫家以圖文分工的方式出版一系列漫畫與圖文小說,著名的系列代表作主要有《陰鬱夾心餅》(GloomCookie)和《惡夢與童話》(Nightmares  Fairytales(皆無中譯本)。前者是以哥德次文化為主軸的漫畫,粗略來說,也就是圍繞著神祕事件、石像鬼、狼人、超能力等主題展開的怪誕故事;至於《惡夢與童話》這套

圖像小說,則是以一個不斷流傳到新主人手上的布娃娃安娜貝爾(Annabelle)為故事敘述者,講述自己如何從白雪公主手中輾轉流傳到灰姑娘、貝兒和美人魚等不同主人手上,親眼見證每一任主人經歷的種種謀殺、人口販賣、與惡魔交易等恐怖經歷。從上述簡介應該不難看出,瓦倫蒂諾不僅對驚悚的黑暗故事情有獨鍾,也擅長改編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而《黑色魔咒》系列的源起,便是迪士尼出版社其中一位編輯在讀過瓦倫蒂諾的《惡夢與童話》以及其他作品之後,由於喜愛她的故事風格,因此主動聯絡瓦倫蒂諾是否有興趣為迪士尼經典動畫裡哪位角色寫本專屬小說?換作一般人也許會先從公主、王子或可愛的動物主角開始考慮,但瓦倫蒂諾則是毫不遲疑

的回答:「當然是反派角色!」並立即列出一長串迪士尼反派名單給對方選擇。   經過一番討論後,迪士尼出版社的編輯與瓦倫蒂諾一致同意應該為迪士尼首部全彩動畫《白雪公主》裡的壞皇后寫前傳,藉此機會來解釋為何皇后如此執著於美麗,甚至不惜殺害繼女的地步,以及魔鏡究竟從何而來、為何城堡看不見僕人,白雪公主又出於什麼原因像罹患斯德哥摩爾症的人質一樣,待在想殺害自己的後母身邊等問題。迪士尼出版社給予瓦倫蒂諾很大的空間發揮創意,唯一的限制是故事內容不能與動畫產生矛盾。可想而知,要為迪士尼的經典動畫寫本前傳是一件壓力如山大的任務,壞皇后的行為既要完全符合動畫,動機還必須能夠說服讀者;但瓦倫蒂諾最後不僅順利完成這

件任務,在沒有破壞原來的動畫劇情為前提下,還行有餘力在故事中加入自己的原創角色(至於哪些角色是作者原創的還是動畫中本來就有的,就請讀者們自行探索吧!),並於2009年八月正式發行英文原版《絕美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當時不論是出版社或作者都不知道未來是否還會繼續合作。換句話說,迪士尼出版社一開始並沒有明確打算要將這部作品擴展為系列小說,若銷售情況和讀者反應不如預期,《絕美之人》有可能就此變成獨立的一本書也說不定;幸好,瓦倫蒂諾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雖然一開始知名度不算高,但也逐漸吸引到不少影迷與書迷的注意與推薦,因而再度獲得續作邀稿的機會,時隔五年多才終於在2014年以《美女與野獸》的

野獸為主角出版了第二集,又或者可說是「二部曲」。因為迪士尼出版社此時仍抱持觀望的態度,依舊不確定是否要為反派角色的故事成立出一個系列,於是當瓦倫蒂諾第三次收到邀稿時,她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前兩集的人物與事件全拉進以《小美人魚》的海女巫烏蘇拉為主角的第三集裡,用穿針引線的方式,把原先獨立的三部動畫在小說中串成擁有共同背景的龐大故事。如此一來,第三集除了烏蘇拉的故事以外,額外又增添了新的故事線,並且在結尾留下懸而未決的結局,強烈暗示讀者與出版社這個故事還會有續集,而且故事主角非得是《睡美人》裡的黑魔女梅菲瑟不可。這個「故事未完,下集待續,敬請期待」的大膽舉動——也就是在每一集裡留下伏筆、將看似

毫無關聯的角色在故事意想不到之處連結起來並留下懸念——其實才是瓦倫蒂諾最拿手的說故事風格。此舉讓瓦倫蒂諾擺脫必須以動畫為中心的枷鎖,結果不但提升了寫作效率(第三集於2016年發行,這次只讓讀者等了兩年),同時引起更多讀者的好奇與關注,也終於讓迪士尼出版社拍桌決定一口氣和作者續簽六集正式推出「瑟琳娜.瓦倫蒂諾的反派系列小說」,從2017年開始穩定以一年出版一集的進度發行這套小說。   《黑色魔咒》系列預計共有九集,目前英文版第七集已在今年(2020年)七月上市,後續第八、第九集分別將在2021年與2022年夏天陸續問世。儘管如此,誰也不能保證到時候迪士尼是否又會和作者再度簽下更多續集。另外,《

絕美之人》剛開始人氣度可能沒有很高,但自從2012年發行電子書以後,至少就我所知這部作品分別在亞馬遜電子書的改編童話小說類、套書類、動畫小說改編類等諸多暢銷排行榜上,從2016年起(也許更早,畢竟我手邊沒有魔鏡)就霸占第一名的寶座至今,不愧是什麼都要拿第一的皇后!   ***   在這本《絕美之人》裡,前幾章充滿許多形容光明、閃亮的形容詞,彷彿所有人事物身上都裝著燈泡在發光,然而每個章節的功能就如調光器一樣,在故事一章章達到最明亮以後,接下來就開始無可避免的變暗。雖然故事背景當然是還沒有電燈的時代,但我覺得拿白熾燈來形容皇后卻十分貼切:白熾燈很亮很溫暖,但反過來說玻璃內部容易變黑,並且有許

多變因能導致玻璃爆炸;不過最重要的是,長時間開燈後再關燈,其燈心往往不會馬上熄滅,仍會在黑暗中發出很長一段時間的微弱光芒,那是不常失眠的人不太會注意到的現象。皇后的心一如燈心,是燈泡發亮的關鍵,並且在熄滅後仍留有餘溫和一絲光亮;在瓦倫蒂諾的故事設定裡,皇后的家世背景確實與玻璃工匠有關,因此整天問魔鏡自己是不是最美麗的皇后,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玻璃心」代表。「玻璃心肝」一詞原本指的是很會察言觀色的人,不過近年來「玻璃心」在網路上則變成拿來批評別人內心如玻璃般易碎的貶義詞。作者確實不斷強調皇后的心就像一觸即碎的玻璃,而不斷打擊她內心的首先是他人無情的批評與謾罵,但最後真正使她心碎的原因是皇后放縱自己

沉浸在悲痛裡。   在《白雪公主》的動畫裡,當皇后要求獵人將白雪公主帶到森林裡謀殺並取回心臟時,她交給獵人拿來裝心臟的盒子,其鎖頭鑰匙造型正是一顆心上插著一把劍。皇后的邪惡之處就在於試圖以他人之心換取自己破碎的心,但強摘的器官跟水果一樣都不會甜,當然也無法修補真正的痛心。至於動不動就批評別人玻璃心的人,自己的內心是否真的就跟鋼筋水泥一樣厚實,或者只是在重蹈覆轍壞皇后的行為?我的答案是請看官讀完後自行判斷,當然不用思考如此嚴肅的問題也無所謂;否則,小說就變得不好玩了。   最後,在正式開始閱讀《黑色魔咒》這套作品以前,還有什麼須知事項嗎?沒有。即使你從沒看過迪士尼的經典動畫《白雪公主》、《小

美人魚》、《美女與野獸》和《睡美人》等動畫也沒關係,因為作者的敘事手法很容易就能讓人進入故事裡,不過我個人強烈建議將這套小說搭配動畫一起欣賞(不論是先看完動畫再讀小說,或反過來都行),那麼這套小說的樂趣或深度都會獲得大大的提升,這點我保證真心不騙。 第一章 玫瑰花瓣、親吻和蛋糕 城堡庭院裡的蘋果樹開滿了花,樹上掛滿裝飾用的銀色彩球,陽光灑落在花瓣與彩球之間,反射出燦爛的光輝。 城堡前的大石階撒滿玫瑰花瓣,石階下有一座石井,井棚上披著紫藤花與梔子花交織形成的花環。再往前,城堡正門口列隊一百名侍者,全都穿上最精緻的銀繡靛藍工作服,準備迎接湧入庭院前來參加婚禮的賓客。此刻,彷彿全世界的人都聚集到

這座古井,引頸盼望國王將迎娶的新娘登場。新娘是一位舉世聞名的鏡子工匠的女兒,據說她美得就像只存在於神話或傳說中的仙女。庭院裡擠滿來自其他王國的王室成員,所有人都期待婚禮立刻正式開始。 與此同時,即將成為皇后的新娘格林海德獨自待在自己的房間,鏡子裡的她看起來十分緊張。這是當然的,沒有哪個女人在經歷此等巨變後,還能夠表現得從容不迫。她就要嫁給自己心愛的男人了;她就要成為對方女兒的新媽媽了;她就要變成這座王國的皇后了。皇后,這原本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但她手中扶著的鏡子卻散發著一股莫名的恐懼感。 準皇后的侍女,維洛娜先在門外清了清喉嚨,預告即將進房,接著才迫不及待的打開房門。維洛娜有雙亮晶晶的藍眼

睛,眼底閃爍幸福光輝。這名貼身女僕明亮動人,光源彷彿直接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照亮她白皙的皮膚和濃密秀髮。 當維洛娜上前擁抱她時,準皇后露出微微的笑容。在踏進宮廷以前,她身邊不曾有過如此美麗的人作伴,亦不曾體驗過幸福;而現在,她身邊有了親如手足的維洛娜。 和維洛娜一起進房間的還有白雪,這名年約三、四歲的小女孩,走起路來蹦蹦跳跳,水汪汪的雙眼透出無法忽視的光芒。她的皮膚比冬天第一場初雪還潔白無瑕,櫻桃小嘴比最頂級的紅寶石還鮮紅欲滴,濃黑的秀髮如烏鴉羽翼般亮麗滑順。白雪本來就像陶瓷娃娃一樣精緻,而今天的她在天鵝絨紅禮服的襯托下,顯得加倍可愛。 維洛娜牽著白雪的小手,試圖阻止小女孩玩弄禮服上的珠飾,「白

雪,我說過不要再玩衣服上的珠子了,不然等等婚禮還沒開始,衣服就先被妳弄壞了。」 皇后笑著說:「妳好呀,小鳥兒,妳今天看起來真可愛。」白雪的臉頰一下子變得紅通通,躲到維洛娜裙子後面,只敢偷偷看後母。 「妳的新母后今天很漂亮,對不對,白雪?」維洛娜問。

達悟族飛魚神話應用於餐具設計之研究

為了解決形容衣服材質的問題,作者馮牧凡 這樣論述:

臺灣近年來興起以原住民為主題進行設計的文創商品風潮,透過圖騰記號、色彩與材質運用等方式呈現各族的文化特徵。達悟族在各族中是唯一擁有海洋漁獵文化、拼板舟與銀藝技術之民族,具有相當獨特性。本研究透過文化餐具設計,詮釋達悟族神話的文化特徵,發展達悟族神話之創新價值。研究首先透過文獻調查,從歷史、生活、圖騰、工藝了解達悟族文化,也針對達悟族各類口傳神話故事進行整理,歸納出各神話的精神意涵與符號特徵。亦就現有以原住民神話為文化設計應用的作法進行探討,分析出文化素材之應用方式。透過實地前往蘭嶼田野調查及當地族人訪談,進行文化素材與設計元素之匯集。經由文本分析後,以達悟族「飛魚神話」延展出六大精神意涵為主

題,結合其食魚之特有飲食習慣,運用文化商品設計模式進行樣本設計,開發出兩系列神話餐具:「滿載而歸」魚盤組、「人之島」餐具組。而後以「文化價值」、「設計評價」、「經濟價值」、「造型意象」及「消費行為」五大面向設計評量問卷,以李克特五點量表與36 組形容詞對,評價兩組神話餐具在六大精神意涵之文化轉化準確性與造型差異。問卷受測人數為50 人。經統計分析後確立其具信效度,「滿載而歸」魚盤系列在「呈現文化價值」之平均數高達4.64;「人之島」餐具系列在「餐具造型符合神話意象」之平均數高達4.72。語意差異形容詞對部分,36 組形容詞對中有34 組與原先設定之形容詞對相符,因此可說明兩系列樣本在文化與神話

之轉換上具有高準確度。本研究藉由達悟族在地文化素材設計出兩系列具有達悟族神話意涵與文化特色之餐具;並透過發掘神話故事中之文化素材手法,提供達悟族相關文化商品設計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