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皇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張姓皇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秦濤寫的 三國之英雄亂世 和曲昌春的 唐史並不如煙(陸)元和中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大地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經學研究所 蔡根祥所指導 李純祺的 張英家訓思想研究─以《聰訓齋語》為範圍 (2015),提出張姓皇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張英   、《聰訓齋語》、家訓、經學、家庭教育、安徽桐城。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黃富三所指導 林正慧的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2012),提出因為有 客家、臺灣、客人、粵人、土客衝突、閩粵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張姓皇帝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張姓皇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三國之英雄亂世

為了解決張姓皇帝的問題,作者秦濤 這樣論述:

  《權謀至尊司馬懿》《黑白曹操》《道濟天下諸葛亮》作者秦濤 最新力作   單刀直入,月旦三國亂世英雄   人們愛讀三國。但嚴格說起來,我們喜愛的三國故事和三國人物,大多在「三國」之前。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亂世之一,自西元184年起短短20年間,人口就銳減了85%以上、相當於約五千萬人喪命!在瘟疫肆虐、戰亂頻仍的時代裡也孕育出各路豪傑:吹響亂世號角的黃巾領袖張角、橫行無忌的軍閥董卓、雄鋸北方的袁紹、懷揣玉璽而竊喜的袁術、江東小霸王孫策......他們都有兼併四方的志向。然而,當機遇擺在群雄面前,董卓只會胡來,袁術把一手好牌玩壞。曹操、劉備和孫權歷盡坎坷,卻能克服重重難關笑到最後,為什

麼他們能各自成為割據一方的帝王領袖?      《三國之英雄亂世》始於黃巾起義,至三足鼎立、關羽戰死。這段時間英雄輩出,出場人物族繁不及備載,秦濤特別以具代表性的人物為中心,採紀傳體寫三國歷史,再佐以地圖輔助,從人、事、時、地各方面,讓讀者能一同親歷那個屬於亂世英雄的年代。 名人推薦   江仲淵    (「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創辦人)   說書人柳豫    (三國專欄作者)   ──共同推薦 作者簡介 秦濤   江蘇常州人,中國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史學博士,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專家。已出版作品有《權謀至尊司馬懿》、《聊公案》、《歷史上的

不倒翁》、《黑白曹操》、《道濟天下諸葛亮》等。   導言 三國前夕的時間與空間 第1章 張角:吹響亂世的號角 第2章 皇甫嵩、朱儁:最後的名將 第3章 張讓、趙忠:被閹割的漢王朝父母 第4章 韓遂和他的夥伴們:涼州的事情 第5章 西蜀王氣:益州的事情 第6章 董卓:覬覦天下的西北之虎 第7章 何進:如此當家 第8章 漢獻帝:靜觀亂世的局外人 第9章 袁紹:領袖群倫的新一代盟主 第10章 孫堅:這個小夥子有點戇 第 11 章 劉表單騎入宜城:荊州的事情 第 12 章 袁術:帝王夢何處尋 第 13 章 王允:失敗的救世主 第 14 章 董卓的部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第 15

章 曹操:新一代巨人的轉型 第 16 章 從陶謙到呂布:徐州的事情 第 17 章 真龍出世前的江湖:揚州的事情 第 18 章 孫策:江東小霸王 第 19 章 公孫瓚與劉虞的恩怨:幽州的事情 第 20 章 官渡:雙雄的對決 第 21 章 公孫度一族:遼東的事情 第 22 章 士燮一族:交州的事情 第 23 章 赤壁:智謀的盛會 第 24 章 馬超:最後的涼州勇士 第 25 章 入蜀:益州的真命天子 第 26 章 漢中:曹劉狹路相逢 第 27 章 關羽之死:無言的結局,嶄新的開始 後記   序 三國前夕的時間與空間   我們愛讀三國。但嚴格說起來,我們喜愛的三國故事和三國人物,大多在三

國之前。   三國的第一個王朝曹魏,始於西元二二○年曹丕稱帝。這一年,黃巾起義、官渡之戰、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大意失荊州等等精彩回目,都已經結束;董卓、呂布、袁紹、曹操、郭嘉、荀彧、關羽、張飛、龐統、周瑜、魯肅、呂蒙這些亂世英雄,也已經死去。在亂世的殘酷競爭中存活下來的三大帝國,像三位絕頂高手,謹慎地互相試探,在對手犯下致命錯誤之前,誰也不敢輕易出手。這樣的故事,陰柔有餘,陽剛不足。老年人愛看,少年人卻不耐煩。   我少年時代讀《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讀到關羽死後,就興味索然。現在可能是「未老已沾秋氣味」的緣故,更喜歡三國成立後的隱忍與圖謀,先後寫了《權謀至尊司馬懿》、《道濟天下諸葛亮》

,描述後三國的陰陽兩面。而您現在手上這冊《三國之英雄亂世》,則是償少年心結的作品。具體的寫作情形,可以參考後記,此處談談三國之前的時間與空間。   三國之前是東漢。東漢是中國史上最缺乏存在感的王朝之一,小說、影視、遊戲都懶於眷顧。實際上,在「漢」的統一名號之下,洛陽時代的東漢,相較長安時代的西漢,已經發生了潛移默運的變化。   歷史上但凡做到最高統治者,沒有不想把全部權柄牢握在自己手中的,只在能不能耳。漢高祖一生都在對外作戰,建國之後,削平了幾個地方諸侯王就死了,沒有工夫建立集權的體制。他把政府託付給自己最信任的相國蕭何。後來,文景無為、蕭規曹隨,這個局面延續到漢武帝時代。此時,經歷漢初半

個多世紀的積累,府庫充盈;同樣經歷漢初半個多世紀的消耗,元老功臣死亡殆盡。漢武帝時機成熟,便設法集中權柄。   集權不是一句空頭口號,而是一門技術活兒。這裡面涉及到君國意識形態的重構,由「君主無為」的黃老道家,轉為「三綱五常」的儒家學說;涉及到選拔人才制度的轉變,由有利於貴族子弟的「門蔭」(看出身)和「貲選」(拚財力),轉為有利於平民子弟的「孝廉」(看品德)和「茂才」(拼學問);涉及到官僚制度的消長,由宰相獨斷的丞相制,轉為君主決策、宰相執行的內外朝制。   漢武帝在位半個世紀,幾乎完成了這一轉變。獨裁者最大的問題,多半是繼承人問題,漢武帝亦複如此。到他晚年,能立為繼承人的,只有一位八歲的

弱子劉弗陵。主少國疑,只好委任外戚霍光輔政。所以,漢武帝費盡心力集中到內朝的權柄,一下子便交到外戚霍光的手裡去了。西漢後半期,偶爾也有幾位能幹的君主,試圖奪回權柄。但大多時候,只能由外戚領袖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身份執掌內朝,惡性發展成王莽篡位的結局。   東漢開國君主,是光武帝劉秀。開國君主,往往是建國戰爭的軍事領袖,乾綱獨斷。對於開國君主而言,權力集中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將這權柄由子孫世世代代寶有,而不至於太阿倒持、授人以柄。   劉秀想到的主意,是在官制上動腦筋。他把西漢獨任的丞相制,一分為三,變成太尉、司徒、司空的三公制。他又把皇帝的私人祕書——尚書,擴建為中樞機構尚書台,並以擬定政策的權

力歸之。他以為這樣一來,政權可以穩固。遺憾的是,劉秀的做法並沒有獨出心裁的地方,而不過是重拾漢武帝的故智。所以,權柄越集中越容易被竊,這是武帝的覆轍,光武帝也只能重蹈。東漢的皇帝,最大的特點是壽命短。一個皇帝短壽,下一個皇帝只能以幼年即位。稚子無從執掌朝政,只能寄權於最親近的人。   與皇帝最親近的人,無非兩種:一是血緣最親近的內親外戚,二是距離最親近的宦官。父系的內親,是皇位的潛在繼承人,歷朝歷代無不在嚴防死守之列,故只剩下母系的外戚和宦官。東漢的皇權,便長久在外戚、宦官這兩種皇權的寄生物之間來回倒手。   漢武帝集中權柄的另兩項措施——獨尊儒術、選舉孝廉茂才,經過百年的發酵,到此時產生

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儒術經學可以獲取官位,經學世家可以累代顯宦。所以東漢形成了門閥士族,以學術為中心,進以俯拾金紫、位至公卿,退則耕田置產、世居豪右。   東漢內朝長期把控於外戚、宦官之手,政治壞爛不可收。外朝士大夫與外戚、宦官暗通款曲者,被斥為「濁流」;堅持走正常選舉途徑,與外戚、宦官抗爭者,被譽為「清流」。漢末,宦官勢力獨大,外戚被迫與士族的清流聯手,試圖發動武裝政變,結果功敗垂成,釀成慘烈的「黨錮之禍」,這在《權謀至尊司馬懿》和《黑白曹操》中有詳細的描寫,此處不贅。   黨錮之禍以後,清流士大夫只好流往地方避禍,借助豪族的力量,主宰州郡,形成了巨大的離心力。漢代的選舉,本就以郡為單

位向上推舉,郡守往往是被舉薦者的恩公。如今中央一團漆黑,不值得效忠,被薦者更是視郡守為主公,只知有州郡,不知有國家。加上黃巾之亂,州郡各自招兵買馬,形成了割據的事實,這就開啟了群雄割據之局面,三國的序幕就此拉開了。   再說說三國之前的空間。   漢末有十三州,一百多個郡,一千多個縣,大小軍閥難以計數。但是,真正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大軍閥,大致以山川的自然阻斷為依託、以國家的政區切割為疆界,形成了十三個軍事單元。   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是關中、中原、河北。   關中以長安為中心,是西漢核心統治區,雖然此時已經殘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漢末,長期屬於董卓系涼州軍閥的勢力範圍。   中原以洛陽

為中心,是東漢核心統治區。曹操在洛陽附近的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經過長期浴血奮戰,立定腳跟、開啟霸業。   河北以鄴城為中心,漢末最大的軍閥袁紹在此盤踞,曹操建立的魏國,後來就在此地。河北的東北方是幽州,袁紹最大的勁敵公孫瓚割據於此。幽州臨近匈奴、烏桓,既有邊患,又是精銳騎兵的產地。   稍旁邊一些的,是徐州。徐州物阜民豐,臨近中原。即便不參與逐鹿,亦可以對中原政權造成巨大的壓迫感。但徐州幾乎無險可守,漢末幾經易手。陶謙、呂布、劉備都曾在此稱霸,最後名歸曹魏,實則處於臧霸的控制之下。   漢代,南方得到開發。沿長江流域,一字排開益州、荊州、揚州三個大的單元。上游益州先屬劉焉、劉璋父子,後

來成為蜀漢立國的根基。下游揚州早期群雄割據,後來成為孫策、孫權的囊中之物。中游荊州先屬劉表,後成為三方的角力場。魏、蜀、吳三國,大體就是北方一個強勢政權和南方兩個弱勢政權的鼎峙。   南北之間,有三個緩衝區域,分別是從屬益州的漢中、從屬荊州的南陽、從屬揚州的淮南。這三塊地方,面積不大,但地處要衝,若屬北,是防禦南方的據點;若屬南,則是進取北方的橋頭堡。漢中在漢末由張魯的五斗米道控制二十多年。南陽先後由張繡、劉備割據,是劉表北防的門戶。淮南是袁術稱帝的大本營。   更旁邊的,還有三塊區域,分別是西北的涼州、東北的遼東、嶺南的交州。這三塊地方,秦漢時代才納入中國控制,但直到漢末,仍常被視為塞外

邊徼。進取不足,但保守有餘,在漢末成為二三等軍閥的巢穴,也是中原士人避亂的安樂窩。涼州由韓遂、馬騰割據三十年之久,交州由士燮一族盤踞近四十年,遼東則由公孫氏祖孫三代占有近五十年。   行文至此,三國的空間舞台已經搭建完畢,三國的時間序幕亦已徐徐開啟。三國的亂世風雲,從下一頁開始。   張角:吹響亂世的號角 我們先來看一組統計數據。 東漢最後一次人口統計,是在桓帝永壽三年(西元一五七年),全國在籍人口為五六四八萬。 三國歸晉的咸寧六年(西元二八○年),在籍人口是七八○萬。 而且,黃巾起義開始(西元一八四年)之前,人口沒有明顯的減少;赤壁之戰(西元二○八年)以後,人口有所回升。 現在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從西元一八四年到二○八年,短短二十年間,中國人口銳減了85%以上! 當然,我們不得不排除大量不在編籍的「黑戶口」:在山澤林藪之間到處流竄的流民,以及豪強私屬的奴婢部曲。但這個結論也是相當驚人的,由於戰爭而死這麼多人,顯然沒有道理。即使是中國古代史上戰爭規模最大的戰國、戰爭最殘酷的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也未見人口減少五千萬之巨。 顯然戰爭不是全部原因。翻開史書,字裡行間的零星記載帶給我們的是撲鼻而來的怪疫腐臭:瘟疫橫行。 這場瘟疫從靈帝在位時期就開始蠢蠢欲動,最終的暴發是在建安時代。曹操文采最好的兒子曹植有一段描寫:「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每戶人家都有死去已久的屍體,每戶人家都在號啕痛哭。有人全家死了,有人全族死了。這個描寫毫不誇張,建安時代最優秀的文學家,除了曹操父子,就是「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中,有五個都死於這場瘟疫。養尊處優的御用文人尚且如此,平民百姓自不必說。 瘟疫橫行的結果,一個便是毀滅了上千萬人的性命,另一個便是成就了兩位張姓人氏。 第一位,是與華佗齊名的「醫聖」張仲景。張仲景回憶:「我的家族,原本有二百多口人,一場瘟疫,死了三分之二。」冷靜的筆調掩飾不住無能為力的沉痛。從此以後,張仲景廣搜古方,刻苦研求,從而撰定了《傷寒雜病論》這部醫學史上的曠世巨著。

張英家訓思想研究─以《聰訓齋語》為範圍

為了解決張姓皇帝的問題,作者李純祺 這樣論述:

摘要  清代桐城張氏自張英之後,開創張氏宗族在清代輝煌的家業,其子張廷玉更是成就非凡,死後享太廟之祀;至其曾孫,四代之中出了十個進士,此可說是可謂空前絕後。是什麼樣的家學家風,得以榮耀張氏一族?張英遺留給後代子孫的家書之作《聰訓齋語》,便為探討此一現況的重要依據。 張英曾入值南書房,官至工部、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故足以見其學識亨通。張英自述為文以六經為本,因此《聰訓齋語》一書內容以經學為基礎,博概子部、史部、集部的著作與思想,對於人格態度、身心修養的論述上,既有承襲先人之說,也有別出心裁的創見,並將其為官多年的見聞,對於子孫的叮嚀警惕皆書寫於其中,因此足以作為後世子孫之圭臬。 良好的

教育方法並非一味外求,本論文藉由探討張英的家訓著作《聰訓齋語》一書,冀以探求其思想中能為現今家庭教育所切合實用之處,以作為今日親職、子職教育發展的依循參考。【關鍵詞】張英 《聰訓齋語》  家訓 經學  家庭教育 安徽桐城

唐史並不如煙(陸)元和中興

為了解決張姓皇帝的問題,作者曲昌春 這樣論述:

  《唐史並不如煙》以輕鬆風趣的筆法講述唐朝歷史,本書為第六部,主要講述平定安史之亂後,德宗、順宗、憲宗三朝的歷史風雲。   德宗一生充滿矛盾,起初矢志有為,後來得過且過;起初崇尚節儉,後來聚斂私財。在他長達二十六年的統治中,即便名臣良將輩出卻未能實現重振大唐的初衷。   順宗拖著中風的病體登基,只在皇位上留下匆匆一瞥,在位僅二百餘天。這一變故也生生將順宗朝的當紅大臣劉禹錫、柳宗元逼成了憲宗朝裡的失意詩人。   憲宗是唐代歷史上可以與太宗、玄宗並駕齊驅的皇帝。他十幾年如一日,勵精圖治,重用鷹派大臣裴度、李絳、李愬等。終於改變了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面貌,將三十餘州土地重新納入朝廷的統治,實

現了元和中興的偉業。 作者簡介 曲昌春   知名歷史作家,媒體記者,現居北京。200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現供職於中央電視臺。自幼酷愛歷史和文學,致力於通俗歷史的寫作,對唐代歷史很感興趣,造詣頗深。主張人性化寫史方式,以現代視角審視解讀歷史。出版歷史類著作多部如《非常史客:睜眼看歷史》、《唐史並不如煙》、《水滸那些事兒》,其中《唐史並不如煙》系列一經面世便持續熱銷,積累了龐大的忠實讀者,被粉絲們親切地稱呼為「神筆曲大」。 第一章  新皇登基        005 第二章  同僚死敵        019 第三章  相煎何急        039 第四章  奸臣當國  

      057 第五章  涇原兵變        069 第六章  長安迷局        097 第七章  名將突圍        129 第八章  山人李泌        159 第九章  生旦淨末丑    191 第十章  來去匆匆        213 第十一章  沉舟側畔    235 第十二章  撥亂反正    247 第十三章  文武之道    265 第十四章  用兵淮西    285 第十五章  雪夜收蔡州        303 第十六章  鮮克有終    323   改姓風波 「父皇,放心吧,孩兒一定勵精圖治,定要重振大唐雄風。」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唐王朝第十

二任皇帝李适。登基這年他三十七歲,正是人生中最年富力強的年紀,既然已經登上大唐王朝的龍椅,自然要將這大好江山好好打造一番。 已經走過人生三十七個年頭的李适知道自己接手的大唐王朝已經不是曾祖李隆基時的「開元盛世」,他接手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統一的王朝,與「開元盛世」相去甚遠。想要光復祖上的榮光,他還要走很長一段路,而這段路走完是否能夠重返榮光還是個未知數。 悲傷的李适想到了一件事,這件事發生在一年前。 西元七七八年八月二日,成德節度使李寶臣上了一道奏疏給皇帝李豫,奏疏的主題是兩個字:改姓。李寶臣在奏疏裡說,請求皇帝批准,允許自己改回原來的張姓。也就是說成德節度使李寶臣不想姓李了,原本李寶臣姓什麼真沒

有人關心,但仔細一想,這次改姓意味著什麼呢? 有的人一輩子只有一個姓,一姓就是一輩子,而李寶臣呢,他的姓很多,而且還經常變。 李寶臣不是漢人,而是范陽附近的奚族人,從軍後進入范陽守將張高帳下,張將軍見他辦事麻利便收為義子,從此奚族小夥就姓了張,叫張忠志。張忠志自幼擅長騎射,深得後來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喜歡,安祿山將他選為射生官一同進京面見李隆基。不料李隆基也很欣賞張忠志,便留他在長安當射生子弟。安史之亂後,張忠志逃回安祿山身邊繼續效忠安祿山,此時他改姓安了。 在安祿山的提拔下,安忠志成了安祿山叛軍中一名得力幹將,在安祿山、史思明相繼兵敗之後,安忠志改姓為張忠志,然後改弦易轍歸順大唐王朝受封成德節

度使,並被賜以國姓,名寶臣,李寶臣由此而來。 被賜國姓原本意味著無上榮光,李寶臣一度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十六年之後他上了這樣一道奏疏:臣不想姓李了。 換成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面對此情此景,恐怕都會有條件反射:給臉不要臉,誅之。但凡有能力的皇帝一定會殺之而後快,因為這樣的改姓奏疏對皇家而言便是莫大的侮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豫居然忍了。並非他不想殺李寶臣,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只能暫且忍下。 李豫批覆李寶臣,准。從此你叫張寶臣。 改姓風波到這裡還不算完,八個月後,張寶臣的奏疏又來了,主題還是兩個字:改姓。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為了解決張姓皇帝的問題,作者林正慧 這樣論述:

華南客家的形塑過程,有一個文化共性的形成時期,之後才有第二階段的客方言群意識覺醒期。約於宋元之際,閩粵贛邊區已形成有共同方言與地域文化的一群人,但當時並未被以「客」名之。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人口飽合,加上清初遷海復界之後,大量客方言人群向粵東沿海或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徙,在這些客方言人群外移的邊緣,由於客方言人群的流寓與耕佃身分,加上人數漸增,方音殊異,遂逐漸與當地以廣府方言為主的「本地人」關係緊張,進而在十九世紀以降,頻頻發生「土客衝突」,且在廣府人書寫的志書當中,多被指為「非漢」之種族。發生於十九世紀初以後華南的土客衝突,以及當地土著屢屢以非漢污蔑客方言移民的情形,引起客方言士子加以關注,並

以強調客方言人群乃中原衣冠舊族,方言亦為中原古音的方式為「客」(客方言人群)溯源。在此過程中,恰適西教東傳,於是以客方言地域為傳教重心的巴色會傳教士們也共同參與為「客」溯源的行列,就約在18世紀中葉,中文的「客家」與西文的Hakka有了指涉相同人群的意涵。客方言士子與西方傳教士為「邊緣客域」的客方言人群溯源美名之後,為「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嘉應州)舖好了溫床,到了光緒末年的《嘉應州志》,我們已可看出「中心客區」如何思索由文獻中找出「中心客區」為「客」名所出的各種可能,於是「客家」與宋元文獻中的「客戶」增盛說牽扯上關係,也於是之後許多的「客家」溯源,都免不了要在文獻中找「客」蹤。「客家」

意識回流「中心客區」之後,開始讓由「中心客區」向外離散的客家有了認同的媒介,清末民初客家人士積極參與城市活動與革命建國等行動,逐漸累積政經實力的同時,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非漢」污衊,更讓「客家」的意識與認同得以抬頭,也讓海內外客屬有了清楚的以方言認同的媒介。然而,就是由於華南的客家形塑,有這個一個由「邊緣客域」回「中心客區」再向外散播的軌跡,因此在軌跡之外的客方言人群,對「客家」的了解與接受則就可能有所不同,即如清代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臺灣客家的形塑,與華南的客家形塑呈雙軌並行的狀況。且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前面有很長一段時期並不稱為「客家」。就已有的文獻加以了解,清代臺灣漢人的認同模式,就廣東省嘉

應州與福建省汀州府等純客住區的移民,以及福建省漳泉與廣東省潮州府等閩南方言移民而言,常採取跨省的方言認同;而漳州客方言與潮(州府)饒平縣、惠(州府)海豐、陸豐等縣移民,由於原籍地即處於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接觸地帶,來臺移民的方言與嘉應州等地移民的方音有別,加上清代臺灣「閩主粵客」的制度性框架,故多採取「省籍認同」,即漳州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閩籍,潮州府饒平縣或惠州府陸豐、海豐等縣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粵籍。雖然清代文獻多以行政界線分類人群,但我們仍能從中文文獻的蛛絲馬跡,及十九世紀西人的記述資料中發現,早在康熙末年,下淡水地區的客方言人群已採取方言認同,自稱「客民」,之後臺灣民間社會逐漸形成「客人」與「

福佬」以方言為界的分類樣態。民間社會以方言分別彼此,與雖官方以行政界線劃分人群不同,但卻實際且持續存在於臺灣的民間社會,且在清代的文獻中若隱若現,終於到了光緒末年修志時,出現了《新竹縣采訪冊》中的「客人(ke-lang=) 論述」。乙未之役後,臺灣島民面臨了一個異族的統治者,這個殖民政府一開始就從西方知識體系中了解臺灣有一群說客方言的人為「哈喀」、「喀家」或「客家」,但之後基於對臺島舊慣的調查,及清代文獻的了解,殖民政府以原先認知的有種族意涵的「客家」,與清代的省籍界線疊合,將臺灣漢人分為廣東人與福建人,且各自對應一種方言,即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此一分類,讓日治時期的人群認同清楚地以方言為界線。

但也可能讓閩籍客方言人群與粵籍閩南方言人群面臨如何自我定位的難題。因此,我們必須了解,1905年以來的臨時戶口調查或國勢調查,統計的數字顯現的是當時說客方言的人,而1926年的鄉貫調查的標的則是漢移民的原籍地,二種調查的標的不同,統計數字背後各有其特殊意涵,這是日後研究者在使用或解釋數字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日治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就這樣從清代的粵人、客人,變成日治的粵族、廣東族。日治期間,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可能會從各種不同管道了解華南有與自己同方言的人叫「客家」,但終日治,「客家」對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而言,尚屬外來詞的概念。從一些日記或檔案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臺灣客人在戰後初期面臨了從「客人」到「客

家」的轉折及適應過程。亦即戰後臺灣的客方言人群,不僅經歷了由「日本人」變成「中國人」,也同時由「廣東人」變成了「客家人」。亦即一直要到戰後,臺灣客方言人群方與中國華南客家採取同一識別標準,自稱為客家人,也開始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由戰後本省外客家的相處情形來看,多少可以看出方言的認同力量,而初步歸納戰後省內外客家彼此能容易產生族群親親感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由於所屬方言是特殊,且在臺灣是居於少數的,使得彼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拉近陌生的距離。其二,許多臺灣客家雖經歷次兩次改朝換代,卻仍保有對原鄉及原鄉宗族的認同觀念,這也是戰後省內外客家容易跨越長期隔離的時間作用,而輕易拉近彼此距離的因素之一

。其三,由於客家在臺灣是相對的少數,自易接納省外的同方言群的成分,尤其,他們舉著客家是中原正統的旗幟而來。戰後以來在臺灣進行的「中原客家」論述,以及外省客家與本省客家的互動,經數十年來,對臺灣及客家的研究皆造成深刻的影響。諸如造成客家誤解的層累堆積、中原客家文化質素的雜揉融合及客家族群處境的劣勢化與客語的隱形化等等。由於中原客家在戰後臺灣的宣揚,其實是鑲嵌在符合國家政策的脈絡底下,於是雖言是中原客家論述,重的是中原,是中國,而非客家,遑論臺灣。此一隱伏的矛盾,日後即成為臺灣客家人意識的發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