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匯廣場停車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宏匯廣場停車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宗哲寫的 世界教堂建築巡禮:一個建築學者的朝聖散 和黃子倫等20人的 臺中老市場的印記:建國市場的過去與現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莊宏匯廣場交通、停車費折抵、停車場、連鎖餐廳美食總整理...也說明:宏匯廣場 的位置鄰近機場捷運線「新莊副都心站」,提供1239個機車停車位、1267個汽車停車位,進駐的連鎖餐廳品牌包括藏壽司、Mo-Mo Paradise、21世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宇宙光 和冶市仔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簡博秀所指導 羅國瑛的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2021),提出宏匯廣場停車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古道、文化觀光、世界遺產、淡蘭古道、楊廷理、長距離步道旅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周志龍所指導 鍾昌哲的 邁向後工業城市聯盟與策略空間再結構 —以新北市新莊區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後工業、城市聯盟、策略空間再結構、時間摩擦力、新莊的重點而找出了 宏匯廣場停車場的解答。

最後網站【心得】新莊宏匯廣場VR ZONE 體驗活動 - 巴哈姆特則補充:在新莊宏匯廣場的開幕前夕,接到一個體驗VR館的邀請函這麼難得的事情當然就 ... 然後宏匯廣場是跟新北市合作的標案,主體是停車場B1~B7,附設才是商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宏匯廣場停車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界教堂建築巡禮:一個建築學者的朝聖散

為了解決宏匯廣場停車場的問題,作者謝宗哲 這樣論述:

  建築學者謝宗哲,親身造訪世界各地令人讚嘆的教堂建築,以他獨到的眼光與人文品味,用文字和攝影細述當下的感動與體驗。   本書收錄了謝宗哲十九篇建築散記,從知名的歐洲教堂:聖家堂、聖彼得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廊香教堂等,到北歐的特色教堂,再到日本與澳門的聖所,這些令人流連忘返的宏偉或精巧教堂,在作者筆下成了一座座散發馨香之氣的神聖所在,使讀者不單看到傑出建築師的作品,更進一步領略建築所蘊含的精神性:   ● 在岩石教會中的安然居住──赫爾辛基聖殿廣場教堂   ● 和森林及水共生之十字架教會──奧特尼艾米教堂與日本水之教堂   ● 永眠之森與當中的森林禮拜堂──斯德哥爾摩森之墓地   ●

哥德復興式樣的大教堂──奧斯陸大教堂   ● 於當代受難的哥德式天主教堂──巴黎聖母院   ●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聖堂空間二重奏──廊香教堂與拉托瑞特修道院   ● 神的尺度,哥德風的榮光──科隆大教堂   ● 高塔與圓的新舊對峙──烏姆大教堂   ● 孕育宗教改革、巴洛克音樂,以和平禱告翻轉國家命運的聖地──萊比錫聖多馬教堂與聖尼古拉教堂   ● 神為建築家所成就的大事──東京聖馬利亞天主堂   ● 座落於宛如東方里斯本─路環島上的現代聖堂小品──澳門路環聖方濟各天主堂 本書特色   ● 本書由知名建築學者李清志老師專文推薦,加上德國牧師顧約翰從信仰角度導讀教堂建築。   ● 全書彩

色印刷,封面和內頁採用歐洲與日本進口高級紙張,色彩高雅,閱讀舒適。   ● 書中介紹超過20座絕美教堂,一次遍覽世界建築大師的作品:柯比意、安藤忠雄、丹下健三……。   ● 書末附有作者製作的書中教堂列表,快速認識世界重要聖堂的年代、建築師與建築風格特色。   ● 書中攝影圖片從建築學者的眼光觀看聖堂,解讀建築,帶給讀者全新的知性與感性的視角。 專人推薦   「本書涵括了世界各地的重要聖堂建築,謝宗哲以一位建築旅行家的身分,向讀者導覽這些建築的偉大部分,引導讀者看見建築中的光影魔術,以及這些光影的神聖性與戲劇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不僅客觀地談論建築歷史與技術,也敘述他在建築中的親身經歷,

談論那道光是如何照射在建築裡,也照射進他的內心深處。」──李清志 都市偵探、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在聖經中,第一個建築案例是摩西的帳幕,建造這個帳幕的建築師就是神自己,只是祂用了有天賦與才能的工作者來完成這份工作。今天,神依然啟發著建築師與藝術家,呼召他們來建造教堂或敬拜神的地方,即有著神同在的居所。進到一棟教會建築,能幫助我們理解在這個實體的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向度存在:建築所要溝通的,是我們需要以信心來看,因為永恆的造物主並無法以科學來解釋。」──顧約翰(Johannes Kühhorn) 台南晨光教會牧師 作者簡介 謝宗哲   建築旅人,敬拜者(Worshiper)。日本

東京大學建築博士。   2015 年離開大學專任教職,設立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在從事建築現場體驗及生活美學實踐的工作之餘,也持續透過翻譯、寫作、策展的方式,來分享當代建築美學與藝術中的福音。擔任「2019 台南建築三年展」策展人,第67 期誠品講堂「城市建築家系列:境界的擴展」總策畫。重要著作:《HO!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並譯有《兒童的聖經故事》( 五南出版,2018),另翻譯多部建築書籍。 推薦序一 光之追尋者/李清志/4 推薦序二 信仰與創意/顧約翰/6 作者導讀/10 01 土耳其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13

02 芬蘭赫爾辛基康皮禮拜堂/23 03 芬蘭赫爾辛基聖殿廣場教堂/33 04 芬蘭奧特尼艾米教堂與日本水之教堂/43 05 瑞典斯德哥爾摩森之墓地/53 06 挪威奧斯陸大教堂/63 07 法國巴黎聖母院/73 08 法國廊香教堂與拉托瑞特修道院/83 09 德國科隆大教堂/97 10 德國烏姆大教堂/107 11 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與聖尼古拉教堂/119 12 義大利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131 13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143 14 西班牙巴塞隆納聖家族大教堂/153 15 美國洛杉磯天使之后天主堂/163 16 日本東京聖馬利亞天主堂/173 17 日本東京基督教會/1

85 18 日本大阪茨木市光之教堂/195 19 中國澳門路環聖芳濟各天主堂/205 後記/214 作者簡歷/216 附錄/218 推薦序一 光之追尋者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 1:9)   對於一個建築人而言,一生的追尋莫過於去追尋一道光,一道屬於建築裡神聖的光線,那道光線出現在羅馬的萬神殿,出現在柯比意的廊香教堂,也出現在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這道光充滿神聖性與神祕感,讓建築人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對於一位尋道者而言,同樣是在追尋那道光,那道光曾經在聖徒保羅前往大馬色的途中,從四面光照他,讓他仆倒在地,從此改變他的一生。   謝宗哲作為一個建築人與尋道

者,同樣在追尋那道光!   曾經為了建築的光影,他遠赴日本,進入頂尖的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鑽研建築,並且到世界各地尋訪建築中的神祕光影,但是當他來到那些光影神聖的場所時,發現真正重要的不再是那些照射在建築裡的神祕光線,真正珍貴的,其實是那照射到內心的神聖光線,那也是當年光照聖徒保羅,改變他一生的光線!   這本書涵括了世界各地的重要聖堂建築,謝宗哲以一位建築旅行家的身分,向讀者介紹導覽這些建築的偉大部分,引導讀者去看見建築中的光影魔術,以及這些光影的神聖性與戲劇性;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文章中,不單單只是客觀地談論建築歷史與技術,同時也敘述他在建築中的親身經歷,那些微妙的神祕經驗;談論那

道光是如何照射在建築物裡,同時也照射進他的內心深處,改變了他的生命。   對基督徒而言,所謂的「聖殿」並不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因為聖經上也說:「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使徒行傳17:24)所有這些聖殿教堂之所以神聖,並非這裡是神所居住的地方,而是因為人們在這裡與神相遇。對於謝宗哲來說,他之所以會挑選書中的聖殿教堂,並非只是在於建築的輝煌雄偉,而是在這些建築中,他都曾體會過與神相遇、有神同行的經驗,這種神祕經驗也是這本書非常特別與寶貴的地方。   當然,從建築知識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供了豐富又深刻的建築知識,這方面正是做為建築學者的宗哲兄最擅長的部分;但是

如果從建築旅行的角度來說,這本書也可以帶領你遨遊世界,深入飽覽教堂之美,不論是古典形式的教堂,或是現代主義的教堂,亦或是極簡主義的教堂,都在謝宗哲的文字與攝影作品中精采呈現。   建築知識與建築旅行經驗,雖然是這本書裡重要的部分,但是我相信,謝宗哲希望藉著這本書,不僅是讀者看到經典教堂建築裡的光影,而是能夠真正看見那道可以改變人心的真光!我想這應該也是他書寫這本書的初衷。 ──李清志 都市偵探、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推薦序二 信仰與創意   當我們參訪知名教會建築時,我們並不只是看它的藝術,也試著去分辨建築師試圖「教導」什麼。它比純粹藝術本身更具意義,它是一種「溝通」!藝術可以說話,

它刺激我們的思考,觸發我們的情緒──它讓我們得以心懷敬畏。   作為一個牧師,我知道我們的溝通要超越那些被傳講出來的話語。不論是音樂、建築或室內設計,都可以創造某種氛圍,讓人們甚至在言語之先,就能夠「經驗並聆聽來自於神的聲音」。   在聖經中,第一個建築案例是摩西的帳幕。神給摩西一份清楚的藍圖與兩位主要建造者: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看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題他的名召他。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做各樣的工,能想出巧工,用金、銀、銅製造各物,又能刻寶石,可以鑲嵌,能雕刻木頭,能做各樣的工。我分派但支派中、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與

他同工。凡心裡有智慧的,我更使他們有智慧,能做我一切所吩咐的。」(出埃及記31:1-6)   建造出這個帳幕且具有創意的建築師,就是神祂自己。只不過祂使用了有天賦及才能的工作者來為祂完成這份工作。甚至在今天,神依然啟發著建築師與藝術家,呼召他們來執行工作任務、建造教堂或敬拜神的地方。這個帳幕具備明確的結構、尺寸、材料、顏色。幾乎所有的細部都有   它顯明關於神的某個真理。而最裡面的空間稱之為「至聖所」,並且是有著神之同在的居所。其他被設計的結構與項目則是為了帶領祭司可以一步一步地接近神的同在。例如,洗濯盆並不只是被設計來作為洗手的器皿,它被擺放成當人們在洗手時,可以從水的倒影鏡像看到自己的

臉。這當中的意圖是關於神教導我們看看內心是否有任何事情是需要被處理的。而一張放著陳設餅的桌子與金燈台,則指向使我們得剛強的神之話語與照亮我們的聖靈。光是敘述所有的細節以及詮釋那當中的設計,就足以寫成一本書了。   之後,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聖殿,而神也再一次使用了類似祂曾經用在帳幕之上的設計。人們透過這些建築藝術的成就來經驗神。甚至在這個華麗的聖殿被巴比倫人摧毀之後,先知哈該告誡人們必須重新建造,甚至還告知他們聖殿的重建必須優先於人們自己要居住的房子。他寫道:   「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藉先知哈該向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說:萬

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哈該書1:1-4)   今日的教會可能有些和耶路撒冷之聖殿所不同的功能,但建築依然是作為溝通訊息的一個重要工具,其中一個主要的訊息在於作為神國的宣告。進入一所教會建築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在這個實體的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向度存在。建築所要溝通的,是我們需要學習「憑藉著信心」來看。那位永恆的造物主- 神並無法以科學來解釋。   永恆的生命作為來自神的恩賜,需要用我們的心來領受並成為彰顯的盼望。甚至當人們經常否認或忽視其罪性,建築與藝術可以幫助我們打開我們的心去認識我們

究竟是誰的這份真實。只有這樣,我們的眼睛才終於得以打開,去看見超越這個世界的、看見超越人之侷限的、看見神與祂的國度。   ──顧約翰 台南晨光教會牧師 如都市方舟般的暫時居所赫爾辛基康皮禮拜堂Kamppi Chapel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15)2017 年二度造訪曾於2012 年獲選「世界設計之都」的芬蘭赫爾辛基,主要的目標就是前往北歐現代建築巨匠Alvar Aalto 所設計的自宅與工作室。他在追隨20世紀初的大師們採用白色方盒作設計時,依然未曾割捨身為北歐人對於木材的眷戀,在冷洌的極簡空間中也搭配了木構的材質,而在那份抽象而冷冽的狀態中吹進了帶有人

性的溫度,令人印象深刻,並創造出屬於北歐現代主義建築特有的自明性。在結束了一天疲憊的行程,覺得不虛此行之後,在曾就讀Aalto 工科大學的當地友人大力推薦下,我決定用盡最後的氣力,前往探訪靠近中央車站的康皮區納林卡廣場(Kamppi Narinkka)上,一座稍嫌突兀卻又因著它渾圓高挑而宛如木碗般的造形,而深受人們喜愛的小教堂。由於它位在人潮川流不息的交通匯聚之地,而特別顯眼,若不接近仔細端詳一番,蠻容易誤以為它只是個公共藝術裝置。後來才得知這是教會為了提供人們能暫時抽離忙碌苦悶的城市生活,而決定在這個綠洲般的所在創造宛如都市方舟的暫時居所,以供人們在片刻的靜默中得到安息,並重新得力。這個小教

堂巧妙地依附在都市複合構造體的高低差的地形中(停車場通道旁),因此除了主要量體的木構小教堂之外,附屬的辦公室小空間巧妙地收納在半地下的地面層蔽體之中。從位於側邊的玻璃廊道立面的入口進入後,以清水混凝土牆面搭配黑色基調的家具而形塑出沉穩冷靜的空間質感,並擺設了由建築家Arne Jacobson 所設計的天鵝椅與矮桌,漂浮著無與倫比的優雅氣息,讓我深深受到吸引。我於是順著廊道走進這個瀰漫著木頭香氣的禮拜堂,自然地坐在成列排放於聖壇前、同樣具備極簡設計風格的木板凳上,感受從橢圓天花與木構牆體之間的縫隙所滲進內部而漫射之光線的沐浴與洗滌。有別於一般教堂的聖像或作為視覺象徵的巨大十字架,這裡的擺設只有小

巧的講壇與其上頭的聖經,及無比精簡的小十字架,還有兩旁的燭台與擺設花朵的纖細棚架。設備具體而微,令人感到親近、自在而舒服。或許最大的用意,在於讓具象的神性表徵極小化,而試圖藉由這樣的空間與光影,來創造出與神對話、提供人得以靜默的都市綠洲般的暫時居所。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為了解決宏匯廣場停車場的問題,作者羅國瑛 這樣論述:

雪山隧道,拉近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常言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回顧過往沒有公路的年代,原住民與來自閩粵兩省漢移民往來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乃是以雙腳在雪山山脈北段山林裡走出一條條的山徑形成淡蘭古道。「文化」乃是人類在生活過程中,經過日積月累所創造出來的事物、經驗與傳承。文化觀光,為九十年代以降國際旅遊市場的趨勢。觀光旅遊事業的永續發展,如何引發旅客的「重遊意願」為關鍵要素。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內容貧乏的觀光資源與觀光景點,缺乏「旅遊吸引力」,甚至因為「旅游形象」不佳,導致旅客的「旅遊滿意度」得不到高度評價。文化觀光,可以提供具有深度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為了保護世

界各地珍貴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免於遭受天然災害影響或是人為的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將世界各國及各地區擁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或自然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藉由國際間的合作達到保護世界遺產的目的。做為文化資產以及觀光資源,古道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文化遺產。淡蘭古道,曾經有凱達格蘭族與噶瑪蘭族的足跡。清嘉慶17年(1812),蛤仔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設置噶瑪蘭廳隸屬臺灣府,楊廷理,做為關鍵人物之一,三度進出臺灣,多次出任臺灣知府(含署理),五次入蘭,擘劃開蘭事宜,以重要推手相稱當屬實至名歸。淡蘭古道蘊含豐富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態的多樣性,結合國際間「長距離步道旅行」的風潮,藉由推廣淡蘭古道

引發旅客個人的「旅遊動機」以及觸動旅客個人的「旅遊意向」,帶動我國臺灣地區不同類型文化觀光資源建構的「旅游形象」和「旅遊吸引力」,成為國際旅遊市場境外遊客來臺旅遊的目標。

臺中老市場的印記:建國市場的過去與現在

為了解決宏匯廣場停車場的問題,作者黃子倫等20人 這樣論述:

眼看著養大我的傳統市場要被拆了,我可以做些什麼呢?   105年在台灣大學舉辦一場無邊界大學的「傳統市場討論會」中,我在台上分享以下的話:   傳統市場  是讓人信任的地方!   如果你沒有信任,你會去傳統市場嗎?   傳統市場  是讓人距離變小的地方!   在過年時很擠喔!你為什麼要去呢?因為,你覺得在傳統市場讓人靠一下,也是沒有關係的!   傳統市場  是知識傳遞的地方!   你問市場攤商,牛肉要川燙的是要買哪一種?要燉的買哪一種?要炒的要買哪一種?在傳統市場,一定可以得到答案!   傳統市場  有時間的味道!   當你忙到不知幾月幾號,經過傳統市場,聞到肉粽香,傳統市場會告訴你

,端午節就要到了!   傳統市場  是回歸人本質的地方!   在網路上下單,東西就寄到家;在超市排隊刷條碼付帳,你可以完全可以不用說話;在傳統市場你會對話,你會......找回人的本質!   歡迎你,來到傳統市場   作者簡介 黃子倫   城市,總是一直是吸引著我。因為城市擁有歷史、不同社群所建立出的文化,也因此堆疊出許多故事。我喜歡探索主流敘事之外各種城市議題,刺激自己能對城市有更多元的認識,也思考如何藉由研究促進公共利益。   目前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及大專院校兼任講師。興趣在於都市研究、教育實踐及城鄉導覽設計,平時撰寫研究期刊與各種都市及教育評論並投書於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電子報、眼底城事、天下獨立評論、報導者等……。   推薦序  蘇睿弼    廖那坡利、何照雲 序   黃子倫  詹秀珠 前言:大台中發展與建國市場  黃子倫 第一章 屬於台中記憶的「建國市場」     建國市場作為公有市場的政策回顧  劉嘉文     搬不走的住家與鄰里關係      劉嘉文     神明的生存術:重新定著的廟宇─福德祠、聖母宮 劉嘉文     我的家是天堂-談台中市建國市場的拆遷 黃子倫     來一場市場的字型散步-看見新建國市場 朱書漢 第二章 市場就是我的「家」     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    石煌傑     過年,沒這麼簡單

!    施岱均     建國市場和「新隆發醬園」 蔡官典     綠指甲的回憶       詹秀珠     建國市場前半生─丸擇行  林建鋒     寫一篇蘭花姐的故事    陳子鎮     讓建國市場被看見:秀珠姐的奇幻之旅 黃子倫 第三章 市場的日常生活                 信仰     節慶     賣力     大隱 第四章 拆遷前的那一刻                 有一村     買菜幫     拆遷前的攤商     眷村告別會     無名的雙手     告別市場感恩會     送別     時空膠囊     重生 第五章 從紀錄成為市場人        

        帶著畫筆,走進建國市場 洪蕊蕾     一生最燦爛的歲月、辛苦的歲月,都是在這裡-遷移啟事 林煥文、黃郁晴     走進建國市場紀錄 緣由  張民龍     那一天想做的事 詹秀珠     博感情的所在  紀建廷     手的故事    施沛均     沒藥醫的手   江振聲     你曾聽過建國市場嗎?  李其霖     市場記趣    張評造     看見這些美麗的故事與奇蹟 陳宜煊     叫日頭起床的人 沈懷一 跋   一座未完待續的市場 黃子倫   推薦序 當拆除已成事實,紀錄便是義務   記得那是2015舊曆年前的一個傍晚,一位還在當兵的年輕人來中區再生基

地拜訪我,這位名叫連浩禎的年輕人,拿著他多年來拍攝建國市場的影像記錄與我分享,然後告訴我他想在即將被拆除的建國市場辦個攝影展。   看著他拍攝建國市場人來人往、並肩雜沓的日常生活影像,我不禁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曾經在當兵前花了二個月的時間,在即將被拓寬的汐止老街,記錄傳統打鐵店影像的那段青春時光。遙想年少,青春易逝,面對這些即將被拆除與改變的人事地物,記錄它們其實也是記錄自己的青春歲月,我想眼前這位年輕人,在記錄建國市場的同時,也真實誠懇地在面對著自己的春青!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告訴他,然而要完成它,並不是單靠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必須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且要有恆心與毅力,我介

紹他連絡一個關心台中都市發展的團隊--台中田調團,也帶他認識了基地的幾位志工,包括台中教育大學的白勝文、李其霖,以及寫作中區的朱書漢。隔了一個多月後,這位年輕人寄來了一份「建國的前半生」企劃書,勾勒了他的展覽構想,並設立了粉絲專頁,從那個時候開始,建國市場的記錄行動算是正式啟動。   隨著粉絲專頁的攝影與貼文宣傳,慢慢地有年輕人開始踏入建國市場來記錄影像,然而辦展覽是需要空間的,我看到市場二樓有許多閒置的店鋪,透過當地張碧芝里長的幫忙,很幸運地取得224之2之29號店鋪的使用權,在白話文、李其霖、書漢等人的協助下,以最經濟的方式整理出這個空間,並讓這些年輕人自主企劃這個空間的活動,他們成立了

「建國路224號--建國市場田調分享團」臉書社團。   「當拆除已成事實,紀錄便是義務」這是他們的行動號召,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人漸漸匯集起來,逢甲建築系學生在此辦畢業個展,1095團隊的東南亞藝術家朋友也在此辦過展覽。來市場參觀的人變多了,年輕人們開始導覽建國市場,而原本就是市場長大的秀珠姐的加入,創立了「買菜幫」與設立「看見建國市場」臉書社團,更是讓記錄建國市場的行動,有了更多連結在地情感的可能性。   這本書收集了建國市場拆除前後,許許多多經歷其過程的年輕人、在地攤商、行動者們的觀察記錄與感想,這是一本屬於市民大眾的書,描述一座已經消失、但卻長存在人們記憶中,代代傳誦的獨特市場!  

 她是這個城市文化的大廚房,她就是--建國市場!   中區再生基地 蘇睿弼     寫於大肚山2018.12.05 作者序 拆遷的那一刻   拆遷前的建國市場   我第一次聽到「建國市場」是從同班同學口中聽到,由於他媽媽從彰化市跑到建國市場工作,直覺地認為建國市場是一座很大的批發與零售市場,可以吸引很多攤商並且掙點錢。的確,「建國市場」因為聚集了許多市集而成為了一個「地理名詞」,它已經並非指涉「建國公有零售市場」,而是包含建國市場與周遭的私有市場,每到假日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然而,2016年這座市場隨著大台中車站都市計畫必須拆除。由於我從事城市研究,且當時建國市場已有拆遷的新聞

,因此我前往建國市場,試圖了解這座城市所發生的事情,試圖捕捉屬於這座城市即將消逝的人、事、物。   因此我開始搜尋有關建國市場的拆遷,發現有關於市場自救會爭取權益的消息。於是我懵懂的踏入建國市場,開啟了數年難分難捨的緣分。第一位我所遇到的是「蘭花姐」。她聲音宏亮的跟我提及爭取權益的過程,讓我開始了解「市場」面臨的問題,也促使我關注「建國市場」的價值。   很幸運地,這座市場價值並沒有被大眾簡化為數字,而是挖掘特有的「市場人情味」。2015年三月,開始有人聽聞市場拆遷的消息而前往記錄,在中區再生基地的協助下,開啟了紀錄拆遷前的建國市場。   紀錄建國市場   2015年三月,來自雲科大畢

業生想要拍攝建國市場,透過中區再生基地與我聯繫之後,嘗試要進行這項計畫。然而,最終不了了之。但是7月在中區再生基地的協助下,由李其霖、白話文持續進行紀錄的工作。當時匯集了許多人,包含至今持續協助的彩繪家蕊蕾,都是2015年7月第一次接觸建國市場。這一群人成為日後重要的紀錄者,甚至在資源匱乏之下仍在2016年舉辦了建國市場攝影展。   藉由紀錄建國市場,我有幸的認識許多紀錄者。雖然我逐漸退出田野現場,且沒有更進一步與各個攤商聯繫,但我仍能透過各個紀錄者了解市場的情況。同時,秀珠姐創立的「買菜幫」添加了例行性的市場導覽,助於連結社會大眾與攤商之間的認識,讓建國市場不再僅是一個「買菜」的地方,而是

一個「情感」聯繫的所在。   由於拆遷前許多紀錄者的進駐,提供了建國市場大量的「回憶」。而這一本書就是集結當時紀錄者、在地居民與攤商的自創作品。當然,還有許多優秀作品仍未收錄其中,但這也代表著建國市場拆遷前一刻,累積了許多能量並透過不同的方法呈現給社會大眾。   「市場」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我對於市場的關注並非強調「拆遷」,而是認為每一個心中都是自己的「菜市場」,而這座市場可以喚起每一個人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不論這座市場是傳統市場還是超級市場,每一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是與市場相當緊密。因此這一本集結的作品並不只是小眾作品,而是希望能推廣到全台灣、甚至是關注「

菜市場」的任何地區,因為菜市場是融入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影響著我們的「五臟廟」。   市場可以呈現一個地方的性格,不論是農作物、各式肉類產品,不但反應出自然地理特性(地形、氣候等),也回應人文性格(食材偏好、飲食習慣)。因此《臺中老市場的印記─建國市場的過去與現在》即是透過不同的紀錄者呈現出「市場」的樣貌,尤其是屬於臺灣、屬於臺中的市場。本書收錄各個節慶活動,反映市場的熱鬧氛圍以及眾人如何歡慶節日,也呈現豐富的生活樣貌,因此市場呈現的是我們的生活以及屬於我們的「地方」,而這就是重要的「在地」。   另一方面這本書背後也值得思考市場的「全球」議題。除了食材背後如何透過全球連結使我們能夠購買之外

,建國市場也有許多移工前往購買食材烹飪家鄉菜,從中顯示出市場不僅是地方,而是在全球化與多元族裔融合之下呈現「全球」的連結。   因此,市場的重要性不僅僅是一棟建築,而是連繫地方、連結全球的所在。而多樣的市場也讓每一個人投射出不同的感觸,市場可能是陪伴阿嬤買菜的兒時記憶、可能是移工買家鄉料理消解鄉愁的所在、可能是攤商養育一家人的地方。因此,市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而這本書即希望呈現如此多元的樣貌,讓讀者能夠理解一座市場能有如此多的詮釋。   成書過程   這本書之所能夠出版最大的推手莫過於詹秀珠,她不斷地努力尋找各種機會出版。自2016年拆遷過後紀錄者少了,攤商也對於拆遷前的

焦慮降低,紀錄建國市場也隨著市場拆遷之後沒有下一步彙整。雖然我提出可以彙整大家的紀錄並出書的可能,但遲遲沒有下文。是詹秀珠積極尋求資源下才促使這本書的誕生,也讓「建國市場」能夠持續被看見。因此成書的過程,詹秀珠成為我在田野、書籍收集與編排過程中,最好的夥伴也是值得學習的長輩。   本書是由多位作者所撰寫的合輯,每一位作者聽到建國市場要出書時,皆義不容辭地提供各種素材讓這本書更加完善。我要特別感謝參與這本書的每一位作者、紀錄者、攝影師,大家發揮所長,讓建國市場的人、事、物能夠永久的流傳。   寫於 馬尼拉奎松市 黃子倫 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    石煌傑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從三歲住到十八歲我是

建國市場的孩子,在那成功路依舊繁華,第一廣場依舊是第一廣場的年代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在那個沒有新光三越,只有龍心百貨的台中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從建國市場的地下一樓,一路住到最高的四樓對的,你沒有看錯,我住過建國市場的地下一樓就是那永遠潮濕陰暗的地下停車場爸爸剛開始在停車場工作,媽媽和姊姊還沒有一起過來台中我不記得那時候他們在哪?到底是還在蘇澳?還是在桃園?總之,她們沒有和我們住在一起我三歲,和爸爸住在給停車場員工休息的小房間裡小房間裡有四張床,給不一樣組別的人睡爸爸和我佔據了一張有蚊帳的床其他的叔叔伯伯們是大夜班時在床上小寐一下我和爸爸則是一直睡在那裡『住』在地下室的日子現在看來很奇妙三歲的我

,其實沒有什麼特別覺得難受或不舒服爸爸在地下室的廁所裡幫我洗澡是的,你依舊沒有看錯,就在那個男生的公共廁所裡爸用水龍頭接了一大桶水,用個瓦斯爐燒一些熱水就這樣的幫我洗了起來晚上的停車場沒有什麼人所以幫小朋友洗澡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但三十幾年後,我發現我從沒問過爸爸,那你怎麼洗澡呢?爸爸,你會不會覺得那個地方住起來很不舒服呢?我總是不敢問......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我不是唯一住在地下停車場的孩子當年住在地下室的日子,我唯一的玩伴是同樣一家子住在地下室,撿回收維生的婆婆的孫子我不知道他們的那個『家』,到底該怎麼形容其實就是建國市場地下停車場樓梯下方,一個像是儲藏室的挑高空間但裡面擺了床,擺了電視,

我想,那應該是他們的家沒錯婆婆撿回收的東西,還在女廁旁擺了一個小攤擺衛生紙讓內急的市場攤販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只要備妥硬幣,就可以匆匆的來這裡領去一份衛生紙迅速解放後再回去攤位拚搏我其實完全不記得玩伴的模樣了,只知道他叫做『阿建』後來他到底去了哪裡?還在建國市場嗎?他一直在那個小房子裡嗎?唯一確認的只有,我不是那地下室裡唯一的孩子!我是建國市場的孩子,我從建國市場的停車場開始認識建國市場

邁向後工業城市聯盟與策略空間再結構 —以新北市新莊區為例

為了解決宏匯廣場停車場的問題,作者鍾昌哲 這樣論述:

  Bell在1973年提出後工業空間的討論。在台灣發展歷史進程中,都市計畫的出現帶動了工業空間的發展,伴隨著時間演進,新北市工業空間開始出現除工業化的特徵,然而後工業社會的討論伴隨著特徵與意義日前仍需要更多的實證研究去討論與解釋,本研究以新莊區作為案例揭示台灣邁向後工業空間的過程。  策略聯盟的概念最早源於企業管理領域,後被Stone加入政治經濟的思考討論城市發展,聯盟建立與否取決於合作共識,若將共識視為一種觀念,則觀念創新與建立需要時間來開發、成長與擴散,同時也需要市場來選擇,這解釋了時間摩擦力在時間地理學中的存在。爰此,本研究透過城市聯盟視角,把都市計畫視為策略空間,以政治經濟的角度解

釋新莊邁向後工業空間再結構的過程。  本研究指出新莊會邁向後工業空間發展都市計畫是主要關鍵,都市策略空間的變動會驅動聯盟的合作關係,進而產生實質空間上的變化,而變化伴隨著不對稱發展的空間特徵。另外,城市聯盟的合作建立在策略空間之上,因此由下而上的地方思考逐漸變得重要。最後本研究指出後工業的時空情境中,城市聯盟思考缺乏非營利行動者扮演的角色功能,除此之外,城市聯盟以在地為基礎的發展也成為地方社群成長的養分,同時喚醒了在地自明性,並為新莊在後工業空間發展進程中找到新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