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藝術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地景藝術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ngusHyland寫的 超譯迷宮:世界經典迷宮探奇 和後藤初津的 永遠不會太遲,113歲的繪畫人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馬路消息】2020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登場 - 旅讀也說明:第二屆「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於11月22日盛大開幕,今年共邀請11組國際及台灣傑出藝術家與團隊,以「看見壯圍」為主題進行現地創作,藉此挖掘、詮釋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培 和太雅所出版 。

華梵大學 美術與文創學系碩士班 林萬士所指導 陳彥彰的 偽裝紋理-陳彥彰繪畫創作論述 (2021),提出地景藝術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偽裝、紋理、照相寫實主義、具象中的抽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曾介宏所指導 王淳安的 台灣藝術家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紮根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台灣藝術家、藝術祭組織、社群的重點而找出了 地景藝術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地景藝術,以大地為畫布 - 科學人則補充:地景藝術 ,以大地為畫布 ... 縱手放意,無心而得。結合民生需求的大地工程,是生活藝術最精湛的表現。 (潮邊奇岸:澎湖的雙心石滬原是手砌的捕魚設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地景藝術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超譯迷宮:世界經典迷宮探奇

為了解決地景藝術家的問題,作者AngusHyland 這樣論述:

  「你跑不了的,我就在你後面!」傑克.尼克遜瘋狂大喊,手上拿著斧頭,在樹籬迷宮裡緩緩向前移動。   這一幕出現在史丹力.庫柏力克的電影《鬼店》(The Shining,1980)。他的兒子——也是他的獵物——在樹籬之間狂奔,夜間的花園高牆猶如監獄,毫無生氣。   波赫士出版於一九六二年的文集《迷宮》(Labyrinths),其中〈歧路花園〉篇主角之頓悟:「書與迷宮,原是一體兩面。」使建築家依據這個概念,設計出波赫士迷宮,迷宮的外圍像是書的輪廓,路徑則或多或少呈現鏡像。   牛頭怪米諾陀的迷宮、史丹利.庫柏力克的迷宮、波赫士的迷宮、杜拜的立體迷宮……   本書收錄各

式各樣的迷宮,有世界上真實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迷宮,有數千年前或者晚近新建迷宮,也有些僅是紙上設計,讓人可以在插圖上以指代步,悠遊其中。漫步迷宮,是浪漫的追尋,中世紀時人們將迷宮納入朝聖修行的一部分,如今我們只需盡情享受迷宮的樂趣。   萬一迷了路,只要記得,在迷宮裡,沒什麼好怕的,外面的紛紛擾擾都任由他去。 本書特色       ★本書詳介存在人類文化史四千年以上的迷宮,到最新近建築的特色迷宮,令人目眩神迷的地景藝術。   ★法國插畫家繪製的精緻迷宮,讓人了解迷宮全貌,即使無法一眼看出正確路徑,卻依然趣味十足。 名人推薦   ★Goodreads網站四顆半星 好評推薦   本書中

每座迷宮占一跨頁,探究這座迷宮背後的故事,以及它在迷宮傳統上的關聯,例如,七迴迷宮形式。法國藝術家提保.伊罕所畫的各式各樣迷宮布局的鳥瞰圖,並附加比例尺,非常實用。──Creative Review  

地景藝術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已故地景包裹藝術家克里斯托,生前所規劃的藝術作品「包裹凱旋門」,因為碰上疫情,加上藝術家本人辭世,展期延宕。而在今年9月,這項藝術計畫,終於透過姪子以及眾人的努力完成,如願展出。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54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偽裝紋理-陳彥彰繪畫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地景藝術家的問題,作者陳彥彰 這樣論述:

本系列創作的核心,主要圍繞在鋁箔、光影、具體物件中的抽象,表現手法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當中,藉由不斷的放大物件來增強物件抽象;概以講述我們平時在現實生活中所忽略的一些微小細節。本篇論文主要分成五大章進行研究,針對筆者的創作進行研究和論述,通過形式的分析、學理基礎的融合和國內外藝術家的比較,希望對筆者的創作能有更清楚的剖析論述,在創作上也能藉此激發出更多的創意及想法。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從學理基礎,探討寫實油畫的歷史與轉變、十九世紀攝影術誕生後的照相寫實油畫,到保加利亞裔地景藝術家Christo & Jeanne-Claude的作品中包裹的概念,藉以傳達自我的價值觀;再帶入繪畫與攝影之間的關聯性

,企圖探討其如何轉換為藝術創作的傳達內容,進而表述繪畫形式風格上的創造力。第三、四章重於說明創作理念、繪製作品,以及形式建構的要素。在創作方面,從包覆的概念、具象中的抽象、鋁箔強烈對比的意義等等,強調畫面的整體協調性。最後在第五章中,期望藉著文字與繪畫結合作用,再度拓展自身創作潛能。

永遠不會太遲,113歲的繪畫人生

為了解決地景藝術家的問題,作者後藤初津 這樣論述:

日本過百歲國寶醫師日野原重明推薦:為自己的人生全力以赴!      年齡不是藉口!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73歲學畫、81歲開畫展、106歲完成美國之行!    本書重點      現年113歲的後藤初津,出生於新潟縣妙高山麓赤倉溫泉,目前在東京都墨田區與兒子一家人共同居住,是墨田區最高年齡者。      73歲時為了防止失智,後藤初津主動去報名課程,卻陰錯陽差地加入了繪畫班,她心想,「既然要學,就學從來沒接觸過的事情或許比較有趣。」沒想到「73歲才開始的學習」,卻從此開啟她的繪畫人生。      81歲開畫展、103歲前往美國西部旅行……她深信要嘗試什麼事物,絕對沒有年老、為時已晚的問題。只

要有想做的事,立刻去挑戰……初津奶奶永無止境的好奇心,絕對不會以「不符年齡」為藉口而退縮。      【充滿童年回憶的畫作】   開始學畫的初津奶奶,為了舉辦畫展,心想要畫些什麼主題時,腦海中卻突然浮現小時候在新潟縣赤倉溫泉時的童年時光,妙高山麓風景、茅草屋頂的老宅、放風箏、廟會、摘柿子、踩著雪徑上學的孩子等,都成為她畫作下的風景。雖然童年的生活艱辛,但她想起來的全都是快樂的事,畫作中始終洋溢著幸福的氣氛。即使裡面的人物沒有五官表情,依舊能感受到整體畫面的歡快。      【求知慾強,作畫不馬虎】   從小初津奶奶就非常好學,縱使後來因經濟因素無法繼續升學,也從不放棄可以學習的機會,作畫的過程

也是抱著這樣的精神。作畫時,童年的回憶一點一滴在記憶中甦醒,只要有曖昧不清、忘記的細節,初津奶奶一定到圖書館查資料,或是實際走訪當地,再畫出來。這過程不但增長了知識,也是一項大腦的鍛鍊。也讓每一幅畫充滿著早期日式風情,難怪看過初津奶奶畫作的人說:「看了這張畫,覺得非常懷念。」      【堅持到底的韌性】   初津奶奶做事絕對不會敷衍了事,決定了就會堅持到底。身為長女的她,從小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即使生活困苦,也用一點一滴存下來的錢供妹妹上學,只因她相信女性也要追求學問。   81歲為了籌備畫展,她曾經從早上到深夜兩、三點都在巨大的畫布前作畫,完全憑藉體力與毅力來一決勝負。81歲以後,她以每

年畫出一、兩張100號的速度持續作畫,直到99歲擱下畫筆為止,共完成22張100號的大幅作品,產量驚人。   雖然初津奶奶謙稱:「我沒想過要畫得多好,只是隨性畫我想畫的!」但她堅持到底的韌性,果然讓她的畫作得到各界讚賞,96歲時的現代童畫展《明治42年的遠足苗名瀑布》還獲頒文部大臣奬勵賞。      【充滿活力的紅色裝扮】   初津奶奶喜歡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享受身為女性的樂趣。她尤其喜愛紅色,如同正字標記的紅色,不光是表現在她的衣服上,紅色項鍊、紅色耳環、紅色鞋子,以及紅色的口紅。外出或有客人來訪時,她一定妝點著紅色,連巴西廣播電台前來採訪,也都驚訝於她的風采。   「我希望能讓對方看到我很

有精神的樣子。自己的心情也會因此變得開朗。」初津奶奶說道。    名人推薦      藝術達人,感動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Yosifu優席夫 旅英野生藝術家   田定豐 豐文創/種子音樂創辦人   林舜龍 地景藝術家   柯錫杰 國際攝影大師   胡朝聖 胡氏藝術策展人   黃子佼 多媒體跨界王 作者簡介 後藤初津 (後藤はつの)   1903年(明治36年),出生於新潟縣妙高高原赤倉溫泉的東風館。   73歲時,開始學習繪畫,從81歲開始舉辦畫展展出作品。   1999年,96歲時以《明治42年的遠足 苗名瀑布》獲頒「現代童畫展 文部大臣奬勵賞」。   100歲後擱下畫筆

,仍不斷挑戰海外旅行、舉辦個展、學習百人一首等新的嗜好,每天都過著充滿好奇心的生活。   2011年獲頒第11屆傑出銀髮市民大奬。目前居住於東京都墨田區。 譯者簡介 卓惠娟   歷經十五年左右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涯,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數年返台後,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戀戀銅鑼燒》、《佛陀教你不生氣》、《犬日無休》、《哲學超圖解》、《小洋葱媽媽的寶物箱》、《永遠不會太遲,113歲的繪畫人生》等。   臉書交流專頁:譯者卓惠娟之卓見‧拙見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73歲開始學習,出道成為畫家 ■73歲從零開始,不知不覺中開始熱衷於

繪畫。 「已經老了、已經太晚了」,這些都不是問題。 初津奶奶照相館(1) 晴天時到玫瑰花園 後藤初津美術館(1) 好日子/繡球花的回憶/聽得到廟會音樂/妙高山滑雪/紅色果實/水邊的音樂會/地爐旁 【專欄】後藤初津年表1(0~42歲) 第二章 繪畫的原點、故鄉赤倉的回憶 ■繪畫主題是故鄉的妙高山和赤倉溫泉的生活。 充滿童年回憶的畫作。 ■把豆腐送至別墅,得到天心叔叔的疼愛。 不經意間指導禮儀及繪畫。 ■雖然是女生,決定上夜校而到東京。 深信用功讀書,能夠打開人生的道路。 【專欄】後藤初津年表2(61~99歲) 初津奶奶照相館(2) 隨時充滿好奇心 後藤初津美術館(2) 小時候/摘杮子/招財貓/

大家飛翔吧/插秧/戶外教室/明治的地爐 ■死心放棄升學。但要讓妹妹們繼續升學。 無法實現的夢想,託付其他人就好了。 ■加了醋的豆腐就不賣。擇善固執的父親。 祖傳的頑固個性,決定的原則無法輕易妥協。 【專欄】後藤初津年表3(100~111歲) 第三章 100歲以後前往海外 ■103歲到美國西岸,16天的大旅行! 初津以微笑結交許多朋友。 ■106歲到紐約,想在世界中心舉辦展覽會! 身體狀況不佳而中挫,但是內心仍勇於挑戰。 初津奶奶照相館(3) HATSUNO in U.S.A.  為美國的魅力而傾倒。 100歲以後的冒險旅程! 初津奶奶美術館(3) 明治42年的遠足 苗名瀑布/深大寺達摩市集/

明治42年紀元節的風箏大會/來!出發吧! 【專欄】我的初津奶奶插畫傑作選 第四章 日新又新,不要忘了面帶笑容。 ■意外事故嚴重受傷後,便開始穿紅色衣服。  紅色衣服是健朗的來源,也是保護自己的智慧。 ■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享受身為女性的樂趣。  抹上豔麗口紅,展現燦爛笑容。 ■100歲後的健康訣竅,咀嚼30次再吞下食物。  最愛雞蛋拌飯,感謝每一粒米飯。 ■繼繪畫之後開始挑戰百人一首及吟詩。  或許還能再看一次東京奧運。 ■離去的時候,希望也能帶著笑臉展開旅程。  在人生的終點留下笑容。 【專欄】現在111歲,初津奶奶的24小時 結語

台灣藝術家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紮根研究

為了解決地景藝術家的問題,作者王淳安 這樣論述:

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藝術發展受科技演進、後現代思潮與種種社會環境變遷所刺激,在展覽形式、作品內容與創作理念上均發生許多變革,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大。各國政府與民間單位乘此趨勢,紛紛積極將藝術與政策、經濟、產業結合,期望獲取加乘效果。循此發展脈絡,近年來,以藝術做為城市再造或是振興社區蔚為風潮。其中,由日本策展人北川富朗策劃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自2010年開辦以來,社群經營成果在國際間引起廣大迴響,其中亦有多位台灣藝術家參與。筆者由自身參與志工團隊的經驗進一步提問:「在藝術祭龐大的組織下,藝術家個人如何界定自身角色?又如何在藝術祭組織、當地社群的不同期望間取得平衡?」爰此,本研究從參展藝術家

角度著手,藉由訪談與紮根理論對資料的分析,探討台灣藝術家參與藝術祭的創作實踐過程。研究發現,第一,參展藝術家對於自身在藝術祭中的角色定位各有不同,而藝術家各自相異的成長背景對其定位有很大影響。第二,藝術家在實際參與藝術祭前皆已對藝術祭抱有期望,不同的期望對藝術家在藝術祭中的表現以及和組織間的溝通狀況會產生不同影響;而藝術祭組織亦對參展藝術家各有定位,惟定位的隱性邊界要碰觸到才會顯現。第三,藝術祭組織、藝術家、當地社群間如何各取所需,是藝術祭得以順利運作的主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