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性研究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回溯性研究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矢內原忠雄寫的 帝國主義下的臺灣(2022新譯版) 和莊明翰的 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地方特考衛生行政流行病學考試準備方法重點總複習也說明:回溯 型世代研究法回溯型世代追蹤研究是利用過去所收集的資料來進行暴露 ... 研究的過程缺乏可比較性。匹配的目的是要控制干擾 頻率配對使用某種方法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家出版 和寶瓶文化所出版 。

長庚科技大學 護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翠華所指導 陳琬儒的 探討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壓力性損傷風險相關因子 (2021),提出回溯性研究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手術病人、全身麻醉、壓力性損傷、風險因子。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藥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林千如所指導 王正妙的 初始投予低熱量全靜脈營養評估 降低再餵食症候群發生率的合理性 (2021),提出因為有 全靜脈營養、再餵食症候群、低熱量營養的重點而找出了 回溯性研究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公共衛生核心課程基本能力測驗104 年流行病學考試試卷則補充:下列流行病學研究法中,何種最適用於探討常見疾病及稀有暴露的相關性? (A) 臨床 ... (D) 觀察性研究:回溯性世代研究. Page 7. 7. 30. 下列何種研究設計最能證實B 型肝炎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回溯性研究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帝國主義下的臺灣(2022新譯版)

為了解決回溯性研究法的問題,作者矢內原忠雄 這樣論述:

永遠列名臺灣史閱讀書單 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禁書」,今日為理解日治臺灣史的「起點」 2022新譯版,迎接經典的再理解和新啟發   本書自1929年出版至今,諸多立論已成學界定說,是日治臺灣研究的標竿之作。作者矢內原忠雄統整分析了1895年之後的整體史事,而著重能夠解釋全局的經濟議題。身為東京帝大經濟學教授,他敏銳的看出殖民政府必須讓臺灣對帝國有利,於是努力引進資本主義並百般維護,一切政策皆由此核心擘劃實行。以此觀點,日治時期的政治、產業、金融、司法、文教等看似互不相干又紛雜多端的單獨事實,便有了前後一貫的脈絡。   書中分析臺灣的現象時,同時參照朝鮮、爪哇和印度等地的殖民統治。將臺灣的

內外環境並陳,不僅更能理解殖民當局背後的考量,也能以客觀依據凸顯臺灣處境的獨特之處。臺灣的糖業和爪哇或古巴相比,優勢劣勢分別為何?這影響了會社的經營方向,進而觸動總督府的政策,甚至日本帝國的關稅修訂。臺灣總督府真的是專制政治嗎?臺灣人能參與的政治權力究竟是大是小?和同受日本殖民的朝鮮相比,讀者便有清晰概念。   殖民政府為了統治需要,調查整理了綿密的統計數據,矢內原從這些資料中歸納出現象,再賦予意義、建立自己的詮釋,進而形成對帝國主義的批判。本書1929年10月於東京出版,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隔年1月即下令禁止在臺上市、流通,直至1945年日本結束在臺灣的殖民統治為止,此書都無法在臺公開販售。甚

至在1939年以後,日本本國的出版商也在軍部勢力的壓迫之下,不再販售此書。   今日隨著臺灣史逐漸深化於義務教育課程中,《六三法》、「米糖相剋」、「內地延長主義」等詞彙已成學子應考須熟記的關鍵字,但是對其他世代而言可能全然陌生。這些基本概念皆可回溯至本書中更完整的脈絡,因此是填補知識斷層的不二之選。現代學者也必須承接矢內原的成果而加以延伸或修正,所以閱讀此書也是掌握當代研究的必然選擇。   新譯版依據日文原文重新翻譯,並於必要處註解,排除今日讀者理解文本時可能遇到的障礙。譯者並撰寫〈解題〉一篇,說明矢內原所處的學術環境如何影響其研究取徑,而後世研究對於此書又有何評價,讓讀者更整全的掌握本書

內容。   如果你曾感嘆臺灣人遭受殖民壓迫,本書揭露當帝國推行資本主義化時,不只影響臺灣,也讓日本消費者、納稅人和農業移民付出代價。   如果你知道日治時期研發出了蓬萊米,本書會告訴你為何小小的稻米竟然讓臺灣強大的製糖會社陷入經營危機。   如果你覺得臺大曾經是帝國大學頗為氣派,本書會指出在臺灣設立帝國大學為何是「腳小頭大」的教育制度,臺灣的整體文教政策又如何顯露出濃厚的帝國主義,並為資本主義服務。   如果嘉南大圳讓你想到八田與一的貢獻,本書能讓你從帝國主義的視角觀察水利工程的意義和影響,進而更深刻、寬廣的認識帝國主義下的臺灣。 得獎與推薦記錄   ●  於2001年列為岩波書店

「傳給21世紀日本人的名著」之一   ●  「臺灣知識分子的聖經」——王育德,臺灣獨立運動領袖、作家   ●  「映照臺灣人想像的共同體的鏡子」——若林正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  「就問題提起、分析架構、研究結論被普遍踏襲、承認甚至定說化的程度來說,矢內原忠雄該書,可說是日據時期台灣史研究領域中,最基本也最具經典性的金字塔作品。」——吳密察,故宮博物院院長

回溯性研究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
  ▌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

  以三高為例,台灣醫師通常都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而且不能停藥……」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我們常說藥物治標不治本,每一種疾病都有其造成原因,那才是「本」。從根本控制、調整,就有機會擺脫藥物人生,追求真正的健康。這是江醫師對自己的期許,也是身為醫師的責任與義務。

  ▌從演化角度檢證,身體習慣什麼,就對健康有好處!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生活習慣,絕對經得起演化考驗!

  江守山醫師指出,不論在飲食選擇、生活型態等各方面,符合演化慣性對健康而言是比較安全的,越晚出現則越危險,對身體的影響會比較劇烈。

  例如,約在140年前,以甜食愛好者救星姿態出現的代糖,不僅對減重沒幫助,反而容易讓血糖上升更快,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和心臟病的風險,對健康有害而無益。又例如,現代人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冷氣房中度過,漸漸身體開始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打噴嚏、咳嗽、全身痠痛等等不適延伸出的「冷氣病」。

  回溯人類與食物的接觸歷程,我們能清楚知道人類最早接觸、最習慣的是海產,並非米飯或肉類。在演化上,江醫師主張最適合人類的飲食是「食物中沒有腳的優於1隻腳;1隻腳優於2隻腳;2隻腳優於4隻腳。」也就是海產>菇蕈蔬菜>禽類>豬牛羊。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探討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壓力性損傷風險相關因子

為了解決回溯性研究法的問題,作者陳琬儒 這樣論述:

背景:壓力性損傷(pressure injury)是由於長時間的局部壓力,影響血液循環所引起的皮膚或下層組織局部損傷,臺灣手術病人壓傷發生率為4.4%-29.9%,為住院病人的3-25倍,臺灣手術病人壓力性損傷問題不僅嚴重,也造成醫療資源相當大的耗損。目的:探討造成全身麻醉手術病人壓力性損傷的相關危險因子。方法:採病歷回溯性研究法,蒐集南部某區域級教學醫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之手術患者資料,納入條件為:(1) 18歲以上,(2)接受全身麻醉手術病人,排除:(1)門診手術病人(2)靜脈內注射藥物全身麻醉病人(3)原本存在壓力性損傷病人(4)醫療設備相關的壓力性損傷。以SP

SS 20版電腦套裝軟體進行個人特質、手術特質、與壓力性損傷相關因素分析。結果:共收案11,231名手術患者,術後發生壓力性損傷者有250名,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為0.02%,在多變量分析顯示個人特質:年齡≥65歲;手術特質包含手術時間>120分鐘、術中舒張壓30分鐘、術中曾使用dopamin、levophed、epinephrine等三項血管升壓藥、美國麻醉醫學會分級≥3級、術中最低體溫≤ 35°C、失血量>500ml、病人採平躺與俯臥者等危險因子,與壓力性損傷呈現顯著性相關。結論:基於本研究發現,年齡、手術時間、術中舒張壓、血管升壓藥、美國麻醉醫學會分級、術中最低體溫、失血量、手術臥位等危險因

素與造成手術壓力性損傷相關,建議將來手術團隊在面對手術病人應隨時依據這些危險因素來進行個別性的加強保護措施。

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

為了解決回溯性研究法的問題,作者莊明翰 這樣論述:

一個政大學生的憂鬱症告白: 「有好幾次,我都很想『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直擊這一世代青少年面臨的多重試煉與憂鬱風暴。     一個政大學生令人痛徹心扉的憂鬱症告白:「我是一個自卑的人。」     我們大人可曾想過,孩子為獲得大人的認同與愛,為符合社會的期待,他們殘忍地鞭策自己:   ◆ 「週記如果沒有被老師念到,表示我不夠優秀。」   ◆ 「段考如果掉到第三名外,就是我不夠努力。」   ◆「其他同學都沒事,只有我受不了,一定是我太脆弱了。」     他是家中獨子,從小父母送他學才藝。讀高中完全沒補習,考上彰師大,之後轉學政大。     他擔任班代,也參加系排、系羽、諮輔志工及高教深耕

計畫等,更是同學、朋友傾訴心事的對象。     他的一切,完美。但,他崩潰了。     他說:「我是一個自卑的人。」     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的治療有其極限,他卻像拿把刀,切開自己的內心,他說:「我是一個自卑的人。」     這誠實到讓人震顫,但也讓他不再逃避,溫柔擁抱傷痕的自己,而這是他能走出輕度憂鬱症的原因。     莊明翰寫出這一世代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多重試煉,從原生家庭、升學競爭、社群媒體、性向與人際……它們交織成密網,重重襲擊著青少年從不曾了解的陌生,但卻情緒舊傷滿身的自己,以及可能從未在成績以外,探索出的自我價值與存在意義。     特別是成績優異的青少年,他們心上的傷更重,但最令

人不忍的是,他們在崩潰、結束生命的前一秒,往往還苛責、批判自己,一如莊明翰總對自己說:「你要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很多人想念書、想溫飽都有困難了。你為什麼就不能堅強、振作呢?」這些是大人不斷灌輸給孩子,內化在孩子血液裡的自我惕勵。     一本令人感到非常疼痛、悲傷,但也覺得是希望的自剖書。     如果你問我,幾次諮商下來,最讓我感動的是什麼。     我會覺得,其實都不是我去談了什麼議題而受到解決,而是我終於有了機會可以去看見,內在很深很深的那個自己。他的感受,他的需求,他的脆弱,能好好地被安撫、擁抱。──摘自內文〈與內在小孩說話〉     ◎在那次接近晤談的尾聲,心理師與我說了這些話,他說:

    「明翰,在我們討論了這麼多次之後,我感覺得到,你其實很努力地在想方設法,希望讓自己的生活可以更輕鬆一點;而我也覺得其實在整個過程中,你都一直處在緊繃及焦慮中。面對當下,你其實很徬徨,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與家庭相處,但仍要持續地回應現實生活中原本就有的考驗。     「現在,我想請你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內心住著一個小時候的你;那個你,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的掙扎。你覺得他看起來的樣子,像是什麼呢?」     這時,我帶點沉重地回答:     「我覺得他蜷曲在一個沒有人看得見的角落。他抱著自己的雙腿,將頭埋藏在膝蓋之下。他有些發抖,很久沒有人關注他。他很害怕再有任何一點傷害,但他也已經不

知該如何是好。」     心理師接著問:      「聽起來他無助了很久,也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     「那麼,如果你可以接近他,你知道他現在感到很難受,你會想走過去,對他說些或做些什麼嗎?」     在深思了幾秒後,我回答:     「我覺得我會走過去,慢慢地坐在他身邊,可以不用說些什麼,但我會很想給他一個深深的擁抱。告訴他,沒關係,我知道他是多麼的堅強與努力,也知道他的遭遇是多麼令人難受。我會一直待在他的身邊,陪著他哭泣,讓他知道,至少此時此刻的他不孤單。」──摘自〈與內在小孩說話〉 好評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陳清圳(雲林縣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蔡

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撰推薦序   李淑菁(政大幼教所所長)、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謝智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共鳴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莊明翰誠懇的文字如強大的支持,讓正受憂鬱症之苦的夥伴們,在他的書寫中找到停歇、休憩的濃蔭……讓他們知道:憂鬱症不是罪惡,也不是自己做錯什麼。它和感冒、打噴嚏一樣,只是告訴你:身體或心靈生病了,你只要安心地吃藥,多多休息,都會痊癒的。──摘自宋怡慧主任推薦序     ◎令人痛心的現況是,根據統計,從九十九年至一○九年,十五至二十四歲的自殺率仍在攀升;而三十歲以下,服用抗憂鬱劑的人數,從一○五年到一○八年,也以每

年一萬人的增幅,持續增加中。   在這些冰冷的數字下,其實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必須正視,也必須了解。   明翰用自身的例子舉出三個方法,來接應憂鬱黑洞,也就是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並以自我覺察來提醒自己。──摘自陳清圳校長推薦序     ◎莊明翰在書中大哉問: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甚少教我們『認識自己』,以及除了成績以外的『自我價值與意義』呢?」如果家庭與教育界知能不足,無法編織一張扎實的安全網,我們就會不斷漏接珍貴的生命。……   《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雖然只是一個大學生的「憂鬱斷代史」,卻有好多的力量蘊藏在其中。這股力量是整個時代都需要的力量。

──摘自蔡淇華主任推薦序

初始投予低熱量全靜脈營養評估 降低再餵食症候群發生率的合理性

為了解決回溯性研究法的問題,作者王正妙 這樣論述:

背景:全靜脈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可改善無法經由腸道營養的替代方式,有研究指出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是接受TPN的病人發生的併發症之一,近來許多的隨機實驗與統合分析皆指出禁食後突然給予高熱量營養的病人產生再餵食症候群發生率會增加。而再餵食症候群經常出現在營養不良的患者,於長時間禁食後再次進食攝取營養時,其會造成原本就不足的電解質更加缺乏,因而引起水腫、心律不整、抽搐,甚至會造成嚴重致命的併發症,如過度換氣、心衰竭、橫紋肌溶解症、腎衰竭等症狀。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TPN給予初始低熱量與發生再餵食症候群併發症之關連性,

以病歷回溯性研究法,探討在使用投予較低熱量的TPN,逐步增加TPN熱量的方式下,分析其臨床症狀及各項電解質的數值,來評估降低再餵食症候群的發生率,並分析發生再餵食症候群高/低風險組兩組群之差異。方法:本論文主要以電子病歷收集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於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使用TPN的病人資料。收集使用初始給予較低熱量,且3-5天後增加熱量TPN之病人資料,觀察使用TPN前病人的血糖值、血鉀值、血鎂值與血磷值,於使用期間的不同變化,與其對臨床結果如:再餵食症候群的發生率、住院天數、病人死亡率……等之關係,分析是否具統計學上的差異性。結果:以病歷回溯性研究納入符合條件者共42位。其中性

別比:男性為29人(69.05%);使用年齡以71〜80歲11人(26.2%)最多;使用TPN適應症以重症病人伴隨腸胃道失去功能超過5〜7天19人(45%)為最多。本論文將病人依據Nutrition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發生再餵食症候群風險程度分為高低風險組進行後續分析,其中高風險組使用TPN天數較低風險組長(p=0.001)。檢視TPN組成之差異,發現TPN所提供的電解質部分,高風險組給予鉀、鎂及磷的量皆較低風險組的給予量低。而分析病人使用TPN前之檢驗數值,其中高風險組病人之血磷值確實顯著地高於低風險組(p=0.00

9)。此外,依病患營養狀況分析,發現再餵食症候群高風險組及低風險組的中度營養不良的人數最多,各佔61.1%及38.9%,但使用TPN前營養不良與否與發生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並無統計學上顯著差異。最後,42人中有2人(4.8%)在未給予TPN前,其血糖及電解質數值均正常,然而經由本TPN投予方式後,其升高之血糖值及降低之電解質均符合發生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的定義。結論:本研究發現初始低熱量的給予營養再慢慢增加熱量,與補充每天所需的電解質(鉀、鎂、磷)可減少再餵食症候群的發生率,因此使用TPN的患者禁食後由低熱量再逐步增加熱量是很關鍵的因子,可降低發生其他共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