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元帝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白逸琦寫的 被消失的中國史7:十二金牌到靖難之變 和張帆,陳曉偉,邱靖嘉,林鵠,周思成的 遼夏金元史:多元族群的衝突與交融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元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也說明:元朝的前身為蒙古帝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今貝加爾湖一帶)。經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諸汗的經營,以及三次西征之後,蒙古帝國東達日本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好讀 和三民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朱新民所指導 蔡忠祺的 川普時期對中共人權外交之研究 (2020),提出元帝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權外交、三代人權理論、川普、中國特色的人權觀、全球人權治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王惠珍所指導 鍾志正的 1895年乙未戰役小說研究:以《大和武士》、《台灣縱貫鐵道》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遲塚麗水、《大和武士》、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乙未戰爭的重點而找出了 元帝國的解答。

最後網站Ghost Of Tsushima - Discover Nagasaki則補充:元帝國 蒙古軍的入侵. 鎌倉時代對馬曾2次遭遇元帝國蒙古軍的入侵,分別是「文永之役」與「弘安之役」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元帝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被消失的中國史7:十二金牌到靖難之變

為了解決元帝國的問題,作者白逸琦 這樣論述:

  現在課本已經讀不到的內容,一樁樁動人精彩的故事,就藏在這些被消失的中國史中。     以南宋、蒙古帝國、明朝建立為內容,   生動、活潑、有趣的白話描述,   最好看、最好懂的中國史故事──《被消失的中國史》,第七冊:十二金牌到靖難之變     「天下什麼時候能夠太平?」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從宋朝偏安南方,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宋室南渡以後,主戰派與主和派的爭執沒有結果,中原也沒有恢復......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著蒙古騎兵隊,縱橫歐亞洲大陸,也滅掉了南宋,建立了世界級的大帝國──元朝。   元帝國僅持續不到百年,漢人便紛紛舉兵反元,一

個皇覺寺的小和尚朱重八,在這些元末群雄中脫穎而出......     【你知道這些話是哪些人說的嗎?這都是中國史上最精采動人的故事】   「敵人還沒消滅,怎能談得上自己的住宅呢?」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朝廷以十二面金牌促我返回,我豈能擅自作主,抗命駐守於此?」   「莫須有三字,怎能叫天下人心服!」   「你們就算是把指甲磨掉,把手指頭凍掉,也要努力替我報仇。」   「我昨天夜晚夢見一隻白色的海東青,抓著太陽和月亮,飛到我的手裡。」   「你們將來各自領兵,攻佔外國,把奪來的土地重新分配,作為自己的牧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我的兒子馬可,也是

大汗您忠實的僕人。」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快去滅火!別讓建文自焚……」     人類有機會證明自己懂得記取教訓,懂得從前人的錯誤中學習,懂得繼承過去的文化,開拓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本書作者/白逸琦

元帝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川普時期對中共人權外交之研究

為了解決元帝國的問題,作者蔡忠祺 這樣論述:

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避免大規模戰亂及人類屠殺事件再度發生,基於人權保護的立場,1945年在美國舊金山創立了聯合國,1948年聯合國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將個人享有的基本權利定義為全球「普世價值」,而這份宣言背後隱含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所建構的天賦人權觀。1977年美國總統卡特在當選後,首次提出「人權外交」的對外主張,主要目的是促進冷戰時期敵對的蘇共政體民主化。1989年中國北京發生六四天安門民主化運動,美國首次將人權外交運用在對中政策上,當時中國採用言論自由壓制、異議人士打壓、軍隊武力鎮壓等方式解決群眾抗爭,被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視為侵犯個人人權,面對強大美國的人權外交攻勢,中國選擇保持

低調及妥協的態度。1991年冷戰結束後,美國人權外交的焦點由蘇聯轉移至中國身上。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經濟實力及綜合國力均快速增長,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人權方面,中國參考第二、三代人權理論,積極發展出符合共產黨統治及集權體制下的人權理論及觀點。過去的美國總統在執行人權外交政策時,皆包含理想及現實主義不同比例的考量。2016年政治素人的川普打著「美國優先」口號當選了美國總統,執政後採取不同以往美國政治菁英的國家政策,強調單邊、現實主義、經濟、美國優先等因素,統稱為「川普主義」,在此政策下,人權因素一向都不是川普所關心的重點,導致201

8年美國毅然退出了國際人權理事會(UNHRC)。反觀中國,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跳脫過往「韜光養晦」的戰略,積極發展「走出去」戰略,運用一帶一路戰略及綜合國力提升逐步朝向「中國夢」的目標前進,國際上營造出命運共同體的氛圍,為中國人權發展取得有利條件,除強調中國特色的人權觀外,並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工作。本文運用歷史研究途徑觀察川普執政時期香港及新疆人權的相關文章及爭議點,並結合三代人權理論發展,發現美國單邊人權外交僅剩下現實主義的考量,及人權外交手段對中國影響力已大幅下降,呈現中美「人權戰」的新格局。

遼夏金元史:多元族群的衝突與交融

為了解決元帝國的問題,作者張帆,陳曉偉,邱靖嘉,林鵠,周思成 這樣論述:

突破中國史框架,用更為廣大的視角 審視過去被視為「外族」、「征服王朝政權」的遼夏金元   馳騁草原的馬上民族從部落聯盟走向專制王朝,這樣的轉變,如何撼動了東亞乃至全世界?   在中國歷史上,北亞草原散居著不同的游牧民族,他們以部落聯盟的姿態與南方中原王朝或交往、或征戰,長久以來被視為邊塞的不安定因子,是被稱作「胡」、「虜」的「化外之地」。直到十世紀,這樣的局勢出現了歷史上未曾有過的變化。   本書以遼、西夏、金、元四個政權為主體,試著突破以往中國史的框架,剖析這些游牧族群如何建立帝國體制、施行統治技術,以及經過長期的衝突與交融,呈現兼容多元族群的帝國特色,並對後來的明清政治發展造成深

遠的影響。   ▎游牧民族的世界   北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建立起部落聯盟的政治型態。為了生存所需,他們與南方農耕族群時有貿易互動,卻又時而發起侵奪行動,因此被中原王朝視為邊境擾動的不安要素,甚至貶抑其為無文化可言的「化外之民」。   十世紀初,耶律阿保機躍馬持弓,建立東抵怒海、北絕大漠的「大契丹國」。騎兵鐵蹄不僅踏破中原邊防,策馬的長鞭聲更鼓動党項、女真、蒙古相繼崛起,呼嘯著游牧民族統略中土、席捲世界的時代已然來臨!   ▎多元帝國的統治   要統治一個廣納多族群的大帝國,「治天下」豈是容易之事!於是這些征服者創制自己的文字,既用以書寫自身的文化與歷史,也翻譯來自不同

族群的文化結晶。無論是西夏文的佛經、女真文的論語、八思巴文的碑刻,都深刻地記錄著帝國璀璨的多元文化。   除了文字語言外,大帝國更延攬來自不同民族的人才,還採取因地制宜的統治措施,在不同族群保留自身社會生活的同時,又可以為政府輸入新鮮的血液,構建出富有活力的多元帝國。   ▎跨界的亞洲史視野   有別於漢人傳統的王朝更迭史,或者中國史、日本史的國別史,遼夏金元為亞洲史提供了真正的跨界視野。北亞民族所建立的多元帝國,跨越了原有的民族、國家、文化邊界,其統治的人民,無論其生活型態是游牧或農耕,信奉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在廣袤的帝國之中得以接觸。中亞的商人能夠在漢人的城市中做生意

,西藏的僧侶進到蒙古草原弘法,西亞的教士出現在太平洋畔的港口。   游牧民族的帝國,不但是打開中國史到亞洲史的門扉,更是連結亞洲史與世界史的橋樑。 本書特色   1. 由張帆等五名專家學者合作編寫,為市面上少見的遼夏金元史專業著作。   2. 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游牧民族及其創建的國家、王朝,見證北亞草原、內亞帝國的多元民族互動,建立跨文化的開闊視野。   3. 符合108課綱的趨勢,將中國史放入東亞史,以更為多面向的方式理解歷史。過去被視為「外族」、「征服王朝政權」的遼夏金元,不再只是以武力入主中原的政權,更是擁有自己的傳統社會、文化脈絡的國家,存在於多元並立的東亞世界。 齊聲推薦

  劉祥光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昭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徐欣薰  高中歷史教師   好評推薦   Cheap   百萬訂閱歷史頻道Youtuber   「遼夏金元四個王朝,都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這些國家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與中原文化相異甚遠。各國家與民族間的互動,有許多有趣的議題,值得一讀。」     蔡偉傑  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蒙古時代以降的內亞與中國》作者   「本書由中國大陸遼夏金元史領域的中青年學者合作撰寫,採擷了各種正史、政書、傳記與文集,涵蓋政治、法制、經濟、宗教與文化等主題,能反映編著者對這

些朝代的認識。對於學生或一般入門者來說,也有助於提綱挈領,快速掌握重要史實,是目前最新的遼夏金元史入門書。」     許守泯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本書對於遼、夏、金、元諸朝的發展,提供簡明扼要、淺顯易懂的認知,有助於吾人理解非漢政權的歷史地位與重要性,可以多元角度看待歷史發展,是一部作為普及歷史知識好書。」     海中雄  中華民國蒙古文化協會理事長、媒體專欄作家   「此書以優美易懂的文字寫出邊疆民族建立的王朝歷史,讓臺灣讀者能輕鬆地走入知性之旅。」  

1895年乙未戰役小說研究:以《大和武士》、《台灣縱貫鐵道》為例

為了解決元帝國的問題,作者鍾志正 這樣論述:

本論文將以描述1895年乙未戰役的日文小說:《台灣縱貫鐵道》和《大和武士》做研究文本。《大和武士》成書於1895年11月日本殖民台灣第一年;《台灣縱貫鐵道》成書於1944年底,日本殖民台灣倒數第二年。兩者可比較出殖民前與殖民50年後,日人作家的「台灣觀」的差異。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1895年5月底,日本依照條約派兵接收台灣,不料遭遇到台灣軍民激烈反抗,史稱乙未戰役。從而產出了許多中文、日文的戰紀、報導、詩歌等。但是,日文的乙未戰役戰爭小說只有三部,第一部戰地型的《大和武士》,於1895年11月2完成。第二部1896年小兵自傳式的《戰塵》以及第三部1944年戰史型的《台灣縱貫鐵道

》。本論文的重點有三:第一是介紹《大和武士》;這本小說在日本出版迄今,尚無學術論文探討,本文願做馬前卒。第二重點是聚焦於研究《大和武士》、《台灣縱貫鐵道》這兩本小說中的台灣觀及乙未戰爭觀。第三、找出兩本小說的互文現象並解釋其意義。台灣地處特殊地理政治環境,懷璧其罪成了四爭之地,因而形成複雜的歷史,孕育複雜的文學作品;正因為複雜,所以只有通過多視角來進行文學研究,才能對文學作品有更清晰、更完整的認識。本文關注日本人對乙未戰爭的觀點,藉兩本不同世代日人乙未戰爭小說延展其文學社會學視角,從而管窺明治時代、二戰時期日本人視角下的乙未戰爭、台灣島、台灣人。豐富台灣人對乙未戰爭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