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單位換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中藥單位換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大倫,石猴寫的 圖解中醫 方劑篇 和unknow的 李時珍的中草藥筆記(下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藥一錢等於幾克 - Stroyka也說明:中藥 處方的劑量多以公制的克、公斤或錢、兩計算,以一斤等於十兩計的十進制公制換算,一錢相當於約三克,一兩相當於約三十克。 ... 請問中藥一兩是多少克,一錢是多少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香港中和出版 和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陳錦樹所指導 林志翰的 不同微生物和酵素處理對小葉葡萄抗氧化成分釋出及活性之影響 (2019),提出中藥單位換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小葉葡萄、固態發酵、酵素處理、白藜蘆醇、抗氧化能力、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純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孟祥瀚所指導 洪世昌的 清代臺灣的監獄管理-以《淡新檔案》為中心 (2016),提出因為有 清代臺灣、監獄管理、獄政、押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藥單位換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18講則補充:律歷志》的這段話,明確的指出了漢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計量單位和它們的進位 ... 把1斤變成了500克,為了換算方便,把1斤變成了500克,但實際上在中藥計量上變化不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藥單位換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中醫 方劑篇

為了解決中藥單位換算的問題,作者羅大倫,石猴 這樣論述:

  為甚麼說中醫的基礎是中藥,中藥的核心是方劑?   「西藥治病,中藥治人」的說法有何依據?   同一感冒症狀,為甚麼不同的中醫會開出不同的藥方?   甚麼是「對症下藥」?名方、偏方、秘方有何異同?      中醫治病離不開中藥,中藥離不開藥方(方劑)。遣藥組方看似簡單,實際上考校醫生整體醫學涵養和醫術水平,小藥方蘊含大學問!     本書採用圖解的形式,在簡要介紹方劑學的發展歷程、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方劑的分類、組成、劑型,中藥的用量與服法後,詳細介紹了解表劑、清熱劑、化痰止咳劑、理氣劑、理血劑、補益劑等主要方劑的類別、代表方劑的證候分析、藥性及方劑分析、運用與禁忌等內容。為喜愛中醫、想探

究中醫奧妙的你,提供了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

不同微生物和酵素處理對小葉葡萄抗氧化成分釋出及活性之影響

為了解決中藥單位換算的問題,作者林志翰 這樣論述:

小葉葡萄(Vitis thunbergii var. taiwaniana)為葡萄屬植物,是台灣常見之青草藥,傳統多用於改善風濕,全株皆可利用。許多研究指出其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如白藜蘆醇(resveratro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傳統中使用皆以根部為主,但目前民間稀少且價格昂貴,而其地上部(藤蔓)則因其藥用效果及價格不若根部而較少受到關注。因此本研究使用小葉葡萄地上部,初步探討萃取固液比後,分別以固態發酵及酵素處理進行較適條件之探討,再分別以水、80%乙醇、80%甲醇三種溶劑萃取,並比較兩處理組之抗氧化成分含量及能力包含: 總多酚含量、白藜蘆醇含量、總類黃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螯合亞鐵離子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還原能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另外也探討酵素處理組於不同溶劑下之酪胺酸酶抑制活性,最後則進行小葉葡萄當中有效成分-白藜蘆醇的簡易純化,期望能提升小葉葡萄地上部之價值。實驗結果顯示,萃取固液比於1:50有較佳的總多酚含量,固態發酵方面以四種不同菌株發酵後,總多酚含量均有下降情形,其中以Aspergillus niger BCRC 32037下降之幅度較少,而白藜蘆醇則有提升之趨勢;酵素處理方面其較適條件為: 添加6% viscozyme L於45℃下超音波反應處理1小時,最後再以超音波萃取30分鐘有較高的總多酚及白藜蘆醇含量分別為15.75 ± 0.06

(mg GAE/g DW)及30.04 ± 0.13 (μg /g DW)。以不同溶劑萃取之抗氧化成分含量及能力方面,結果之趨勢大都一致,經發酵處理之組別下降,而使用酵素處理組別有所提升,皆以酵素處理組>發酵處理組;萃取溶劑方面以80%甲醇萃取效果較佳,而80%乙醇萃取也有不錯的效果,而水萃的效果較差。抑制酪胺酸酶活性方面,當中以80%甲醇及80%乙醇萃取之樣品有較佳之抑制效果,將樣品換算其IC50分別為: 80%甲醇萃取樣品15.78 mg/mL,80%乙醇為17.16 mg/mL,水萃取則為30.11 mg/mL。簡易純化方面,純化前小葉葡萄之HPLC圖譜,其不純物較多,經純化後HPLC圖

譜則可以明顯觀察到波峰數量減少也較能辨認。經簡易純化後樣品乾重收率為1.89%,而總白藜蘆醇含量之回收率約為45.15%,白藜蘆醇的單位含量則由原本純化前的67.04 (μg/g DW),提升至1621.65 (μg/g DW)。

李時珍的中草藥筆記(下卷)

為了解決中藥單位換算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故事版《本草綱目》     明代中醫學家李時珍行醫多年,診治過大小病症,發覺當代醫書中所沿用記載的藥草功效與藥方多有錯漏,便與徒弟龐憲一同總結多年用藥與行醫經驗,歷經三十餘年,撰寫出流傳後世的中草藥經典——《本草綱目》。     美麗的曼陀羅花是草藥也是毒藥?   曼陀羅花性溫,味辛,有袪風濕、鎮定、止痛、止喘的功效,但全株具毒性!     我們常用來煮湯的海帶與昆布居然也是中藥材?   海帶性寒,味鹹,是一種軟堅化痰、利水瀉熱的藥材;昆布也是散瘀消腫的寶藥!     小巧玲瓏的酢漿草除了讓孩子們採摘玩耍,也是可愛的解毒草藥!   酢漿草有清熱解毒,消腫利濕、涼血散瘀之效,但要切記,體

虛的人以及孕婦都是不可以使用的。     讓我們跟著李時珍與小徒弟龐憲,深入山林曠野尋找草藥,辨析草藥特徵,認識草藥特性,在鄉里縣城中穿梭行醫,根據不同人的體質與病癥,辨症配藥,解決人們的大小難症,重獲健康!

清代臺灣的監獄管理-以《淡新檔案》為中心

為了解決中藥單位換算的問題,作者洪世昌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探討清代臺灣監獄管理的各面向及其概況。因為清律並無「監禁」的刑罰,因此對興建監獄的目的和性質須有更深入的探究。學界目前對於「臺灣監獄史」研究的關注仍顯不足:首先,陳述上大多還停留在通論性質;再者,內容上也多附屬於「中國監獄史」或「法制史」的範疇;此外,在時間斷限上,相關研究亦多集中於日治及戰後,缺少清代部分(時間),更遑論對臺灣地區(空間)進行更細緻的論述。基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為這段「空窗期」進行補白,以豐富清代臺灣史研究的內涵。 文中所用的材料主要有三類:一是官方所制定相關的監獄立法。如《律例》、《會典》等;其次是地方性史料。如地方志等,其中又以《淡新檔案》州縣審判資料最為重

要;第三類是時人的記載。如道光年間英國怡和洋行商人Robert Gully被羈禁於臺灣府監時的日記。依上述材料所建構出來的結果有以下幾點心得:首先是臺地監獄有「合法」、「非法」之分,但二者重要性不分軒輊。而所關押的對象多是「未決」人犯,故屬於暫時羈禁性質,以待終審。此外,監獄也監禁其他「干連佐證」。其次,臺地的監獄管理相較於內地更為鬆散,且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亦產生監獄管理上的「特殊性」。例如渡海解送犯囚時,會因繁瑣的行政程序和經費等因素,衍生出臺地多以「枷號」、「鎖礅」替代的現象。再者,監獄的格局混亂,顛覆「東祠西獄」的傳統方位;而且監獄的結構並不穩固,常遭風災地震摧毀,進而導致犯

囚逃獄,嚴重威脅獄政整體安全。最後,光緒年間安平縣已有「自新館」組織,雖屬於非法監獄的一部分,卻已有讓獄囚學習手工藝的舉措,較內地清末的獄政改革更早,此以「教化」取代「懲戒」的現象,已具備西方新式獄政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