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褲8+9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三線褲8+9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潘潘寫的 和林佳龍一起去旅行:那些走讀、療癒、愛戀山海的光合之旅 和邱一帆的 起一堆火在路脣:邱一帆客語詩歌文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桂冠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應用設計研究所 陳雯萍所指導 陳淑芬的 客家意象文創商品設計之創作研究 (2018),提出三線褲8+9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鍵字:客家文化、客家意象、文創商品、文創商品設計、纏繞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陳芳明所指導 陳允元的 殖民地前衛──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 (2016),提出因為有 現代主義、前衛、殖民地台灣、風車詩社、楊熾昌、西川滿、饒正太郎、現代詩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線褲8+9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線褲8+9,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和林佳龍一起去旅行:那些走讀、療癒、愛戀山海的光合之旅

為了解決三線褲8+9的問題,作者潘潘 這樣論述:

阿龍部長帶你走遊台灣, 重新看見台灣之美!   台灣,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在擔任交通部長期間, 林佳龍是第一位將觀光產業作為台灣戰略的先行者, 也是最挺觀光業的交通部長,處處可見他對台灣觀光的用心。 前瞻觀光沒撇步,願意做,就對了! 疫後的觀光業,應定位為台灣未來的旗艦產業, 本書讓阿龍帶你 發掘出台灣最美的角落與最美的故事。   旅遊產業大老重量級推薦(以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文傑|雄獅集團董事長 吳昭輝|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 理事長 葉菊蘭|台灣觀光協會會長 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 教授 潘思亮|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  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推薦

序(以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台灣,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王文傑|雄獅集團董事長   回想起兩年多前,COVID-19疫情迅速擴散、衝擊全世界觀光產業。在最危急的關鍵時刻,當時的交通部最高長官林佳龍部長,迅速在一兩週內,針對觀光產業的困境,陸續推出紓困補償政策,從業人員的薪資補助、教育訓練到產業補貼,大家可以一起同甘共苦挺到今天,都要感謝林部長當初的洞察先機與當機立斷。   那段期間,出境旅遊全面熄火,雄獅旅遊也調回所有外派同仁。面對這場沒有硝煙味的戰爭,我開始思索,企業必須轉型、經營策略不得不改變,所以親自率領雄獅一級主管,進行超過45趟次的全台走透透考察,重新審視台灣這片土地。   困守台

灣,會發現台灣之美與台灣的好。觀光資源也比過去的想像豐富許多。這一點,甚至牽動雄獅在疫情後的營運模式。   各國陸續鬆綁邊境管制,觀光產業可望逐漸復甦。迎接疫後觀光市場,台灣應該從國家政策來思考,配合地緣經濟制定整體策略,打造亮眼的「觀光島」,從發展「首都觀光」開始。   台北,應當放眼國際,以亞洲格局、跨太平洋格局到國際格局,重新定義首都觀光圈,以「世界的台北 Global Taipei」的概念,樹立疫後觀光第一站!You are First Start!   首都觀光圈的範圍,應該以台北市信義區的101大樓作為地標,向四周輻散至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與宜蘭縣。   信義區,不僅是台

北人的跨世代記憶,更是全球旅客來到台北時的必遊景點,這裡包含著象徵摩登時尚的信義計畫區、蘊藏豐富人文歷史的松山文創園區,以及有大巨蛋一同參與的未來,若能全力發展,必定能提升台北的國際品牌地位。   推薦序 第一位將觀光產業作為台灣戰略的先行者 吳昭輝|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 理事長   台灣!Formosa!西元16世紀航海路過友人如此驚呼讚嘆!但,台灣的美,卻一直未能以國家戰略之姿,站上世界舞台!   台灣觀光產業以出境旅遊為主力,入境旅遊是這10年內才開始蓬勃發展,這當中又仰賴中國大陸觀光客為主,近來,兩岸政治的不穩定因素埋下極大變數,早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前,台灣觀光產業結構早已鬆動,轉型勢

在必行。   林佳龍部長率先提出台灣戰略觀光政策,從觀光三支箭到「三觀」,以「觀光立國」、「觀光主流化」、到「觀光圈及產業聯盟」,從戰略到戰術,陸續帶領產業轉型,形塑台灣觀光王國形象。   「旅遊不只是觀光,更應該是體驗當地生活」,是讓我更進一步了解部長理念的契機,交通部與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DTTA)專案合作期間,見識部長對觀光產業的熱情與投入,是承諾也是行動。在我個人創業8年中,第一次看到願意把觀光當作國家戰略的先行者,而非作為政治口號。   此書,是台灣觀光轉型的成果發表。台灣,四面環海,一小時內可以從海岸到山嵐,各個角落充滿在地人文,陪同部長走遍全台多個觀光圈,拜訪地方創生團隊,從年

輕人返鄉、產業轉型、到二代接班,我們看到一群充滿熱情的台灣人,期待林佳龍部長帶領台灣站上世界舞台,讓「在地驕傲,全球知道」。   推薦序 最挺觀光業的交通部長 看得見對台灣觀光的用心 葉菊蘭|台灣觀光協會會長   看到佳龍要出書,我很期待!因為我知道他是一個很懂得怎麼玩的人。   佳龍在擔任交通部長任內,被譽為「最挺觀光業的部長」,他將觀光做為重點工作項目,積極整合跨部會資源、優化旅遊環境,為業者四處奔走發聲,他的認真與拚勁,絕對是大家有目共睹。   當時交通部觀光局研擬《Taiwan Tourism 2030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由我服務的台灣觀光協會承接,在研擬的過程中,也受到佳龍的大力支

持,他不僅肯定我們於白皮書中所提的「觀光立國」與「觀光主流化」發展願景, 也和觀光業保持密切互動,凝聚大家對旅遊發展的共同目標。   這幾年疫情影響了全球旅遊模式,從過去的多點觀光轉變為定點、精緻的深度體驗,也讓我們有更多機會發掘台灣美麗的風景、挖掘在地特色的寶藏。   佳龍將他這一年走訪台灣各個觀光圈,探索在地特色與生活記憶的連結集結精華在這本書裡。閱讀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已經跟著他的腳步一起上山下海,在稻田間、在湛藍的大海旁,也深入部落與客庄,看見散布在各地的歷史軌跡,品茶、賞工藝、嘗美食,也會看見他的用心,還有台灣觀光的無限魅力,而這樣的魅力與感動, 值得我們盡心盡力完善觀光推廣工作,驕

傲地把台灣介紹給全世界。   台灣這個美麗的國家有說不完的故事,深度旅遊將為觀光發展開創嶄新的道路,歡迎全球的朋友來到這裡,慢慢地體驗,細細地品味, 一起來一場光合之旅。   推薦序 前瞻觀光沒撇步,願意做,就對了! 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 教授   台灣觀光要成為真正的「發光產業」,領導者的高度與視角非常重要,「觀光立國」引領觀光產業本身(各面向)都要能自立自強。觀光是無法外移的產業,我們也許不能成為臺灣經濟的護國神山,但我們絕對是「台灣活力與民生」的重要指標,透過「觀光主流化」讓台灣的科技、醫療、農業、自行車、餐飲等各明星產業都能以觀光為平台、為載具,以「觀光圈」的區域跨業整合

建構共好共榮新生活。   雖然在這一波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觀光產業遭受極大衝擊,「觀光三支箭」箭箭著靶,協助觀光產業度過一波又一波難關,也激發出業者的韌性,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能夠成長,「Change」與智慧轉型策略也讓我們看到許多令人感動的實力。   台灣觀光資源雖然沒有人家強,但是我們夠深化、夠精緻! 台灣觀光產業雖然沒有人家大,但是我們夠熱情、重體驗! 台灣觀光預算雖然沒有人家多,但是我們有想法、展創意!   Just do it. 做就對了!   台灣,必須隨著時代趨勢不斷地更新變革,「安心、安全」、「零接觸、智慧轉型」、「數位遊牧族」、強調「現在、當下與我」的幸福、「即興、療

癒旅行」、「屬於我的特別瞬間」等關鍵字在網際網路、社群飛舞,我們必須找到台灣自己的獨特性與優勢,這有賴最接地氣的部長、願意傾聽的部長、會自己回Line的部長、以智慧觀光創新思維的無任所大使做為城市與時代的領導者、台灣產業面向國際發展的總舵手,領航台灣,才能在如此高度競爭的觀光紅海市場中找到屬於臺灣的一線生機。   推薦序 疫後的觀光業,應定位為台灣未來的旗艦產業! 潘思亮|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    我與林佳龍部長的緣分,起始於2019年由交通部主辦的「全國觀光政策發展會議」。在他登高一呼之下,上千名觀光界的產官學研代表齊聚,各自就政策制度、市場拓源、智慧觀光及旅運、旅行產業、旅宿與遊樂業以

及景區資源整備等議題進行討論與建言,我亦受邀與會,共同擬定「Tourism 2030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時任交通部長的他已經洞察到觀光立國的重要性,不遺餘力地推動觀光局改制升格為「交通觀光部」,並修改「觀光發展條例」為「觀光發展法」,以達成2030年國際來台旅客2千萬的目標,力拚全面提升觀光發展的層次。   時間推移至2020年初,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各國開始實施邊境封鎖。我判斷這次的疫情影響威力之大,絕非靠企業一己之力就能度過,政府的紓困措施也要超前部署才能穩住台灣。因此我做了這輩子從未做過的事,為了觀光產業向政府求救。   在晶華獨立董事高志尚的引薦下,我

當面向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說明產業危急狀況。3月9日,葉菊蘭召集各飯店負責人開會協商,當晚、她帶著我向林佳龍部長報告。部長除了迅速做出決策,行政院、國發會與總統府也都表達關切,快速通過紓困方案。   我心中深深感謝高董與葉會長的居中聯繫,更感激林部長與政府的及時雨,讓觀光業免於更嚴重的衝擊。晶華也因為有了第一波的政府補助,開啟轉型為學習性組織的契機,並且奠定後續發展「城市度假型酒店」的基礎,成為業界的楷模。   觀光所代表的意義並非只是表面上的送往迎來、短暫佇足。如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釋義,觀光旅遊其實是全世界最永續發展的產業。這個行

業平等的廣納各階層員工,促進社會流動,更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對全球GDP的貢獻達百分之十。無論城市或鄉村,觀光也是與在地經濟連結最深、照顧到中小企業與個體戶,更是LGBT友善、性別平權,同時維護在地的商業、農業與文化遺跡。   林佳龍先生在擔任交通部首長時,就無時無刻關注觀光產業,並且洞察這個產業對於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我認為台灣的觀光發展並不只侷限於觀光局的職掌與推動,因為它與國家的經濟、科技、外交、教育、文化發展等息息相關,牽涉面向之廣,是真正需要政府跨產業、跨部門協商合作的重點發展產業。若要達成「觀光立國」的目標,就應比照半導體或科技產業發展史,將觀光產業視為國家經濟重要發展的旗艦主

流產業,並予政府輔導與扶植,建構更健全、健康的上中下游產業鏈,進而帶動產業創新,創造國際競爭力。   我佩服林部長洞見觀瞻的格局與遠見,並且對於振興台灣觀光所做的努力與貢獻。更殷殷期盼政府能把握疫後這波旅遊黃金期、逐步將「觀光主流化」,必能促進台灣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   推薦序 發掘出台灣最美的角落與最美的故事 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從過去至今一直都是文化多元的移民社會,並且具備高度的包容性,而歷經族群的融合後,各地也發展出許多特有的文化。   近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口逐漸集中至大都市地區,尤其是青壯年人口,但台灣各地之產業、文化、景觀與生態仍是台灣多元發展動能的基

礎。因此政府大力推動地方創生,促進青年返鄉,希望藉由深植地方的DNA,促進在地永續以及公益共好等發展,讓在地文化能持續發揚光大,維繫我國永續發展根基。   近幾年,如同本書作者走訪各地,發掘當地的故事,本人也以國發會主委的身分訪視各縣市地方創生推動情形,從中看到各地青年對於家鄉的活力與熱情,都願意貢獻一己之力投入當地的發展。不論是活化當地舊有建築物,無償開辦課後輔導中心,提供資源教育偏鄉孩童;抑或是協助在地農業發展,協助農民與在地餐廳或食品工廠之間的媒合,讓全台能品嘗到真正的在地美食。   當然,青年返鄉也往往發生世代之間的磨合,青年的創新思維與家中長輩的傳統觀念彼此不同,但青年人仍舊憑藉著在

地深耕的認情,改變了家中長輩的想法。許許多多的故事,需透過實際的當地走訪,才能夠實際的了解並被發掘出來。   本書中,作者透過走訪各地,發掘出台灣最美的角落、以及最美的故事,讓讀者能更進一步透過書中介紹,了解當地文化故事。近年國內觀光產業因疫情的影響遭受衝擊,但是在觀光的建設以及文化的傳承仍持續進行、永不停止,期待在疫情之後,讀者能親自走訪各地,親身體驗在地景觀與文化風貌。

客家意象文創商品設計之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三線褲8+9的問題,作者陳淑芬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客家文化為主體,就其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屬性的萃取,再結合創意設計手法,進行具有文化內涵及隱喻意義的文創商品的研究與創作設計。採用內容分析法,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以客家文化意象設計在包裝或造型上的文創商品8件;以及以導入各種文化元素在包裝或造型設計的文創商品八種,總計16件,取得研究資料以進行創意與設計表現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文化商品其萃取轉換設計在商品上的應用,以及文化商品在文化空間三層次與設計屬性上的應用,資料分析以文化元素的萃取、創意轉換設計的表現、轉換設計後於商品的應用,以及文化空間三(內在、外在、中間)層次的設計屬性,就取樣16件商品進行分析、歸納與統整,以研究後的發現

,再結合客家文化元素的隱喻意義,導入設計屬性的表現手法,結合纏繞畫的表現風格,最後進行個人的創作設計,共創出二個系列9件商品,包括以客家藍衫為主元素的「客藍服筷樂組」;以及擷取客家油紙傘、夜百合與女性圖像,以彰顯客家女性意象的「夜百合女手繪纏繞插畫」系列作品,使其成為「客家文創商品」、「插畫商品」,也是女性意象的「性別商品」與「多元文化商品」。

起一堆火在路脣:邱一帆客語詩歌文集

為了解決三線褲8+9的問題,作者邱一帆 這樣論述:

  《起一堆火在路脣:邱一帆客語詩歌文集》係台灣知名个後生客家詩人阿帆牯,2017年從事客語詩歌書寫,彙集而成的第一本詩歌結晶。本書總共收錄93首客語詩歌作品,細膩地呈現作者的在地生活經驗和阿帆牯豐沛的情感,對於客家生活與文化的描寫具體、真切而感人,充分表現客家鮮活的意象。   雖然自1988年12月台灣客家人發起「還我母語」運動迄今已足足30年了;官方也在客家人「感恩戴德」下,於2001年成立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2年更名為「客家委員會」),然而二、三十年來,不論在「客家母語」說與寫的推動上,或「客家文化」的認知與建構上,始終還是像「起一堆火在路脣」完全共樣,只有在「萬一」,亦係「

意外」的情況下,才得以見到微弱的火花。   本書分為「節令」、「時事」、「社會」、「生命」四輯,內涵傳統詩、舊山歌與客家歌謠的旋律,捕捉現代詩歌的音樂性與意象性,充分呈現詩人對於客語和人生的關懷。期望本書的出版,除了能激發關心(或熱愛)在地情感、生命和客家母語的讀者之性靈外,亦能多少對推動客語詩文學教學同研究,培養更多愛戀土地、愛戀客話的客家詩人、作家,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邱一帆   邱一帆係苗栗縣南庄鄉人,畢業於新竹教育大學台語所客語組,目前在苗栗南庄國小教書、合力創刊《文學客家》。從1994年開始,在客語文學个創作、研究、教學領域持續耕耘,不斷發表,希望客語文學在台灣文學

个園地開花結果,分大家欣賞、肯定客語文學。作品識得過苗栗縣夢花文學獎、李江卻台語文學獎、教育部客語文學獎等,作品選入《收冬戲-客家詩與歌交會的慶典》、《客委會-臺灣客家文學選集Ⅰ》、《教育部-台灣客家語朗讀文章選輯》、「國立台灣文學館-母語文學常設展」等。出版有客語詩集《有影》、《田螺》、《油桐花下个思念》、《山肚个暗夜》、《阿姆个心事》、《長流水:邱一帆客家散文集》;論述《族群.語言.文學》、《詩人.語言.文學》。追求客語文學个藝術化,追求客家文學論文个客語化,係佢個人從事客家語文學創作、研究个心得,也係其堅持个理想。   序言 節令篇 日出,新年 2 春雨 4 春天心花

開 6 熱天个枝仔冰 8 熱天个日頭 10 秋天个目汁 12 秋月 14 秋天个雨水 16 八月半 18 雨毛仔 20 消息 22 地動夢醒 24 地牛 26 時事篇 你敢有想過 30 吾思華 32 裝毋落中國 34 沙文主義 36 行入歷史肚項个人 38 有麼个問題 40 升旗典禮 42 天光吂 46 中正个愁慮 52 臺文朋友再會 54 風聲 56 冤枉 58 愐想二二八 60 湖井頭个距離 62 過橋 64 銅像 66 ?就係?,毋係若个 68 ?聽著你還在該唱歌仔 70 屠宰,和平 72 你做你,想仰般就仰般 76 包袱仔 80 歷史定著記得 82 社會篇 母語个聲響 86 客.話 8

8 客家女聲 90 係講還做得看著你 92 ?無可能轉到頭擺 94 钁頭个愁慮 96 塞車 98 盼望 100 朝晨四點 102 烈烈个日頭下 104 細電珠仔 106 妄想 108 無問過你,就摎你降下來 110 新開特展 112 音樂觀摩表演會 118 來轉台三線草坪音樂會 120 歡喜合唱个網 122 南埔國小100週年紀念歌 124 學生誠意請食酒 126 斷烏个時節 128 網路,世界 130 做茶系列 132 關電火 136 朝市海產 138 聞香下馬 140 台東寄來个詩同夢 142 水筆書法 144 文學步道 146 最後一封公文 148 生命篇 成為一個人 150 早慢 1

52 有情天地 154 農舍 156 開嘴失聲 158 戀習曲 160 牽手,幸福 166 酒醉在理想个國度 168 梅姬 170 風搓一景 172 留下 174 寒風穿牆入間房 176 唸唸唸唸 178 轉屋家 180 戀 182 月光 184 等著歸暗晡个愁慮 186 三生,三牲 188 㧡擔上崁仔 190 七月,佢孤孤單單一儕人 192 覺,醒 194 一蕊靚靚个花 194 孤栖行一條路 196 硘工夫 200 行春 202 該日想講个話 204 人生盡尾項个旅程 206 人生旅程,一路好行 208 起一堆火在路脣 210   序   起一堆火在路脣,   分遊遊野野个人燒暖,

  融化衫褲項个霜雪;   起一堆火在路脣,   分流流漂漂个人燒暖,   融化心肝肚个霜雪。   2016年12月3號,跈等南庄鄉合唱團去到臺北市,參加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舉辦个「流浪者之歌」慈善音樂會,目的係為台北市个街友、遊民來募款,希望協助街友个團體,有兜仔經費來為遊民服務,分佢兜燒暖,分街友、遊民做得度過寒冬、冷天。   論真講,臺灣係寶島,人民在這位有追求自由、追求財富、追求幸福个權利;在這位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項還有燒暖个人情味。想著吾姆講个,總愛肯煞猛、會打拚,食、著生活定著毋使愁!毋過,仰會還有恁多个遊民、街友在台北都市肚、在莊下个街路項?   這種現象背後个反映,一種

講係佢兜自家个選擇,佢兜有錢好過生活,無想分家庭約束、無想分制度綑綁,甘願流流漂漂、遊遊野野,餐風露宿、逍遙自在!毋過,這兜人佔遊民街友个比率,毋知有幾高?一種講係臺灣歸個制度,行向資本主義、經濟自由化个道路,資本家/頭家永久係市場經濟个贏家,資本越多越贏面,無法度累積資本个勞工/員工永久就係輸家,想愛在這制度底下翻身無恁該,弱勢者還較可能,緊來緊弱勢,到尾來,放棄當多个生活理想,高不將,做遊民街友!   這兩種反映,牽涉著個人自由个選擇,還有經濟制度底下無奈何、不得不个情況。照恁仰來看,都市、莊下遊民、街友个現象,定著毋會在臺灣社會消失,毋過,還係盼望臺灣社會有較多兜仔燒暖,在人家寒天个時

節,起火燒樵,燒暖別人,融化別人衫褲項、心肝肚个霜雪。 2018.05.15寫在南庄

殖民地前衛──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

為了解決三線褲8+9的問題,作者陳允元 這樣論述:

  風車詩社的文獻在1970年代末出土以來,使得戰前台灣的現代主義活動的存在被認知。但三十餘年過去,在詩的領域風車詩社仍是唯一孤例,研究者對風車的種種既定認知,某種程度限縮了我們對於「戰前台灣現代主義」或「現代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的課題想像。在這一部論文,我從對於既有台灣新文學史建構背後的三個框架:本島人中心、本島文壇中心、台灣新文學運動(寫實、抵抗)中心的檢討著手,在詩人身分上採取複數的「台灣出身」──台灣血統(本島人)、土著化於台灣的在台日人(第一代移民‧久居者)、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灣生)──取代本質主義的血緣論、在地理空間上則著眼於戰前東亞文學場域內的人員移動及文本交涉,解

開幾乎定著的「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風車詩社」的「文學史孤例」想像,重新就戰前誕生於殖民地台灣的、或複數「台灣出身者」的現代主義實踐,進行更大規模的基礎性研究,在日本帝國圈內中央文壇與台灣文壇交織連動的脈絡之下,論其生成、文學表象、發展軌跡,連繫的美學系譜與轉化,並在文學史的層次上探問以下三個問題:一、現代主義美學的引進如何衝擊殖民地台灣既有的文學場域?二、殖民地台灣及其出身者如何參與世界性的現代主義運動並將之進行改造?或者說,現代主義的傳播以台灣為介質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三、如何給戰前台灣的現代主義文學一個解釋?其前衛性究竟為何?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有四組案例,包括了:一、風車詩社1910代的

楊熾昌、李張瑞;二、1915代的林修二、張良典以及日籍的女性詩人戶田房子;三、土著甚深的在台日人作家西川滿;四、花蓮出生、台日混血的饒正太郎。他們進行現代主義實踐的場域與脈絡,彼此緊密連動、又各有不同,卻共同構成了一幅以「殖民地台灣」為中心輻射而出的1930年代東亞殖民地現代主義詩歌活動的圖景,既體現了前衛思潮傳播的世界性與同時代性,同時也是台灣出身的台日作家在殖民地的複雜情境下的在地回應。  本研究除了勾勒出諸多個案的現代主義的文學軌跡與美學表現,在整體上主要得到幾個結論:一、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並非僅是「帝國→殖民地」的單線、單向的傳播,而是複線的、往復的。二、台灣的現代主義發展雖

與帝國中央文壇有緊密連動,但並非亦步亦趨,案例間也呈現了系譜的非均質性與發展的非同步性。三、在殖民地台灣,現代主義的前衛性基礎是由於時差所致,但對於世界性的現代主義運動而言,其前衛性毋寧是因為透過台灣的在地轉化而產生的「現代主義的台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