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貴金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評價、門市、特惠價和推薦等優惠

國立臺灣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謝明良所指導 張琨林的 南北朝陶瓷與金屬工藝:以響銅為中心 (2018),提出三井貴金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響銅、高錫青銅、金銀器、鍮石、文化交流、南北朝陶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井貴金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南北朝陶瓷與金屬工藝:以響銅為中心

為了解決三井貴金屬的問題,作者張琨林 這樣論述:

  響銅是一類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高錫青銅器,本文將討論此類獨特金屬工藝的發展,以及其對陶瓷的影響。響銅器在技術上的特點,在於器物成形後多經過轆轤加工修整,同時此類器物在器類及樣式上也與中國傳統青銅器明顯有別。藉由闡明響銅與漢代青銅及亞洲其他地區高錫青銅工藝的關係,本文認為南北朝響銅技術的淵源有三:其一是中國本土的高錫青銅技術,其二是犍陀羅地區,其三是西亞和中亞;後二者的影響反映了中國中古時期的文化交流。響銅器的若干技術特點,暗示此工藝技術很可能具有特定的性質與發展背景。本文認為中古文獻紀錄中的「鍮」、「鍮石」,除了過往學者認定的黃銅之外,還應該包含了響銅;而文獻所見的鍮石器物多與佛教有關,因

此響銅的發展應與南北朝盛行的佛教有所關連,響銅應是一類運用於佛教器物製作的金屬工藝技術。此外,響銅技術成熟的南北朝時期,恰好是西方貴金屬容品傳入中國的時期,響銅器也呈現出重量輕巧、色澤明亮等近似於金銀器的工藝特點,因此本文認為響銅器應具有貴金屬替代品的性質,其工藝發展受到了西方金銀器的刺激。在釐清響銅器的技術源流、發展背景之後,本文將以重要的代表性器類,具體地說明響銅對陶瓷工藝的影響。透過實物和圖像的對比,本文認為出現在南北朝的長頸瓶、象首瓶淵源於印度,這類具有佛教象徵意義的器物,應該便是隨著佛教傳播傳入中國。流行於同一時期的圈足深腹碗、杯,則表現出鍛造金銀器特有的樣式特徵,其造型很可能是源於

西方貴金屬器物。陶瓷與響銅器共享金銀器形式特徵的現象,反映出南北朝時期追求貴金屬樣式的時代風潮。